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研讨-拓展-反馈”

/ 2

“导学-研讨-拓展-反馈”

山东省临朐实验中学李庆华马凤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语文教学成了“千夫所指”,少、慢、差、费现象遭到了严肃批评,有人甚至发出“误尽苍生是语文”这样过激的话。尽管有些评论失之偏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之所以出现这种尴尬的境地,的确是我们的语文教学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

教法单一,内容封闭。学生除了读课本以外便很少接触其他文字材料,教师除了教课本外也很少补充新的信息,学生只能在练习册上练拳脚,教师也只能在繁琐分析上显能耐。教学脱节,目的偏离。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轻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教与学没有有机结合在一起。教师的所谓“主导作用”突出了,而学生的主体性却得不到重视。学生没有真正动起来,教与学各自为战。教法陈旧,过程简化。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仍然停留在教师主讲、学生主听的课堂模式上,教学方法得不到更新,教学方式显得非常单一。教师以程序式分析代替学生的富于个体独特品格的认知过程。

高中语文教学几乎沦落到高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尴尬地步,新课改要求的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能动探索、积极参与实践的能力难以落实。新一轮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基本思想,要求我们反思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从而构建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课堂教学新模式。

通过对新课程理论的学习,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本着力图优化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探索的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整体素质的宗旨,总结探索出一套四环节课堂教学的新模式。

具体的操作流程是:问题导学(自主)——讨论交流(合作)——拓展感悟(迁移)——反馈评价(总结)

1、问题导学(自主)

这一环节实际是对传统上预习环节的深化,目前的预习几乎流于形式,学生重视不够,投入不足。其关键在于缺乏问题引导。这一环节的重要工作是设计预习学案,学生认真阅读。

(1)确立学习目标。全面把握大纲,深入研究教材,确定重点难点,明确预习目标。

(2)设计问题导引。预习效率低下是因为泛泛要求,或仅限于字词的识记,设计问题就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思考。包括:利用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新词,理出课文结构,编写结构提纲;结合课后思考题中的提示以及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理解课文大意、作者情感;记下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准备提出讨论等。

(3)引导学生多读。尽量要求学生多种方式阅读。学生初读课文重在感受,即让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受到教师观点影响之前直接与文本对话,读清大意,有属于自己的初步感受,为下一阶段的分析、鉴赏、质疑等打下基础。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自主”。不同于一般的课前预习,而是作为整个模式流程的第一步。让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钻研,大致读懂课文,以待质疑讨论阶段的进一步深究。变传统的“先教后学”为“先学后教”。

2、讨论交流(合作)

这是模式的主要环节,以问题研讨为内容,以学生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小组合作为载体。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按照提出问题、分组讨论(也可用其他方式)、代表发言、共同总结的流程组织。这一环节应注意:

(1)营造氛围。让学生敢于说话、敢于质疑、乐于合作、勇于发言。

(2)多种形式。课堂上主要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在小组划分上考虑人员组成,既不能让小组成为个别学生的舞台,也不能群龙无首、杂乱无章。

(3)讨论内容。重点梳理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提交讨论。

这一步,学生就要思考许多“为什么”的问题。有些问题需要老师引导。如《项链》一文,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女主人公悲剧的根本原因,通过探究,可以提出问题:玛蒂尔德把自己痛苦的原因归结为生活的一次偶然——丢项链,对不对?然后在课堂上围绕“是否痛苦”做种种可能的假设,给学生充分想象和体悟的机会和空间,通过体悟和想象,开拓了学生思维,打破了照本宣科,课本教参是惟一标准的戒律,促成了学生知识向能力的转化。

(4)小组总结。

整个第二环节的关键是准确设题。在设置问题时,应注意:

①设置的问题既要富于启发性,又要具有趣味性;

②设置的问题之间必须具有层次性、关联性、拓展性。环环相扣,逐步深化。

3、拓展感悟(迁移)

这一环节的目的就是实现迁移。课堂教学若只局限于课本知识,只满足于有限的内容,学生能力的提升显然是不够的,拓展感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首先,内容上的拓展。主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如:同样是写离别,可以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感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所表达的情怀让学生有了更深的感受。还可以从写作技巧、语言风格等方面拓展。

其次,拓展的方法。受条件限制,主要以教师印发的先行资料为主,也可以是同学互荐阐述,或图书馆摘录。以《鸿门宴》为例,我给学生补充若干材料后,让学生以“我更喜欢……”为题进行拓展写作。结果有好多学生改变了对刘邦、项羽的看法,写出了风格各异、观点新颖的小文章,使学习得到了拓展和加深。

4、反馈评价(总结)

这一环节立足于“堂堂清”的认识,通过巩固练习进行反馈矫正;通过评价引导学生总结。就教学内容而言,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教学的流程、教学内容及学习所得;就学生学习而言,哪些是利用自己的能力,哪些是受别人的启发,哪些是别人的帮助,学会了什么方法,以后碰到类似的问题该如何入手;课前展示的教学目标有没有全部达成。

这一环节有利于给学生以成就感,引导学生总结收获,发现不足。也是整个课堂完整性的重要一环。

通过实践,这一教学流程较好的解决了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得到了学生的欢迎。由于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也激励了学生树立“自己是课堂的主人”的课堂学习观,实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目标。学生语文学习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能使学生预习并能认真完成学案;积累、博览、深思也已成为习惯,专题积累已成了大多数学生的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