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2

浅谈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

马玮

马玮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

【摘要】针对目前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应从以往形式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脱出来,力求从思路、结构、内容、方法等方面推进改革,达到课堂教学与实践应用相结合的理想效果。

【关键词】消防院校应用文写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0)06-0061-02

《消防应用文写作》是我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基础课程《大学语文》的一部分,其具有普通应用文写作的共性,同时又具有适应消防部队工作的特殊性。应用文写作教学具有任职岗位指向明确、培训模式短期速成、教学内容综合集成、实践教学全程贯通等特点,要求突出时代性、注重针对性、强化应用性。这些新的特点和要求,给我们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一消防应用文教学存在的矛盾与思考

1.消防应用文的快速发展与应用文写作教学滞后的矛盾

随着消防事业的发展、计算机信息网络和办公自动化的普及,消防部队应用文写作越来越表现出内容多样化、使用日常化、制发规范化和技术信息化等特点。基层消防部队急需现代应用文知识的普及,急需应用文写作人才。然而,与此需求形成反差的是,我们的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始终处于受冷落状态。这就需要在教学计划、管理和实施过程中切实转变观念,采取具体措施解决好这一矛盾。

2.消防应用文的丰富扩展与学校教学时数和内容的矛盾

消防应用文涵盖的丰富扩展,表现在内容涉及范围广,“司政后防”各部门,教育、训练、保障各方面无不涵盖,还表现在文体众多和知识结构的综合化。因此,今天的应用文写作需要文体、专业、计算机知识的综合运用。然而我校教学时数有限,教学内容必然受到限制,这与消防应用文的丰富扩展形成了矛盾。

3.应用文写作教员心血的大量投入与教学效果不佳的尴尬

反差当前我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几乎形成了固定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主讲文体特点,结构格式,写作方法,穿插例文分析,最后布置作业训练。教员在课堂上费尽心血,力求全面表述消防应用文写作各类文体知识,但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难以讲清讲透教学内容,只能知识到知识,格式到格式,难以使学员形成实际应用写作能力。教员讲授味同嚼蜡,学员听讲兴味索然,教员怕教,学员厌学,形成教员心血的巨大投入与教学效果寥寥的尴尬反差。

4.应用写作教学主体经验的空白与实施教学要求理论联系

实际的矛盾写作忌写自己不熟悉的人和事、理解不到的理,这样,提炼主旨、选择材料、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等都难以准确得体。然而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在这方面却是大难题,消防指挥学校生源主要是由基层一线士兵构成,学员知识结构差,储备少,对消防部队消防应用文了解程度不一,深度不够。然而工作、管理经验的空白,并非一两天就可以填补,这对矛盾的难以解决,增加了应用文写作教学的困难,又进一步影响到师生讲授、学习应用文的积极性。

二教学诸元的创新与突破

1.改变应用文写作教学思路,重构教学内容和方法

传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内容是以文体为主,教学内容、教材体系是横向地按文体类别编目。教学时,教员根据所教专业、学时,择其篇目进行讲授。这种模式,割裂了文体与消防部队基层实际的密切关系。因此,教员要根据学员今后工作的任职需要,纵向地介绍工作中实际使用的应用文体,教会学员联系实际地思维。要精选在基层部队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进行重点详细讲解;不断地把今后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案例或问题吸收和充实到课堂中来,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和实践性。要选择重点文体、章节,就学员普遍关心、有实践经验基础的课题,充分准备后展开课堂讨论;总之,教员要将教学的立足点放在调动学员的积极性和思维方式及能力转化上,为动笔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2.在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上下功夫,求效益

合理安排课程的结构,增强学生理解课堂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使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条理。每个文种的教学过程都应该由“认知—程式—练习”等环节组成,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教学消防应用文写作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员读写消防应用文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掌握规律,了解学员的心理认知特点,合理安排课堂结构进行教学。首先,每堂课的导入尤为重要。在消防应用文写作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工作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例子作为导入;既激发了兴趣,又注重了学员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其次,公安消防部队现用消防应用文可分为机关消防应用文、业务文书和常用事务性文书三大块,文种多,很多文种又比较相近,在学习中极易混淆。所以,教学中要对几种相近的消防应用文文种加以比较,概括其共性,突出其个性。最后,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地对所学的消防应用文文体进行集中训练。同一篇消防应用文可以从格式和内容两方面进行赏析,同一文种更可以放在不同单位不同职务的人员身上进行模拟写作,体现其不同的侧重点。所以要教好消防应用文,必须从实际出发,实战性训练就是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中的一个基本途径。

3.重视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教师根据学员的特点和需要,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注重学员个性的培养和发展。改“灌输式”、“注入式”为“研究式”、“启发式”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可以在课堂上以具体案例为中心进行讨论分析,或以具体情景为中心进行消防应用文写作竞赛;还可以与第二课堂相结合,在“五四”、教师节、建军节、国庆节等节日和活动中举行各种体裁的征文比赛,锻炼学员内容写作的能力。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员的积极性,提高了学员的写作能力。

(2)激发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通过模拟情景,设置场景,譬如给学员一份材料,以某支队政治处干事身份为支队拟写一篇消防应用文,让学员有身临其境之感。在这个情景中,通过老师的讲解、点拨,学员会动脑思考,设身处地地想该选用什么文种去写,怎么写。这种教学方法形式活泼,善于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易于培养学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这种模拟,学员们的印象非常深刻,教学效果也会有明显提高。

(3)创新应用文写作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消防应用文的发展对应用文写作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创新教学手段,实施多媒体辅助教学在军队应用写作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应走出一堂课、一本书的教学模式,建立综合知识、现代技术和学员自主能力发挥的立体、动态教育模式。几千年来的“笔—纸”书写方式,已改变为“键盘输入→屏幕显示→磁盘存储→文字打印→网络传输”。同时,各种不同的“文件软件”的开发,早已使“人机合作写作”成了现实。就教学而言,必须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功能。一方面,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可更直观、省时、高效地反映教学内容;另一方面,给学员提供观摩、训练、参与的环境条件,培养学员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应使学员学会计算机辅助写作,走出单一“笔—纸”写作模式,以适应办公自动化和消防事业发展的需要。

4.提高应用写作教员素质,加强示范指导教员是教学活动的主导,教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和学员的质量。就目前师资队伍状况看,应用写作教员确实存在一些与教学实际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大多没有消防部队基层或机关工作实践经验,讲课难免从理论到理论,隔靴搔痒;二是大都从院校毕业,对消防工作许多专业知识不甚了解,讲课难以得心应手,针对性较差;三是大都缺乏应用文写作实践经验,讲课时能讲清“是什么”,却说不清“为什么”和解决不了“怎么办”,严重影响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员必须提高自身素质,加强政治思想修养和专业知识修养,强化教学的示范性和指导性。对缺乏工作经验的教员,可根据专业需要,安排一定时间,有计划地到机关或基层代职煅练,积累工作经验,使自己的讲课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为实际工作服务。应用写作教员还可以通过自修和听课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把课讲深、讲透、讲活,收到实效。同时,还要坚持写作实践,能写好所讲的每一种文体,能拿出自己的文章给学员作“示范”,经过实践,对写作各个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有切身体会,对写作中的得失能够现身说法,这样讲课才能贴近学员,受到学员的欢迎。

总之,消防应用文写作教学,应由“以文为本”转为“以人为本”,即由传统的重书本、重文本知识的传播转向重理解、重实践和重学员的能力转化,最终实现创新与突破,培养出在实际工作中符合要求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陈金琳、曾凡解著.军队应用文写作.长沙: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2]岳海翔著.法定公文写作.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

[3]中国公文写作研究会编.最新公文写作格式与写作规范.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