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参附汤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加味参附汤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

文登科

宁乡市人民医院湖南宁乡410600

【摘要】目的探讨加味参附汤治疗心衰的临床观察效果;方法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且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这100名患者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前者接受西医学的对症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加服参附汤加味的方式进行治疗,针对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较高,血清NT-proBNP和6分钟步行实验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加服参附汤加味的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使得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参附汤加味;慢性心力衰竭;疗效

慢性心力衰竭临床又称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心脏器质性疾病或是心脏功能性疾病是此种疾病的原发性疾病,而这就会导致患者的射血能力受损,并且会严重影响心室充盈能力。慢性心力衰竭虽是一种发病率相对较小的疾病,但是却是临床的难题,更是临床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1]。本研究采取西药治疗联合中药汤剂参附汤加味的临床方案针对患者展开一系列的治疗,并具备较高的临床效果,汇总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是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并且根据随机分组的原则,将这100名患者细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观察组中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0.25±6.35岁,对照组中分别有20名女性与30名男性患者,年龄43-81岁,均值为日61.41±6.11岁,观察组及对照组在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西医学的对症治疗方式,也就是早、晚口服酒石酸美托洛尔片、马来酸依那普片剂、氢氯噻嗪片剂、地高辛片剂具体剂量分别是12.5mg、2.5mg、12.5mg、0.125mg;口服呋塞米片剂,具体剂量为20mg,并且服用频次是1次/d。此外,可以依照患者的病情进行药物服用剂量的调整。一个治疗周期是1个月,共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观察组接受中医辨证加服参附汤加味的方式进行治疗,参附汤加味组方包括:红参片、猪苓、五味子、附片、葶苈子、川芎、泽泄、云等l0g,麦冬、炙黄芪、熟附子、赤芍15g,炙甘草、桂枝6g,泽泻、知母12g,并且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每剂用900ml的水煎煮,首先借助文火煎煮附子半小时,之后添加其他药物,并且借助急火煮沸,再文火进行20分钟的煎熬,煎至300m1之后,患者就餐一小时之后温服,并且早、晚各用一次,服用频率是1剂/d,一个疗程是1个月,共进行1个疗程的治疗。

1.3观察指标

针对观察组及对照组血清NT-proBNP和6分钟步行实验情况以及患者疗效进行对比分析。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体征与症状全部消失,心功能优化程度超过II级;有效: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体征与症状大致消失,心功能优化程度超过I级;无效:经过一系列治疗之后,患者的各项体征及症状并未出现显著缓解,甚至病情加重,心功能优化的程度低于I级。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22.0进行数据分析,率(%)、χ2检验分别表示计数资料及组内对比;独立样本t检验及(±s)分别表示组间对比分析及计量资料;运用秩和检验进行等级资料的研究;若是P<0.05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情况

如下表所示,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并且组间差异明显(P<0.05)。

2.2两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6分钟步行实验情况

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血清NT-proBNP和6分钟步行实验情况明显较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讨论

根据中医学理论可知,慢性心力衰竭是“胸痹”“心悸”的症状。因为表现出心之阳气的鼓动,如此才能使得患者的血脉循环及心脏搏动不出现异常现象。若是外邪久稽,内舍于心,就会诱发气血失与内伤七情的病症,此外因为过度房劳会使得患者的精血受到严重损害,进而患上心脏病[2]。此种病症的患处在“心”,可是由于此病的根源是肾,因此要借助肾阳之气鼓动心气,否则就会产生心阳不振、心气不振的症状,并因此失调,进而导致机体气血无力,进而致使气滞血疲、水饮停滞。此类患者往往会产生很多不良症状,例如胸痹、气短乏力喘促等,因此根据治疗原则运用“参附汤加味”的治疗方式,其临床疗效是利水活血、温补心肾之阳。在此药方内,熟附子是君药,其临床作用是温补心阳;麦冬、五味子能够形成生脉饮成方,进而益气养阴;红参性偏温,中医学也常常运用此药来治疗阳气虚弱的患者,联用熟附子,可以益气温阳[3]。而基于此,运用黄茂来治疗心衰患者,可以明显强化补脾益气的作用;而赤芍、川芎具备化疲、活血、行气通络等作用,联合运用这两种药物,可以使得患者气行而不滞,并且保证患者的心脉处于贯通状态[4];知母的临床作用包括:泻火清热、止渴生津除烦等,并且可以抑制由于熟附子大温大热致使的耗气伤津症状;泽泻,味甘却淡,气平,联用适量桂枝,可以有效强化熟附子温阳通脉的临床作用,炙甘草可以显著调和药房内诸药的药效。药方内诸药联用,具备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的作用,并且药物之间具备较强的协同作用[5]。根据本研究数据可知,西医对症治疗联合中医辨证加服参附汤加味的方式针对心衰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6%,而接受西医对症治疗的对照组总有效率是80%,可见观察组的总有效率相对较高(P<0.05)。经过一系列的治疗之后,观察组及对照组的心力衰竭症状都明显缓解,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衰竭症状显著缓解(P<0.05)。并且经过治疗之后,观察组及对照组6分钟步行实验与血清NT-proBNP都有显著改善,并且相较于对照组改善的程度而言,观察组改善的程度更大,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价值。

综上所述,在西医对症治疗的基础上运用中医辨证加服参附汤加味的方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使得患者的心功能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毛玉娟,裴红兰.加味参附汤治疗心肾阳虚型心绞痛的临床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7,31(8):86-87.

[2]郑文达.西药联合加味参附汤治疗62例缓慢性心律失常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5):17-18.

[3]俞梅,刘兆龙,马丽娟,等.加味参附汤对心阳亏虚型慢性心力衰竭BNP、CRP、TNF-a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3):664-666.

[4]杨兰,吴继雷.加味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临床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5(6):162-163.

[5]黄天新,晏桂华,黄力言.加味参附汤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03,12(2):109-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