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A、NRA、PRA、集合等眼动参数在迟发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2

AC/A、NRA、PRA、集合等眼动参数在迟发性近视中作用的研究

梁彩凤隋丽新

梁彩凤隋丽新(鄂尔多斯市防盲治盲眼科医院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

【中图分类号】R778.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4-0148-02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调节和集合的关系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机制,得出结论:调节、集合及其相互作用在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反应性AC/A为关键参数,高反应性AC/A的迟发性近视者在近距工作时存在视网膜成像离焦倾向。

【关键词】近视调节眼球运动(集合)

目前国内有关迟发性近视中反应性AC/A,正、负相对调节和隐斜的使用报道较少。本研究将在正视迟发性近视者中进行隐斜,正负相对调节以及调节反应和集合的测量,分析和探讨反应性AC/A等眼动参数在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和基本机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与分组本研究对象为66例在校高中生,年龄17-20岁,男性36例,女性30例,排除眼部其他疾病。所有近视研究对象既往有戴框架眼镜和隐形眼镜两种矫正方式,戴镜矫正时间约3-6年,根据屈光状态(主客观验光结果)和问卷表分为3组,其中正视者17例;迟发性稳定性近视者29例;迟发性进展性近视者20例;所有迟发性近视者均经规范的主客观验光和能否戴隐形眼镜等有关检查后,配戴同一种软性隐形眼镜进行测量。

1.2材料和方法

1.2.1材料5m距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0.3m距标准对数视力表灯箱,以上均为“E”字视力表,日本拓普康RM8800自动验光仪,测瞳仪,综合验光仪。

1.2.2调节反应和所对应的集合的测量用苏州六六同视机测量,矫正屈光异常,调整瞳孔距离,视标用检查眼位的画片。先测量无调解状态下的自觉斜视角(△)。其次于镜筒附带的镜片架上放置同度数凹球镜,用相同的方法测1.00D,2.00D,3.00D的A和AC值。

1.2.3水平隐斜的测量在综合验光仪上用ronGrafe法测量,选择0.8的单行视标,在左眼前放垂直分离棱镜(6△)单行视标分为上下2个,在右眼前放置分离棱镜(12△),使单行视标或右上、左下。逐渐减少水平测试棱镜直到两视标垂直或上下一条直线,得到的棱镜读数即为水平隐斜。分别测量远距离6m和近距离40cm的水平隐斜。

1.2.4NRA,PRA的测量在综合验光仪上进行。40cm处设定0.8m的近视标,正球镜以+0.25D级率递增直到被测对象报告视标恰好持续模糊为止,所增加的总正球镜为NRA值;负球镜以-0.25D级率递增直到被测对象报告视标恰好持续模糊为止,所增加的总负球镜为PRA值。

1.2.5反应性AC/A值把1.00D,2.00D,3.00D的调节反应和调节性集合分别放在纵坐标上,调节刺激1.00D,2.00D,3.00D置于横坐标上,测3点或一线,斜率即为反应性AC/A。

1.2.6计算性AC/A的值AC/A=(近距集合需求-远距隐斜+近距隐斜)/近距调节刺激(其中内隐斜为正,外隐斜为负)。近距集合需求=PD/0.4m,其中PD为瞳距,单位为cm,近距调节刺激=1/0.4=2.50D。

1.3统计学分析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处理,两组及三组计量资料比较均采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

2结果

2.1正视眼与迟发性近视组的眼动参数测量结果两组的PR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的计算性、反应性AC/A,NRA,远近距隐斜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迟发性近视组相对于近视组有近距内隐斜倾向,平均数为负值同时标准差大于平均数的远近隐斜,正相对调节的各组资料均服从近似正态分布。(见表1)

表1正视组与迟发性近视组的眼动参数比较(D,x-±S)

2.2正视组,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的眼动参数测量结果3组之间的计算性AC/A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的反应性AC/A均高于正视组,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而正视组和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的反应性AC/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正视组3.00D的调节反应分别高于迟发性稳定性,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而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与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3.00D的调节反应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正视组迟发性稳定性近视组迟发性进展性近视组之间的眼动参数的比较

组别例数计算性AC/A反应性AC/A3.00D(33cm)调节反应

正视组174.22±0.764.03±1.152.22±0.25

迟稳组294.93±1.583.02±1.191.87±0.37

迟进组205.17±1.366.28±1.361.78±0.50

3讨论

3.1反应性AC/A与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支持相对于正视组,近视组有较高的AC/A值,本研究中只有反应性AC/A,而不是计算性AC/A在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有四种可能性导致高反应性AC/A:对近物较低的调节反应(大量调节滞后);对远物较高的调节反应(大量的调节超前);较高的近距离分离性隐斜(近距离内隐斜);较低的远距分离性隐斜(远距离外隐斜)。在这四种可能性中,最有可能的是近距离的分离性隐斜较高或近注视时较低的调节反应。

3.2NRA,PRA与迟发性近视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认为迟发性近视者在近距离工作中调节反应低于正视者,即调节相对不足,在集合刺激保持恒定的状态下,能被激起和放松的调节量分别称为PRA和NRA。本研究结果迟发性近视的PRA绝对值比正视组的低(P<0.05)。由于NRA/PRA属于眼动系统交链的部分参数,故其值同时受到调节,辐辏及他们的相互作用三个方面极限的限制。高反应性AC/A可能是导致迟发性近视者表现为较低的PRA的因素之一;低的PRA可能是缺乏反射性调节或负融像性集合减少所致。另外,有研究提示较低的PRA值可能是近视眼疲劳和迟发性近视发生的早期征兆[1]。

3.3集合与迟发性近视的发生发展的关系迟发性近视的发生发展与辐辏有一定的联系。本研究结果近视组和迟发性近视组的近隐斜均值分别为(-5.00±2.75)D(外隐斜)和(-2.50±4.75)D(外隐斜),可见高反应性AC/A者导致相对高的集合,因此推断可能是持续的近距离工作导致了近距内隐斜倾向。反应性AC/A是迟发性近视进展的高危因素,可以作为迟发性近视发生发展的预测因子。但迟发性近视的病因、眼动参数之间的真正作用机制和最佳的预防方法尚未完全清楚[2],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双眼协动参数在近视眼的差异研究.中华眼科杂志,2004,40:583-586.

[2]JiangBC.Parametersofauommodativeandvergencesystemsandthedevelopmentoflate-onsetmyopia.Investophthaimolvissci,1995,36:1737-1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