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图看透细忖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1-11
/ 1

把图看透细忖量

朱保平(河南省南阳市红阳高级中学473000)

【关键词】地理;高考;读图训练【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5-9646(2009)01-0088-02高考的试题质量让人赞叹不已。考的是课本,命题在本外。看似平淡无奇,却步步暗藏“杀机”。不认真读题看图,就是把课本烂熟于肚,也照样望题兴叹,连连丢分。2006年的日食题出的真是绝了,貌似考日食,实则考时差,一个日食让大部考生“暗无天日”,其实,只要你坚定信心,冷静认真看题,就会发现这题竟与日食“毫无关系”,是个地地道道的时差计算题。其实只要考生认真读题看图,便能拨云雾见天日,一矢破的。

考查学生的读图判图用图能力,是高考的重要内容,地理学科是文科考图的唯一学科,其它科都没有地理科的特点和优势,要让学生能把题读透,平时的教学训练要从以下方面进行。

1.地理图象的掌握

图象是指根据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等而设计的地理图和画组成的系统,包括教学挂图、地图册、附图、插图、填充图册、地理图片、自制教学挂图、板图、板画以及地理模型、地理标本和地理教学仪器(地球仪、三球仪等)等的示意图。

平常备战高考,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自觉探索、认真把图看明白,并与平时训练相联系。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图象,积极思维、自觉探索问题,从而获取地理知识,提高地理能力、智力。这样在高考中才能不至慌乱,从容应试。倘若平时看图不够,考场必然读图不熟,以至无从着手。

2.地理图象的分析过程

在平时教学时老师可从以下过程着手:

2.1教师启发式的导言、展示系统图象、学生的读、听、看。例如“黄河”的教学,教师可以先通过导言,激发学生兴趣,然后展示系统图象(中国地形图、黄河流域水系图、黄土高原景观图片、“地上河示意图”以及高考常见的“等高线地形图”等,让学生观察。以训练对图象的观察能力。到高考时就不会丢东忘西,忽略条件。

2.2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所展示的图象,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同一个教学环节的几个问题具有相关性)。同时,指导说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例如,上述“黄河”问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图象和利用已学的知识思考和解答。并想象各支流和泾渭分明的原因,以训练学生对图的理解和判读能力。

2.3在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基础上,启发学生解答图象问题,并根据情况,作适当的补充说明和启发,以便于帮助和引导学生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以训练学生对图象的全面把握,使学生迅速明白此图要考什么。

2.4教师对图作补充、修改、归纳和总结。让学生明白自已对图象和题目的理解是否正确全面,而不致于答非所问劳而无功。

3.地理图象的教学重要性

图象的教学在地理课中占很重要的位置,高考试题已形成每组题一幅图或者说是每幅图一组题的科学的命题模式。如不在平时教学中狠抓对图象的判读和运用。高考时再细心也是无济于事的。所以平时教学要有以下主导思想:

3.1地理图象不仅起直观教具的作用,而且是围绕系列问题,精心设计的,符合逻辑思维规律(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等规律),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的教学媒体。它始终贯穿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每个步骤。

3.2要求教师“变教为导”,强调教师所起的作用不仅仅是传授地理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方法。

3.3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主张学生自己思考、探索问题,从而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因为高考是学生读图看题而不是教师去读图,不教会学生独立看图能力,再好的记忆力也于答题无补。因而在这个教学环节上,要提出一系列具有相关性和逻辑思维规律性的问题,便于学生由浅入深探索、解答,达到训练培养读图能力的目的。

4.地理图象教学的现实意义

不仅为了高考,培养学生的能力是重要内容。教学时要贯穿以下思想:

4.1体现地理学科的教学特色。利用图象进行教学是地理教学最重要的方法,最突出的特点。地理图象的要求比一般把图象作为直观教具有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考虑到单一的图象设计,还考虑到图象的组合;不仪考虑到图象的直观作用,还考虑到图象的启发作用。它要求图象为教师提出的问题服务,为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服务。它要求图象的作用始终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从而把对图象的要求和作用提高剑的所未有的最高层次。纵观历年高考题,图象组合思想很明显。

4.2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论观点。图象教学强调教师语言的引导和图象的引导贯穿于每个教学环节。它重视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回答)、动手(答题)解决问题。使学生的学习活动与教师的引导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与学和谐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在高考时把图象所反映和表达的信息看进眼记上心答上卷。

4.3有利于培养地理能力。图象教学主张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利用图象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有利于学生各种地理能力的培养。如地理综合分析能力、地理比较能力、地理判断推理能力、地理图象判读能力、地理图象再现能力、地理图象填绘能力、地理记忆能力、地理自学能力的培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