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护理中起到的临床意义

王欢

(简阳市人民医院四川简阳641400)

【摘要】目的:讨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以往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56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反应例数、住院总时间。结果:观察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5%,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显著(P<0.05);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住院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结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可以在最大程度上控制疼痛。缩短治疗时间。

【关键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疼痛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226-02

骨质疏松疾病在临床上主要包括原发性和外因性两种类型,骨密度明显减小、骨组织纤维结构出现退化,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的主要特征性表现,属于以骨质脆化情况明显加剧,使骨折性危险增加的全身性骨病的一种类型[1]。老年妇女由于性腺功能逐步消失,在骨质形成和吸收过程中起关键性作用的雌性激素水平程度逐渐下降的发展趋势,因此出现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会明显加大[2]。本文主要讨论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56例,通过随机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3~82岁,平均70.6±5.4岁;均为已婚已产患者;骨质疏松症病史1~19个月,平均5.3±1.2个月;观察组患者年龄61~86岁,平均70.2±5.7岁;均为已婚已产患者;骨质疏松症病史1~16个月,平均5.9±1.0个月。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一般指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疼痛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具体内容为:①护患谈话:进行护患谈话的主要目的在于对患者的实际病情程度进行了解,帮助其掌握绘制疼痛曲线的正确方法。使患者能够对骨质疏松病症的复杂程度有一定的知晓,并对骨质疏松腰背痛的处理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在患者入院接受治疗一星期之内应该保证至少进行5次谈话,每次谈话的持续时间保持在20min以上,谈话内容需具体化,并侧重于骨质疏松相关知识;②疼痛曲线识别:帮助患者正确掌握绘制并识别疼痛曲线的方法,以对自身的疼痛有所了解,并在对治疗方法有充分掌握的基础上,使疼痛变化情况更加具体,使患者能够更加主动的参与治疗过程中,使治疗依从性提高。对疼痛程度进行打分,无痛感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③功能锻炼:由专业康复医师根据骨质疏松患者的实际病情和恢复情况,为其制定功能性锻炼方法并督促完成。基本恢复之后可以进行慢走,每天进行2次治疗,每次治疗时间控制在30min。

1.3观察指标

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不良反应例数、住院总时间。

1.4满意度评价标准

在骨质疏松治疗结束后采用不记名打分方式了解护理满意度,100分为满分。80分以上为满意,以下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3]。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用(x-±s)表示计量资料,并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对照组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75.0%,观察组为96.5%,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2.2不良反应

治疗组有1例不良反应出现明显少于对照组的5例,差异显著(P<0.05)。

2.3住院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共住院治疗(11.97±3.56)d,观察组(8.29±1.44)d,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采用疼痛护理方案对患有骨质疏松症的老年女性患者实施护理,应该通过几个不同的阶段帮助其对导致疼痛出现的原因进行具体的了解。首先应该使患者能够将自身的疼痛情况客观准确的向医生及护士进行描述,通过对疼痛曲线进行了解,更好的告知医护人员自己的疼痛感受,以便医生和护理人员能够对其病情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4]。另外,帮助患者对疼痛进行正确的理想,使得广大患者对疼痛的基本特点和导致疼痛程度加重的相关影响因素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便能够及时做好个人的保护。另外,通过对该病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疼痛护理干预,还可以对患者更好接受疼痛提供帮助,使其知道骨质疏松产生疼痛往往是不可避免的,只有通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自身努力,才能够使疼痛程度减轻[5]。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6.5%,充分说明广大患者对于疼痛护理模式的欢迎程度,在今后的临床护理服务工作中,应该进一步完善该项措施,使其更加符合临床实际需要,以便更好的服务患者。

【参考文献】

[1]位新维,陈志信.对骨质疏松性慢性疼痛:如何认知和预防[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18(38):6194-6195.

[2]范金柱,杨柳,罗卓荆,等.雌激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骨髓间充质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3,6(3):45-46.

[3]王宁.全程护理对骨质疏松性腰背痛患者ODI值及预后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6):6-7.

[4]侯桂红,段丽娟.健康教育结合随访对骨质疏松症腰背疼痛患者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5,12(17):156-157.

[5]杜容娇.综合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疼痛症状与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35(6):1113-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