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涂片法与BACTECMGIT960痰培养法检测分枝杆菌结果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痰涂片法与BACTECMGIT960痰培养法检测分枝杆菌结果比较

陈莉

陈莉(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医院检验科121000)

【摘要】目的对临床样本制备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对结核病进行预期诊断,同时经培养分离的分枝杆菌也可以提供是肺结核还是由除结核分枝杆菌之外的分枝杆菌(MOTT杆菌)或非结核分枝杆菌(NTM)导致的疾病进行确定诊断。高达50-60%的临床样本制备的涂片显示阴性,而AFB培养为阳性。因此,培养技术在分枝杆菌疾病诊断中起到关键作用。结果痰涂片阳性率为35%,960培养阳性率为58%(290/500),960污染率为2.8%结论960分枝杆菌培养对分枝杆菌的检出优于痰涂片法

【关键词】痰涂片分枝杆菌

【中图分类号】R730.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8-0109-01

结核病至今仍为重要的传染病。估计世界人口中1/3感染结核分枝杆菌。据WHO报道,每年约有800万新病例发生,至少有300万人死于该病。我国建国前死亡率达200-300人/10万,居各种疾病死亡原因之首。实验室在探讨应用简便可靠的方法快速检出结核菌方面取得了很大成绩,加强快速培养方法的广泛普及已成为实验室提高阳性率,为结核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可靠依据的重要一环。[1]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00例痰标本来自2013年1月~2013年6月我院肺结核就诊患者。初诊时取患者夜间痰、清晨痰和即时痰3份痰标本,治疗或随访患者应按期留取2份标本(晨痰、夜间痰)。痰标本采集方法:夜间痰—痰检前一晚患者咳出的痰液;清晨痰—患者晨起立即清水漱口,而后咳出的第2、3口痰液;即时痰—深呼吸后咳出的痰;采集标本的容器:螺旋盖痰盒,容器上贴有条形码。标本的性状:多为干酪状、血痰、黏液痰。

1.2痰检方法

实验方法首先进行抗酸染色镜检,然后进行960培养。

1.2.1涂片自然干燥后,放置在染色架上,玻片间距保持10mm以上的距离;加热固定(在5秒钟内将玻片经过火焰加热4次)。滴加石碳酸复红染液盖满玻片,加热至出现蒸汽后,停止加热,保持染色5分钟。染色期间应始终保持痰膜被染色液覆盖,必要时可续加染色液。加热时勿使染色液沸腾。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染色液,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

自痰膜上端外缘滴加脱色剂盖满玻片,脱色1分钟;如有必要,流水洗去脱色液后,再次脱色至痰膜无可视红色为止。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脱色液,沥去玻片上剩余的水。

滴加亚甲蓝复染液,染色30秒钟。流水自玻片一端轻缓冲洗,冲去复染液,然后沥去标本上剩余的水。待玻片干燥后镜检。一张染色合格的玻片,痰膜肉眼观为亮蓝色,无红色斑块。

报告方式:100倍物镜按1+—4+进行分级。

1.3培养采用960分枝杆菌检测系统:痰标本视性状加入1—2倍体积NaOH—NALC柠檬酸钠溶液,涡漩振荡器上振荡混匀大约15—30S,添加完NaOH—NALC溶液之后,静置15~20min。向离心管添加磷酸盐缓冲液(pH6.8)至50ml刻度标记,旋紧盖子。以3000r/min低温离心15min。离心分离之后,让培养基静置5min。然后,小心地将浮在表面的液体尽量多地倒入含有分枝杆菌消毒剂的适当容器中。加入少量(1~2ml)的PBS,混匀。将营养添加剂GrowthSupplement倒入杂菌抑制剂PANTA试剂瓶中,充分溶解混匀,然后加入到MGIT7ml液体培养管,每管0.8ml,吸取0.5ml标本加入到MGIT7ml液体培养管中进行培养。荧光强度记忆探测器每隔60min测定培养管内荧光强度,以生长指数GI值报告。[2]

2结果

2.1痰涂片镜检结果

半年痰涂片检查共500例患者,其中镜检阳性标本175份,阳性率35%;阴性标本325份,阴性率为65%。500份痰标本同一患者的三份痰标本涂片中,一份痰的阳性检出为75例,占15%;两份痰的阳性检出为60例,占12%;三份痰检出均为阳性的为40例,占8%。

2.2960分枝杆菌培养结果

500份痰标本进地960分枝杆菌检测,其中培养阳性的标本有290例,占58%。污染14例,占2.8%。

3讨论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排菌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因此,第一时间检测出患者痰中的分枝杆菌在结核病的控制和治疗方面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分枝杆菌培养对涂阴培阳的患者的治疗方面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痰涂片镜检来查找抗酸杆菌,快速、简单并且成本较低是这种方法的特点。缺点是无法辨别死菌、活菌,敏感性低,特异性差,需通过进一步实验判断分枝杆菌的类型。

对500份标本进行抗酸染色,阳性率为35%,本次将一份痰的阳性检出为75例,占15%;两份痰的阳性检出为60例,占12%;三份痰的阳性检出为40例,占8%;同时进行960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为58%,由此说明患者送检三次痰可提高阳性检出率。并且960分枝杆菌培养阳性率高于痰涂片的结果。综上可见,痰960分枝杆菌培养明显优于涂片法。

由于抗酸菌染色检测方法不能区别细菌有无活性,对患者的传染性及疗效的评估作用有限,因此痰分枝杆菌培养是确定诊断和评定的金标准。[3]960分枝杆菌培养作为发现结核病传染源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在控制传染源消除结核病传播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涛,吕纯芳.BACTECMGIT960系统快速培养分枝杆菌的效果评价.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5月第16卷第5期:717.

[2]谭玲玲,何振华.临床肺科杂志,2011年5月第16卷第5期.

[3]朱莉贞,结核病分类法实施中存在的有关问题[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314-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