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感培养——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语感培养——真实、自然的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刘亚妮

陕西绥德县绥德中学刘亚妮

语感被认为是一种类似直觉、自然的感觉,是掌握语言习惯的一个较高级的阶段。关于语感这个概念,已有人将其译为speechfeeling或thesenseofspeech。语感究竟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是怎样一种心理过程,有关此类问题的探讨在心理学、语言学和外语教学法的专著和论文中尚不多见。本文将对外语教学中语感培养的重要性及语感形成的心理学语言学认知机制、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从语言学角度看语感培养

皮亚杰认为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功能不变式,它包括同化与适应。另一种组织功能则是第一种组织功能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向环境学习的产物;它以什么形式出现既取决于遗传的功能不变式,也取决于学习环境的特征。这种组织功能可以被称为“认知结构”或“认知图式”。这一学说的提出,说明语言能力的发展不仅仅是机械的刺激—反应的结果,而且还提醒我们绝对不可忽视语感形成过程中学生自觉适应并改善语言学习环境的主动性。这种语言学习和学习的主动性知觉、直觉、意识和无意识等等许多心理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意识和语言是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一道产生的,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和无意识的心理活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这种互相转化是以语言言语为基础而存在的。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感是语言的社会变体——言语直接作用于人的各种语言感觉器官,使人脑产生对言语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语感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跟人的语言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语言实践对感觉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通常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听力训练中产生的听辨能力,在阅读训练中产生的阅读能力,都是在语言实践中各种感官对外来刺激产生适应,并逐渐改善感觉机能而产生的结果。在多种神经机能基础上形成的人类的语言能力是在长时期的进化过程中不断完善的,它具有专门的神经基础,它是一种遗传的潜能,它是按照某种生物发展时间表趋向成熟的。

二、英语学习中语感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适合听说英语的环境

听力材料的难易程度将直接影响听力的效果。有的同学听力基础扎实,单词词汇量大,倾向于较难的听力材料,而有的同学听力基础不牢固,则只能听懂简单的句型。此时,就要求老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选择难易适度的听力材料。听材料前可提出一些相关问题,使学生更早融入到听力材料内容中去。这样,学生能从问题中得到提示并带着问题去听。对听力材料进行针对性提问是有效理解听力内容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更好地捕捉听力内容中的信息,促进听力理解。

2.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

应拓展创新,举行活动延伸。积极的情感感染下,课堂上不再是一潭死水,而是“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在听、说、问、议、交流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一点新观点、新见解。再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所进行的口语交际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可以跟同学说,可以和好朋友说等,学以致用。同时,定期举办口语竞赛,展现口语能力。3.缺乏真实、自然的阅读文本输入

英语课内阅读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教给学生如何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所获语感来对题材进行字句理解,归纳概括,推理判断或作分析等。我们必须教会学生“举一”后“反三”,即用课堂学习的有效知识与技能解决基本篇目以外的文章的分析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抓好课堂教学之余,应为学生补充一定数量的读物,组织学生课外阅读。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该及时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对于学生中出现的具有典型性的错误应该采取个别辅导与集体辅导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及时的分析、引导和纠正。

三、解决问题策略——真实、自然语言输入的重要性

诚如哈默所说“用语言教学的术语来讲,所谓真实性的课文是为讲母语的学生设计的,而非真实性的课文,则是专门为学外语为目的的学生设计的”。然而,哈钦森和沃特斯则认为,采用“真实、自然的交际语言或近似自然的语言”,可以使得学习者对语言的接收呈现母语习得的自然状态。真实、自然语言输入的重要性表现在下列几点:

1.自然习得

在我们学校的外语教学中,我们遵照教育部颁发的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从实际出发,提出“遵循外语习得规律,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教学要求,探索符合我们自己教学实际的“优化教学”的路子。在初中阶段,我们课堂教学中努力使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充分利用录音、录像和多媒体课件开展电化教学,进行多通道、多感官的语言交际活动。

形成外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两个途径着手。一是对外语的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在不自觉的过程中掌握语言规则,从而产生语感。目前神经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青少年甚至成年人仍然有自然吸收语言的能力。第二个途径是有意识地学习和识记外语的各种习惯规则。下意识的自然吸收和有意识的学习是不可分割、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偏废其中任何一个方面都会给外语学习带来事半功倍的后果

2.正确吸收输入语言

它是对输入语言信息的正确译解、储存和反馈,亦即在吸收相干信号过滤非相干信号的言语输入(与听辨和阅读理解等接收性能力有关)和在直觉中遵循语言规则,准确无误的言语输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高度敏感而又十分稳定的心理素质。

3.遵循语言习得规律

关键在于如何使课堂尽量符合真实的语言环境,使听说读写各种教学活动都更符合语境化和交际规律的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按照语言习得的规律循序渐进地建立起他们自己的内部语言,形成敏锐稳定的外语语感。这样一种教学活动始终遵循着语言实践(对语言的自然吸收和自然应用)——归纳语言规则(使内部语言系统化)——再实践(运用已掌握的语言规则,检验并强化学习效果)这样一个过程来进行。

结论

语感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体会。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语言输入的真实性和自然性,这样才能保证语感的正确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