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瓣膜病的治疗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浅析瓣膜病的治疗体会

丛欣

丛欣

(黑龙江省双鸭山煤炭总医院155100)

【摘要】目的:讨论心脏瓣膜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患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心慌、乏力等,活动耐力明显降低。结果:14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恢复良好。结论:气短、乏力等症状是对患者进行心功能分级的主要依据。心电图可提供心律失常的诊断依据。X线胸片可以帮助判断肺部淤血、胸腔积液和肺部病变的情况。

【关键词】心脏;瓣膜;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0-0139-01

心脏瓣膜病是我国一种常见的心脏病,其中以风湿热导致的瓣膜损害最为常见。随着人口老龄化加重,老年性瓣膜病以及冠心病、心肌梗死后引起的瓣膜病变也越来越常见。要了解心脏瓣膜疾病,先从心脏的结构谈起。

心脏瓣膜病就是指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的瓣膜因风湿热、黏液变性、退行性改变、先天性畸形、缺血性坏死、感染或创伤等出现了病变,影响血流的正常流动,从而造成心脏功能异常,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单瓣膜或多瓣膜病变。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24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资料分析。其中男14例,女6例,患者临床表现为活动后心慌、乏力等,活动耐力明显降低。

1.2方法

1.2.1二尖瓣疾患

1.2.1.1二尖瓣膜狭窄:尖瓣狭窄程度较轻,无明显临床症状者,无需治疗,仅应适当避免过重的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以保护心功能,对风湿热后遗症者宜预防风湿热复发。

二尖瓣狭窄程度较重,已出现临床症状者,宜服用利尿剂,如双氢克尿噻及速尿,并应限制钠盐摄入,洋地黄类制剂对窦性心律者无明显裨益,若已出现右心衰竭的临床症状或出现心房颤动,则应使用洋地黄类制剂,如地高辛0.125~0.25mg,每日1~2次,或毛花甙丙0.4mg,静脉注射,必要时2~4小时后还可重复0.2~0.4mg。对长期心衰,特别是伴心房颤动者可采用抗凝治疗,目前一般选用阿司匹林50~150mg,每日1次,以预防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对先前曾有栓塞史者可减少体循环栓塞发生的频度。对换置人工瓣膜者,亦可减少血栓栓塞的发生率。对初出现心房颤动者,宜在以地高辛(或同时加用β-受体阻滞剂)控制心室率在70~80次/min时,考虑采用电击复律,或以药物奎尼丁(或胺碘酮)进行转复;当情绪激动、体力过劳或合并感染时,若心室率明显增快,可加服β-受体阻滞剂,如心得安,每次10mg,每日2~3次,氨酰心安,每次25~50mg,每日2~3次或美多心安,每次50mg,每日1~2次。二尖瓣狭窄合并大咯血的一般处理原则包括密切观察病情,预防窒息,半卧位等,可适当应用止血剂如安络血、止血敏和6-氨基己酸等,唯垂体后叶素不宜应用,而可用血管扩张剂,以降低肺静脉压力,可选用硝酸甘油0.3~0.6mg,舌下含服,每0.5~1小时1次,或静滴;因肺动脉高压所致之咯血,可应用动脉扩张剂和钙拮抗剂,如肼酞嗪25~50mg,硝苯地平5~10mg,每日2~3次,病情较重者,可静滴硝普钠;对于肺栓塞所致咯血,可应用肝素,5000~6000U溶于5%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以后每小时持续静滴1000U中,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调整剂量,保持凝血酶原时间不超过正常值2倍为宜,一般用药4~7日,也可选用尿激酶。

1.2.1.2二尖瓣关闭不全:重点是预防风湿热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发生及适当地限制体力活动,以保护心功能;出现心力衰竭症状及心房颤动时,给予相应处理。急性二尖瓣关闭不全之病因不同,因此尚应进行病因治疗。

1.2.2尖瓣疾患

1.2.2.1三尖瓣狭窄:限制钠盐摄入及使用利尿剂,可改善体循环淤血症状及体征。由于病情多不严重,甚少见需行瓣膜置换或球囊扩张术及瓣膜成形术者。

1.2.3肺动脉瓣疾患

肺动脉瓣狭窄者,当跨瓣压差达40mmHg(5.3kPa)以上时,可作直视下瓣膜分离术或切除术,或行经皮球囊扩张瓣膜成形术。继发于肺动脉高压的肺动脉瓣关闭不全,主要应治疗其原发病。对原发于瓣膜的病变应进行病因治疗。如返流量大或右室容量负荷进行性加重,则宜施行瓣膜置换术。

2讨论

病史注意评估患者有无相关的病史,如风湿热、冠心病等;有无原发病和(或)各种并发症及本病相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患者目前的主要治疗措施及效果;对休息、饮食和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有无药物的不良反应;排便情况。身体评估生命体征;体位;面容与表情;营养状态;皮肤黏膜(颜色、水肿、皮疹与出血点等);颈部和周围血管;肺部听诊;心脏(心尖搏动位置、心率与节律、有无杂音);腹部(外形肝脏大小、有无腹水)。心理、社会评估患病后患者的情绪反应及其学习、工作与家庭生活状况等。

预后: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本病的病因和病程进展特点,以及本病治疗的长期性、艰巨性。同时鼓励患者树立信心,做好长期与疾病做斗争以控制病情进展的思想准备。尽可能改善居住环境中潮湿、阴暗等不良条件,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暖、干燥,阳光充足。适当锻炼,加强营养,提高机体免疫力。但应避免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教育家属理解患者病情并给予支持。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应立即用药治疗。在拔牙、内镜检查、导尿术、分娩、人工流产等手术操作前,应告知医生有风心病史,以便预防性地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扁桃体反复发炎患者应在风湿活动控制后2~4个月手术摘除扁桃体。使患者了解坚持按医嘱服药的重要性,防止病情进展。讲解自我病情监测和及时就医的指证主要是风湿活动和(或)各种并发症的症状或体征,如发热、关节肿痛、心悸气促或呼吸困难、咳嗽咯痰等。

参考文献

[1]李岩,孟旭,崔永强,许春雷,高峰,李辉,张海波,韩杰,王坚刚.56例微创外科治疗单纯性心房颤动的临床经验[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8(03).

[2]王学锋,郝嘉,陈林,钟前进,陈柏成,肖颖彬.153例合并巨大左心室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06(23).

[3]阎恒宇,谷春久,安君,郭可泉.保留瓣下结构二尖瓣置换术的临床效果[J].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