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宫角妊娠5例诊治分析

/ 1

孕早期宫角妊娠5例诊治分析

陈红

陈红(湖北省远安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湖北远安444200)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349-02

宫角妊娠是一种少见的特殊部位宫内妊娠,孕早期因无特殊症状和体征而难以确诊。本站自1990年以来共遇到5例宫角妊娠,并进行诊治。

1临床资料

1.1

病史本组5例年龄28-40岁,均为早孕,均已生育,孕3-6次,产次1次。4例为顺产,有剖宫产史1例,有多囊卵巢综合症病史1例,无异位妊娠史,无结核病史,无盆腔炎病史。

1.2

临床症状均有停经史,42-56天,1例有下腹痛,4例无明显腹痛及阴道出血。因本次妊娠在他院行清宫术1例,其余4例均在本站行2次清宫术。

2诊断

5例均为B超提示宫内妊娠,行人工流产术,术后未见明显绒毛组织,再次在B超监测下行宫腔内操作,B超提示近宫角部位内见孕囊,孕囊与子宫内膜线连续,周围有完整的肌层包绕,两侧宫角多不对称。5例检查尿HCG均为阳性,手术后诊断左侧宫角妊娠2例,右侧宫角3例,5例病检报告均证实妊娠。

3治疗

5例均在我站先行人工流产术,术后均未见明显绒毛组织,再次行负压吸引术,仍难以吸出绒毛组织。其中1例再次到上级医院行负压吸引术,术后1周恶心、呕吐等自觉症状缓解,但1周后患者又出现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在我站再次复查B超,提示宫角处有异常光团,证明仍有部分组织未清除干净。因我站未开展腹腔镜手术,4例均在我站行开腹切除病灶及宫角修补术,术中见病灶明显外凸于子宫,肌壁薄呈紫蓝色,还有1例因伴有一侧巧克力囊肿,行全子宫加患侧附件切除术。

讨论

宫角妊娠虽属宫内妊娠,但因孕卵种植位置特殊,若不尽早发现,继续妊娠有发生子宫破裂和胎盘滞留引起大出血的危险。本组5例均为已生育者,无继续妊娠的要求,故能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本组主要是通过人流术中、B超检查和手术证实来进行诊断的。

宫角妊娠发生的原因不太明确,可能与子宫、输卵管和孕卵等因素有关。5例中均有流产及分娩史,有剖腹手术1例,因不孕行腹腔镜手术1例。提示输卵管炎症和盆腔感染及卵巢自身的病变影响孕卵在宫腔内着床,使宫角妊娠发生的风险增加。其中1例40岁者,因婚后不孕,曾到上级医院检查为多囊卵巢综合症,在上级医院行腹腔手术后怀孕,并顺产1女婴,后行人流1次,此次妊娠发现为宫角妊娠,行开腹手术时,发现一侧卵巢为巧克力囊肿,盆腔内有粘连,行全子宫加患侧附件切除术。

动态观察血清β-HCG值,经阴道超声检查和腹腔镜检查是宫角妊娠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法[1]。但因我站检查条件有限,只能凭借B超和手术来证实,且超声诊断能在8周前对宫角妊娠作出明确诊断[2]。

宫角妊娠发生率低,且不仔细很容易造成误诊。本站近10年来仅发现5例。均在人流术中未发现明显绒毛组织而引起重视,均行B超再次检查。在B超监测下行宫腔内操作,吸头及刮匙均不能到达宫角处。1例再次到上级医院行负压吸引术,术后1周再次出现妊娠反应,提示可能是吸出了部分胚胎组织,还有部分仍在宫角处继续生长,通过剖腹手术证明了这一点,因此临床上要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引起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27.

[2]李德欣.超声对宫角妊娠的诊断.中国超声诊断杂志,2004,5(6):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