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南宁市交通规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南宁市交通规划

孙柳婷

南宁市邕宁新兴产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广西南宁530200

摘要: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交通是否发达,影响城市发展的潜力,关系到居民生活的质量,决定了城市的竞争力。交通的规划设计建设要具有前瞻性、科学性,总之,要极大地提高人们生产生活的便利性,更好地服务城市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南宁交通现状规划

引言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城市交通可分为陆上交通(道路、铁路等)、水路交通、地下交通(地铁)、空中交通(飞机)。城市交通与城市发展密不可分,相互制约。交通工具也从以往的自行车到摩托车到小汽车,再到后面的高铁和飞机,可以说技术的发展也带动了交通工具的发展。城市的发展趋势使交通工具多样化,交通条件也越来越便利。

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城市,是也东盟经济圈的核心城市,通过东盟经济发展的契机,不断招商引资,努力打造成西部新型城市。近期,由广西、广东、海南三省联合印发《北部湾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打造“一湾双轴、一核两极”的城市群框架,南宁被定位为核心城市,将建成特大城市和区域性国际城市。城市扩容迅猛,人口大幅流入,从而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交通拥堵,出行困难,交通条件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这也必将推动交通的重新规划设计。

1南宁交通现状分析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较好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1.1交通需求

2015年作为“十二五”收官之年,交通条件得到稳步的发展。截止2015年,南宁市区人口290万,保持平稳增长。机动车保有量176万辆,从2002年起,在市区范围内“限摩、禁摩”措施,保有量连年下降。电动自动车总量达158万辆,且以1200辆/日的速度增长。

1.2交通供给

1.2.1道路建设

2015年底,南宁市建成区城市道路总长度为1186km。其中快速路41.8km,主干路405km,次干路为220km,支路为519km。相对国家规范,南宁市道路网结构不合理,主干路密度偏高,现状路网结构比例失调,其中主干道比重偏大,快速路、次干道的比重相对偏小,而支路系统更是严重不足。从整个城市道路的布局来看,道路网结构不合理造成不同等级道路之间的衔接也不合理,主干道承担通过性交通外,还承担了大量到发交通,造成近年来主干路交通拥堵不断加剧。

1.2.2桥梁(隧道)建设

截止2015年底,中心城区现有简称跨邕江桥梁17座,中期高速环路道路桥梁2座,快环道路桥梁2座,另有专用铁路桥梁2座;“十二五”期间增加了3座跨邕江桥梁,为五象大桥、英华大桥、西明大桥。中心城区已有隧道4座,分别是平乐隧道、南湖隧道、凤岭南隧道、青林隧道。

1.3交通运行

由于轨道施工全面铺开以及市政设施施工围挡,路网承载力下降,导致部分路段和交叉口高峰时段出现拥堵。交通流量主要分布在城市快速路和通勤主干道上。交叉口方面,交通流量较大的交叉口主要分布于城市的主要通勤道路上。

1.4公交建设

2015年公交线路总条数达161条,比上一年增加12条;公交车辆3950标台。新建成南梧路、明秀路、五一路、玉洞大道、龙岗大道等5条公交专用用共27km,完成734辆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公交车的采购,淘汰了全市所有8年以上车龄的公交车辆,并完成50个公交充电桩和9个公交LNG和CNG加气站建设。轨道交通1、2、3、4号线建设进展有序(1、2号线已建成)。2015年新建成500个自行车租赁点,投放16000辆自行车,截止年底已建设并运行696个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攻击20000辆公共自行车。

2交通“十三五”规划

为响应国家十三五规划要求,南宁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三五”规划也相应出炉,建设五象火车站和南宁北站,建设南宁机场第二跑道。日前,“十三五”期间,南宁将加快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构建面向中国-东盟合作的区域性国际城市和联动珠三角、沟通中南西南地区、引领北部湾城市群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打造现代化一体化的立体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1市区规划

确保到2020年开通4条地铁线。在市区交通方面,将完善南宁市中心城区路网,提高路网运行效率,到2020年,中心城区路网平均速度达30km/h以上,内部可通达时间低于40分钟。

完善城市干线道路网络,加快推进凤岭北路、玉洞大道、东外环高速、东西向快速路等快速通道的建设与改造,完善城市骨架道路网,尽快形成覆盖全市的快速道路网络,支撑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加快推进昆仑大道-金桥大道立交等立交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干线路网系统。改造快速路现状,沿线立交增设立交桥梁,加强节点转换功能,提升通行效率。同时,将组织开展全市路网功能分级体系研究,通过路权划分和使用分流,提高交通运行效率和保障交通安全。同时,推进跨江桥梁、隧道建设,加快推进新村大桥、青山大桥、仙合大桥等跨江通道建设,完善跨江通道布局,加强邕江两岸联系。

此外,将对道路交通拥堵严重的热点片区实施交通改善工程,重点完善支路网络。加大市财政对断头路打通的投资力度,提前开展征地拆迁工作,确保断头路打通工作实施前完成征地拆迁工作。

另外,南宁将强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确保到2020年开通轨道交通1~4号线,建成快速公交(BRT)1~3号线,大规模建设公交专用道。

2.2铁路建设规划

基本形成“12310”高铁经济圈“十三五”期间,南宁将完善对外高速铁路网络布局,基本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12310”高铁经济圈。即1小时通达南宁周边城市,2小时通达全区设区市,3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10小时左右通达国内主要中心城市。

未来,加强南宁火车站、南宁东站、南宁北站、五象火车站等铁路枢纽与轨道交通、BRT、常规公交、出租车、非机动车、长途客运等方式的无缝衔接,完善铁路综合交通枢纽功能。其中具体的项目有:加快推进贵南高铁、南宁至凭祥高铁建设;建设南宁五象火车站、南宁北站;推动南广高铁的达速改造,完成南昆铁路南宁至百色段增建二线。

2.3公路建设规划

形成“一环六射三横一纵”网络。“十三五”期间,南宁将完善出区、出海、通口岸高速公路主通道网络,2020年内形成以南宁为中心的“一环六射三横一纵”高速公路网络。大力推进市域范围内各国、省道公路提级改造。其中具体的项目有:建设南柳第二高速、吴圩机场—大塘—浦北高速、硕龙—隆安—贵港高速;推进张村至六级二级公路、G322南宁至宾阳(黎塘)一级公路建设;推进伶俐至陆屋二级公路、大塘至渠黎二级公路等项目建设;建设南宁至东兴口岸的干线公路。

2.4机场建设规划

加快完善南宁机场基础设施。“十三五”期间,南宁市将推动南宁吴圩机场军用、民用分离,加快完善南宁机场基础设施。其中,南宁机场第二跑道及配套实施扩建工程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条3800米长的跑道,配套建设附属的滑行道,滑行道桥及联络道等设施,总投资约36亿元。其中具体的项目有:加快推进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换乘中心建设;建设南宁机场第二跑道,启动T3航站楼前期基础工作;加快伶俐通用机场建设;推进宾阳、武鸣、横县一、二类通用机场和大明山、上林等三类机场规划建设。

结束语

有句古话“要致富,先修路”,有路了才有人来,而且的路的质量水平要不断提高。从上可以看出,南宁市机周边的交通水平正在稳步提升,提高南宁市的硬件水平,为南宁市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使南宁的核心竞争力提高。市政府提出的规划要求,也需要大家共同的努力,我们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家万众一心,撸起袖子加油干,就一定能把南宁建设成国家一流的特色城市,大家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黄华,浅析南宁市城市交通拥堵现状与治理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7).

[2].《南宁市“十三五”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