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结合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3

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结合初探

曾平凤

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省长沙市410000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对专业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又要兼备熟练地运用英语开展工作的能力,高职院校开展英语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运用英语能力满足日后职场需求。然而,高职院校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没有做到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本文从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要求出发,分析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尝试提出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结合的途径,希冀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职英语;专业英语;双师型;课程设置

引言

我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对各类高职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高职院校教育蓬勃发展在我国人才培养方面占有重大比例,对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深远。然而,很多高职院校在开展教育时没有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原则,出现教学与就业脱节的现象,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在职场中处处碰壁,无法满足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作为高职院校的基础课程,英语教学对学生生活和就业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高职生的英语运用水平甚至直接影响其就业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亟需根据社会和市场需求对英语教学进行改革,将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有效结合!

一、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高职英语教学要摒弃重教轻学、重知识轻能力等错误教学倾向,应以社会需求为中心,重点培养学生职业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打造一线应用型专业人才。早在2000年11月,我国教育部高教司就颁布了《高职高专教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英语“以实用为主,应用为目的”的教学目标,强调高职英语教学的基础性、实践性及自主性,要求通过一定学时的英语教学让高职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等基础英语能力,并依据所学英语基础知识拓展相关英语业务的阅读与翻译能力,及涉及交际的基础口头表达能力,为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低主导思想不明确

从教学实践来看,高职院校花大多数时间和精力在专业技能课程建设上,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已形成特色,但是却弱化甚至忽视高职英语教学,缺乏系统性、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教学时间也一再被压缩不能满足形势发展需求。而且不少高职院校师生根本没意识到英语教学的重要性,认为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工种运用英语的机会少之又少,只需熟练掌握行为规范要求与相应的技术,没有必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在英语教学上,忽视英语授课地位影响英语教学效果。

(2)教材内容缺乏实用性教学效果不佳

受高职院校英语教学重视度不高、教学目标定位不准确的影响,高职英语教材存在编写滞后缺乏职业性与实用性的问题,导致专业英语与基础英语课程关联不足,学生学习的重点仍停留在通用型的语言知识点,不能有效掌握目标岗位及专业所需的英语知识与技能。从高职院校师资配置方面来看,高职英语教师大多来自示范英语教育专业,缺乏相应的行业实践背景不了解专业英语教学的重点,在开展英语教学时受单一知识结构的影响,很难根据学生职业发展需求有效结合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而且不少英语教师自身基本功及授课能力存在不足,多种因素共同阻碍职业英语教学的推进与效果。此外,在英语教材设计上,学生实践环节相较薄弱,缺乏语法练习、口语表达等互动实践存在“哑巴式英语”现象,无法满足学生英语学习及职场发展的需求,不能有效调动学生自发学习与锻炼英语的积极性与热情。

(3)教学模式单一考核评价体系不完善

不少高职院校教师没有领会高职英语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基本要求要领,在英语教学中仍采用落后、单一的口头传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重应试轻素质,缺乏与时俱进的意识,没有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来培养学生英语学习兴趣,英语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失去英语学习的兴趣,而且营造英语基础课程可有可无只需通过等级考试为目标的错觉,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英语并掌握职业运用能力的进程。

此外,高职院校普遍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依据学生的英语卷面成绩,不能有效鞭策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与教学素养,进而影响英语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主要依据期末考试笔试成绩、日常出勤及作业完成情况,缺乏对学生口语表达与运用方面的针对性考核,不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英语技能掌握情况,不能避免学生为考试而学习的发生。

三、高职英语基础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结合的途径

1、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理念重建科学合理的教材新体系

对高职院校学生而言,学习实用型的高职英语更为重要,高职院校应改变高职英语教学理念,对高职教师提出增强英语教学实用性的要求,在课程设计上加强实践环节,加大课堂对话、模拟职场、社会实践等环节在英语教学计划中的比例,引导学生在实践中用英语交流巩固课堂所学的基础知识,逐渐掌握在专业内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在英语教材方面,高职院校应结合各专业发展需求重建英语教材新体系,以能培养学生英语基础知识与能力的优秀英语教材为基础,以培养专业人才英语实践能力、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编写符合本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范畴的补充性教材,帮助学生增加必要的专业英语储备,且以职场需求为出发点的英语教学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参与英语教学的热情。譬如,针对会计、经贸等专业的学生,高职院校可增加《经贸法律文章选读》《外贸英语实务》等商务英语选修教材,并适时适量引入原版全英文专业教材为学生创设原滋原味的英语教学环境,帮助其更好地领略英语的魅力进而自发开展英语学习。

2、强化师资培训,坚持“双师型”培养方向

要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目标,在基础英语教学过程中合理融入专业英语教学,离不开优秀英语教师支持,高职院校应制定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英语教师招聘标准,为学校引入具有丰富行业背景经验的英语教师,并以行业英语要求定期对高职英语教师开展师资培训及教学研讨会,帮助其掌握最近的行业知识及英语实践能力。同时,为促进高职英语教师理论水平、所教专业的专业知识及教学技能的提升,高职院校可借鉴其他专业教育实践,通过让高职英语教师深入相关专业企业、机构进行短期培训等方式培养“双师型”英语教师,促进基础英语与行业英语的有效衔接进而为学生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实行多种模式教学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融入专业英语教学,需要高职英语教师跳出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时俱进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并以学生为学习主体灵活运用于教学实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激情,使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掌握更多的英语专业知识锻炼其英语实践能力。譬如,在进行会计行业英语教学时,高职英语教师可以依托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化技术制作教学PPT进行基础英语知识点、会计专业词汇等知识传授,再通过创设职业会计核算情境让学生分组模拟会计业务实训,让学生开展会计实操英语交流演练锻炼口语表达能力,在演练中巩固和检测所学英语知识,及时发现知识短板并予以修复进而更好地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当然如果条件允许高职院校可采取工学结合及校企合作的形式更贴近实际的开展高职英语教学。

当然,高职英语教师在基础英语教学环节仍可遵循传统教学方式,但要根据高职学生特点及知识接受能力灵活调整教学方法,扎实和改善教学质量为高职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知识基础。在开展教学前,英语教师应先理清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教育主导与学习主体、讲与练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等,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挑选合适的教学法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恰如其分的英语学习环境与氛围,为学生综合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提供前提保障。通过设置英语角、英语影片观赏、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等途径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自主学习的能力,于轻松的环境中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及运用的能力。此外,英语教师可通过交际教学法让学生在创设的英语使用环境或现实的实用环境中进行英语交际,还可组织语言教学任务教学法让学生参与各式各样的教学游戏,在游戏中培养灵活运用英语的能力。

4、教学结合实践实行多元化考核方式

探索英语课程职业化也是基础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教学结合的重要途径,高职院校可尝试将英语教学融入学生实习中,以开发学生职业技能为核心内容,设定满足生活实际场景及岗位需求的课程目标,构建能满足职业教育发展需求的系统性英语课程,保障学生在认真接收英语教学后可以熟练运用英语开展职业工作,进而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高职院校还应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与院校开设专业相关的合资企业、涉外业务企业及外贸公司等建立合作关系,将其发展为实习基地定期定向输出院校实习生,为学生提供实习单位选择机会让其在期望的企业中开展实习实现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当然,高职英语教学可与实习可穿插进行,院校还应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进入企业实习,帮助学生联系实习单位并及时提供英语知识与技能指导,让学生在实战演练中收获英语及职业技能。

在高职英语与专业英语结合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尊重学生主体性与个体差异性,以学生为教学根本以能力为本位推行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以试卷考试为主要考核方式,这种考核方式只能检测笔试无法考核学生英语口语表达交际能力,且考核集中在期中和期末容易导致学生考前临时抱佛脚不利于英语实践能力的提升。高职院校除了要以期末考试卷面成绩及英语等级考试过级率作为高职教师与学习的考核标准,还应建立注重整个教学过程的考评体系,将考核贯穿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社团活动、社会实习等各个环节,实现考评方式多元化并开展过程性评价及时施以对应的奖惩政策,加强英语口语表达及中和实践环节的考核,对学生开展综合考量,督促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教学与实践,全方位锻炼其英语运用能力,进而提升英语职业化教学效率促进高职英语向行业英语取得的突破性转变。

结语

综上所述,将高职英语教学与专业英语结合是顺应时代发展需求向社会培育满足市场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推进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化进程需要高职院校、高职教师、学生及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的共同努力。作为应用型人才输出的重要来源,高职院校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加大在人力、资金等方面的重视与投入力度,调研自己院校学生英语水平针对不同专业编写符合职业发展需求的英语教材,制定科学合理的多元化考评体系,将考核贯穿至整个教学实践,对高职教师英语教学和学生英语学习发挥全程监督与指导作用。此外,高职院校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力度,为高职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平台;开展学校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高职教师提供教学交流的资金与机会,为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供坚定的后盾。高职英语教师应意识到高职英语教学重点及其对学生日后职场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累行业专业知识与教学手段,并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模式创设各类英语教学情境,促进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蔡基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衔接性和前瞻性[J].外语界,2004,(5)4.

【2】蒋阳建.基于职业发展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0(26):125-126.

【3】谢桂花.高职英语教学中引入行业英语的必要性及其原则[J].机械职业教育,2011,(8).

【4】李刚.高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的衔接[J].职教论坛,2009(11):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