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老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百岁老人

付访华

姑妈走了,撇下了她的父亲,一个曾经被称为首长的百岁老人,我的舅爷爷。

今年春节,在和我的电话交谈中,舅爷爷就已经知道了姑妈身患癌症,并叮嘱我们晚辈要好好照顾。姑妈其实不是奶奶的女儿,她是舅爷爷夫妇1948年生的。随着毛主席一声令下,“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舅爷爷夫妇只好将姑妈托给我那在北平的爷爷奶奶,然后南下作战去了。解放后,因为被称为首长的舅爷爷也一直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姑妈,姑妈也只好一直跟随爷爷奶奶生活。1959年,国家经济紧张,爷爷奶奶响应党的号召,“抓革命促生产”,主动下放回到爷爷的故乡——醴陵县石亭付家弄子。因为舅爷爷的革命无私,唯一的女儿也跟随我爷爷奶奶到了石亭。然后结婚生子,始终未能回到北京的父亲身边。刚好是汶川地震那天,姑妈因病去世,走的时候只有61岁。

前些日子,受父母之命,我进京去报告舅爷爷。这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军,虽然年逾98岁,却还健朗,容光焕发,不知何故,今年还多出了些许黑发。

老人年纪大了,我只是向老人报告了姑妈身体越来越不好的境况。看我突然进京,老人好像已经明白了什么。只是说了一句:小四啊,人哪,生死是有命的。不要说了,你姑妈应该是走了。也许是老人的心理久经历练的原因,也许是老人对生者更加看重的缘故,转而就询问起我父母身体怎样,醴陵发展怎样,你那样《红光窑》电视剧送审了没有。听说我到陶瓷科技工业园任职去了,这个百岁老人突然之间兴致高了很多。“小平同志的决策是对的,搞特区搞开发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不就兑现了吗,现在全世界经济危机,中国不就能坚挺了么,你那个科技园哪,一定要搞成中关村一样,还要学会用非常举措占非常先机。兵者不仅仅在勇猛狠毒,还在于把握王道正气,顺势而为……”

老人就像讲禅语,什么非常举措,非常先机,我已是使尽全力,都未能探得路径。作为年轻人,我知道勇猛刚强能办些事,却没有体会到王道正气的真正内涵。

但是,前辈的希望是善的,都是希冀我们后辈能使工作顺利,使发展提速,使人民安康。在经历了一个世纪的风雨后,他们在用他们的人生经历告诫我,他们也仍然在秉承着他们当年的阶级立场,在面对悲与喜、生与死的过程中,要看重向上的、向善的、新鲜的、激情的品质,没有个人,只有全局和人民,在这个层面上令我尤其感动和鼓舞。

作别舅爷爷,回到醴陵,先机在哪,王道和非常举措是什么,正气如何把握,我仍然未能参透,只能是遥祝老人安康、长寿,只能是坚定信念,再勃发激情,真正实现喜与悲的平衡,真正读懂生与死的平淡,笑看花开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