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红花总黄酮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中药红花总黄酮及微量元素含量的研究分析

黄春莲李俊平招远明龚杰文萧月兴

黄春莲李俊平招远明龚杰文萧月兴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510405)

【摘要】目的对四种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比较研究。方法选取产地为江苏南通、四川平昌、河南商丘、新疆奇台的四种中药红花市售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上述四种中药红花中总黄酮的含量,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比较分析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结论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微量元素的含量因产地的不同而存在着差异,可用于不同产地中药红花间的品质评价。

【关键词】中药红花总黄酮微量元素含量测定品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R92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9-0320-01

中药红花为菊科植物红花采摘后阴干或晒干处理后制得。具有良好的散瘀止痛、活血通经之功效[1]。因红花容易栽培,且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我国很多省份都建有红花的种植区,由于各地区气候存在差异,使得不同产地出产的中药红花的品质和质量参差不齐[2]。《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仅对中药红花中的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柰素进行含量测定。本文对四种不同产地的红花中的总黄酮和微量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通过比较对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的药材质量进行评价。

1仪器与试药

仪器:CPA225D电子天平(德国赛多利斯公司);UV-2550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Mars6微波消解仪(美国CEM公司);6300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

试剂:乙醇(色谱纯迪马公司);硝酸(优级纯天津科密欧);实验用水均为二次蒸馏水。

对照品:芦丁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Na、K、Mg、Ca、Zn、Fe、Cu、Ni标准储备液(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Mn储备液(中国环境检测总站)。

样品:选取产地为四川、浙江、河南、山东的四种中药红花市售品。

2方法

2.1总黄酮[3]

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称取芦丁对照品10.24mg,置100ml量瓶中,加适量的30%乙醇溶液振摇使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制得浓度为0.1024mg/ml的溶液。分别精密量取1.0ml、2.0ml、3.0ml、4.0ml、5.0ml置10ml容量瓶中,分别加适量的30%的乙醇补充至5ml后,分别加入0.3ml5%的亚硝酸钠溶液,摇匀后静置5min,在分别加入0.3ml10%的硝酸铝溶液,摇匀后静置5min,再分别加入4ml4%的氢氧化钠溶液,摇匀,滴加30%的乙醇溶液定容,摇匀,静置12min后,于510nm波长下立即进行测定。以对照品溶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称取红花样品约10g,经粉碎过筛后得粗粉。称取粗粉约1.0g,精密称定,置250ml圆底烧瓶中,加入70%乙醇溶液100ml,于80℃水浴中回流1h,然后加入乙醇100ml,置水浴中继续回流1h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过滤,收集滤液,浓缩后转移至100ml量瓶中,滴加30%乙醇溶液定容,摇匀即得。

取供试品溶液于510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

2.2微量元素

标准曲线的制备:按表一制备相应浓度的对照品溶液[4],根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附录中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是Na、K、Mg、Ca、Zn、Fe、Cu、Ni和Mn的吸光度,以浓度为横坐标,以吸光度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称取红花样品约10g,经粉碎过筛后得细粉,称取红花细粉约0.5g,精密称定,置溶样杯中,分别加硝酸5ml,进行初步消解,待反应基本完成后,加盖置消解罐中移至微波消解仪中,设定初始功率为600W,升温至100℃后保持5min,然后将功率设定为1200W,升温至180℃保持10min。消解完成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溶样杯,置电热板上,电热板的温度设定为120℃,加热挥去氮氧化物,并将试样进行浓缩,冷却至室温,转移至25ml量瓶中,加水定容,摇匀后得供试品溶液。

取供试品溶液同法测定,根据回归方程计算样品中Na、K、Mg、Ca、Zn、Fe、Cu、Ni和Mn各微量元素的含量。

表一对照品溶液浓度

元素浓度(μg/ml)

结果显示:中药红花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物质以及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总黄酮及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存在差异,比较来看本次研究所选取的样品中河南商丘所产红花总黄酮含量高于其他产地的红花;新疆地区出产的红花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普遍优于其他产地的红花。

4讨论

中药成分较为复杂,难于进行质量控制,缺少技术指标以确保中药材的安全性。阻碍了中药材的现代化进程以及中药走向国际。随着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仪器分析在中药材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中药材的现代化进程,对中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质量评价以及新药的开发研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5]。本文对四种不同产地的中药红花中总黄酮及各种微量元素含量进行测定,通过对比分析,为科学评价中药红花的药材品质提供依据。本文采用标准曲线法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已知浓度的对照物质进行测定绘制标准曲线,待测样品同法处理后通过标准曲线计算被测元素剂成分的含量,方法简单直观,且适用于大量样本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编.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141-142.

[2]郑志勇,宋协峰,范学鹏,王志葵,孙广佩.名贵中药-红花[J].中国种业,2010,10(5):90.

[3]高文昊.市售红花中总黄酮含量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31):243-244.

[4]董顺福,韩丽琴,赵文秀,董宏博,刘建华.中药红花总黄酮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分析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8,28(1):225—227.

[5]庄舒翔,刘天扬.中药微量元素的检测与质量控制[J].亚太传统医药,2012,8(1):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