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在预防股静脉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中的作用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在预防股静脉置管后穿刺点渗血中的作用研究

卢回芬朱丽萍郑庆华

卢回芬朱丽萍郑庆华

(江苏省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无锡214002)

【摘要】目的:探讨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在预防股静脉置管穿刺点渗血中的疗效。方法:将70例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给予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外敷穿刺点;对照组给予沙袋外压穿刺点,观察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止血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患者耐受良好,无不良反应。结论: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可以有效预防股静脉置管后穿刺点的渗血,可以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去甲肾上腺素;股静脉置管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8-0081-01

临床工作中对于外周静脉输液困难、需要快速补充液体、输注各种药物及营养的患者往往需要进行股静脉置管。由于股静脉穿刺创伤小,安全可靠,操作简便,血流量大,能迅速降低液体渗透压及药物浓度,从而避免了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同时股静脉置管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及工作效率,但临床上由于留置导管时间过长、穿刺部位活动、肝素封管次数较多,部分患者的凝血功能下降等因素可能导致穿刺点处出血或渗血,以针眼渗血居多,一般采用的护理干预方法为绷带或沙袋压迫止血,我科创新性使用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外敷穿刺点止血,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材料和方法

1.1实验对象:选取以2008年1月-2009年8月内科CCU中行股静脉置管的患者70例,其中男40例,女性30例,年龄42-78岁,平均67岁,均为冠心病重症患者,无中心静脉置管禁忌症,各患者均选择股静脉为穿刺点,各患者的年龄,性别,凝血功能无差异性(P>0.05),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35例。

1.2实验方法:穿刺方法:(1)病人仰卧位,将一侧大腿外旋,小腿屈曲成90度角,穿刺侧臀下垫一小枕。(2)常规消毒穿刺部位皮肤及操作者左手食指。在腹股沟韧带中部扪清股动脉搏动明显处。(3)右手持穿刺针,使针头和皮肤呈直角或45度角,在股动脉内侧0.5cm处刺入,然后缓缓将空针上提并抽吸活塞,见抽出血液后即固定针头位置,抽取需要的血量或输入液体。(4)置入导管20cm后撤出导丝,裁减导管长度后连接外部部件及接头,用20ml生理盐水以脉冲方式冲管后连接肝素帽及液体,再次消毒穿刺部位。(5)实验组:使用无菌持物镊夹取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无菌棉球2个置于穿刺点上,再覆盖3M透明敷料,2日换药1次,必要时每日换药一次;对照组:3M透明敷料覆盖穿刺点,外置小沙袋一个,2日换药1次。同时观察患者的耐受情况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断:显效:术后48h内出血停止,有效:术后48-72h内出血停止,无效:术后72h出血未停止,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数。

1.4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数据见表1:

我发现,实验组有效率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85.71%)。不良反应及耐受性方面,实验组:无不良反应,患者耐受度好,对照组:有14例出现沙袋滑落,导致不能有效压迫止血,患者感觉运动受限,耐受度较差。

3讨论

股静脉置管为输液治疗提供了一条安全、简便的途经,减少反复穿刺给病人带来的痛苦,同时具有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等特点,且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所限。而对股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正确处理,是延长导管使用寿命的关键所在,心内科冠心病重症患者经常需要抗凝治疗,这会导致穿刺点渗血难以止住,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矛盾和患者心理负担。我们研究发现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对穿刺点渗血有很好的疗效,且与外置小沙袋比较有明显的优势(P<0.01),去甲肾上腺素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是强烈的α受体激动药,同时也激动β受体。通过α受体激动,可引起血管极度收缩,临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压作用,静滴用于各种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压、保证对重要器官(如脑)的血液供给。无菌棉球直接压迫穿刺点,具有压迫止血和吸收渗血、渗液的作用。我科创新性使用蘸取去甲肾上腺素棉球压迫股静脉穿刺点,可以起到收缩血管止血,压迫止血的双重疗效,且患者舒适度良好,从而避免了小沙袋外压易滑落的缺点,应用于临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与国内有关研究得出的结论类似[1,2]。无菌棉球及去甲肾上腺素取材方便,费用低廉,因此,此种简单易行而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玉莲,陈嘉莉.肾上腺素用于预防PICC穿刺点渗血的效果观察.齐鲁护理杂志,2009,15(4):11

[2]石书芹,刘志敏,李来有,等.不同止血方式在PICC置管后的效果分析.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3):91-92

作者简介:卢回芬(1972-),女,本科,江苏无锡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