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几点看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3-13
/ 1

对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几点看法

王敏

我国幅员辽阔,环境条件复杂,尤其我省冬季漫长,结冰期达200d以上,严寒日达100多天,冻土深度为1·5~3·0m,最冷的1月份个别地区最低气温达-40℃以下,是全国气温最低的省份。在如此高寒气候环境下,混凝土防渗渠道冻害破坏十分普遍。混凝土的冻融破坏严重影响了建筑物的长期使用和安全运行,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和效益,各部门每年都耗费巨额维修费用,而这些费用为建设费用的1~3倍,不仅影响工程的正常运行和效益的发挥,还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严重浪费。如何更好的解决这一问题,笔者通过调查做以下分析;

一、混凝土冻融破坏机理分析

混凝土的抗冻性是混凝土受到的物理作用(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冻融变化等)的一方面,是反映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吸水饱和的混凝土在其冻融的过程中,遭受的破坏应力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当混凝土中的毛细孔水在某负温下发生物态变化,由水转变成冰,体积膨胀9%,因受毛细孔壁约束形成膨胀压力,从而在孔周围的微观结构中产生拉应力;二是当毛细孔水结成冰时,由凝胶孔中过冷水在混凝土微观结构中的迁移和重分布引起的渗管压。

二、混凝土冻融破坏的影响

它的影响因素为多方面。一是组成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性质的影响,如水泥品种、水泥中不同矿物成份对混凝土的耐久性影响较大;二是外加剂的影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掺入引气剂或减水剂对改善混凝土的内部结构,改善混凝土的内部孔隙结构可起到缓冲冻胀的作用,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三是施工工艺影响,配合比、混凝土的施工、硬化条件等都与混凝土的耐久性有密切的关系;四是防止受水位变化影响,寒冷季节水位变化会引起混凝土的严重冻融破坏需采取有力措施防止;五是控制施工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它的抗冻性,必须严把质量关,不允许出现蜂窝、麻面,力求密实,表面光滑。

三、混凝土渠道防渗防治冻害的措施

一是避免冻胀。1.尽可能避开粘质土壤,松软土层、淤泥沼泽和高地下水位的地段,选择透水性较强的不易产生冻胀或地下水位埋藏较深的地段,将混凝土渠底冻结层控制在地下毛管水补给高度以上。2.尽可能采用填方渠道3.渠线选择在地形较高的脊梁地带。4.有渗水和地面回归水入渠的渠段,尽量有排水设施。

二是削减冻胀。1.换填法。在冻结深度内将混凝土板下的冻胀性土换成非冻胀性材料如碎石、砂砾等。2.隔热保温。将隔热保温材料布设在混凝土板衬砌体背后,减轻或消除寒冷,并可减少换填垫层深度,隔断下层土的水分补给,从而减轻或消除渠床的冻深和冻胀。

(作者单位:152013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永安满族镇农业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