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区护士长在实施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中的应用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3

病区护士长在实施目标管理量化考核中的应用体会

王永红汤晓燕

云南省禄丰县医院王永红汤晓燕

[摘要]病区护士长是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领导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体现科室的护理质量水平和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病区护士长在医院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护理管理是保证医疗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本文介绍近四年我院护理部应用目标管理对临床各护理单元及护士长实施目标的应用体会,通过应用总结19个护理指标中有五个护理指标值在现行的我院以及服务对象及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状态在完成过程中存在较多的不实际及不能完成的困难,指标数值在已考核了的过去存在空、宽达标,通过总结应用体会到:护理指标应按我院现在的护理状况实际制定考核指标,等级医院不切我院实际的护理指标应按临床一线运行情况适时进行调整,让护理工作真实、按患者需求去完成,以保证护理工作质量安全,真正做到让患者对我们的护理服务满意,让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质内涵落到实处,达到双赢的目的。

关键词:护士长目标管理体会

病区护士长是医院临床一线护理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及执行者,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和能力直接体现科室的护理质量水平及科室护士的整体素质,并直接关系到整个医院的护理质量及安全管理水平。2012年我院经过等级医院评审达标后,医院的各项管理都按标准形式制度化管理,特别是繁重、琐碎的临床护理工作。在省级护理专家及上海援建护理专家的指导下,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定标准》2012年版的要求,抓住管理的重要环节及责任者——病区护士长。从2013年起对病区护士长实施目标管理与量化考核。经过几年的运行使用,考核的护理指标值让全院各护理单元的护理工作已初步形成规范化,让我们护士长在不同病区的管理都按护理指标完成科室工作,使护理工作完成达规范、统一的目的,这是一种科学的考核管理方法。在实施完成过程中的19项指标有5项在我们现行的县级医院,由于护理人力资源及患者的诸多因素不同,让我们在完成护理任务指标时感到困惑及无助。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存在为应付检查而空宽达标的现象。排除以上诸多不利因素,此种目标管理方法是科学的,对提高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及提升管理质量及护士整体素质有直接的指导作用,现将我个人在完成任务指标的体会浅谈如下,供同行参考:

1.明确目标管理的概念

目标管理(MBO)又称“成果管理”,由美国管理大师彼得—杜拉克在1954年首先提出并倡导;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1];目标管理俗称责任制,是指在单位个体职工的积极参与下,自上而下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管理办法,目标管理存在三个基本点:

1.1其组织目标作为一个单位必须是可以计量的;

1.2目标管理的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实现需要平衡和权变;

1.3目标本身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而不适合在实施目标管理对只追求某一利润指标,而应该用目标总汇来衡量[2]。

2..明确目标管理的目的、意义及具体指标[3:

2.1.目标管理的目的:是做好持续护理质量,改进工作。

2.2管理目标制定的依据:

2.2.1《二级综合医院评定标准(2012年版)》的要求;

2.2.2医院发展的具体目标;

2.2.3医院日常护理质量情况

2.3目标任务要求中的护理指标:

2.3.1基础护理合格率≥90%;

2.3.2特一级护理合格率≥90%;

2.3.3护理文件书写率≥95%;

2.3.4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2.3.5病房管理合格率≥90%;

2.3.6消毒灭菌合格率100%;消毒隔离合格率≥95%;

2.3.7健康教育病人覆盖率100%;病人知晓率≥80%;

2.3.8整体护理/优质护理合格率≥90%;

2.3.9护士行为规范合格率≥95%;

2.3.10急诊科、手术室、新生儿科、ICU、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合格率≥90%;

2.3.11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达标率100%;

2.3.12护理服务满意度≥95%;

2.3.13护理人员培训率达≥95%;

2.3.14年工作计划完成率≥95%;

2.3.15年度出院病人随访率≥95%;

2.3.16手术室术前访视率≥80%;术后访视率100%;

2.3.17年压疮发生率0(不可避免压疮,院外带入除外);

2.3.18护理不良事件及时讨论、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无护理事故发生,每百张病床年护理严重差错发生率≤0.5%;

2.3.19护理质量及安全建立可追溯机制,体现质量持续改进。

3.实施目标管理的方法

3.1病区护士长与护理部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后,作为护士长要明白目标责任书是为了保证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而制定,应采取积极措施去实现目标任务:

3.1.1护士长根据科室工作实际,认真解读并领会每个指标数值在科室实际工作落实中的障碍以及指标数值落实的重点环节,提出预见性管理措施。

3.1.2在科室认真组织护理人员学习其内容,对目标责任书的项目逐条进行分析,进一步量化落实到人,形成护士长负责,科室I级质控护理人员参与督促检查落实的良性机制。

3.1.3科室护理人员要熟知其目标任务指标的数值,护士长负责每季度组织学习一次,并利用每月N1、N2级护士护理理论测验的机会以及晨会提问的形式,对平时护理工作出现的不足及缺陷,利用反问的形式,提醒护士目标管理的指标数值来源于日常工作的汇总。只有规范完成工作,汇总数值才会降到指标。

4.在完成护理任务指标中的体会:

4.1护理部制定的19项护理考核指标:它是可以计量的,其运行过程是动态的、复杂的、每月的最终指标都是多次多项工作平衡而来,没有利润指标,是科学的。

4.2护理指标中项目涵盖临床护理工作的全部。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又是动态、复杂的,最终目标是平衡汇总而得出;在19项指标中有以下指标我们认为平衡汇总都较难完成达标:

4.2.1病房管理合格率≥90%,不能达标:

此项指标在一天中仅有2--3小时内能达标:基于我们医院是县级综合医院,尽管医院已采取多种措施,病房的硬件设施已达标,但我们服务的病人,大多数是农村病员,他们常年生活在农村、不良的生活习惯较多,随心所欲摆放物品等,让我们的病房管理措施仅能在晨间护理工作后维持短暂时间,之后就难以保持规范就是护士反复多次督促干预,他们不但不配合还会引起他们的反感情绪,并认为都已经生病住院,还要规范这样那样,认为护士是多管闲事,护理部检查工作时,为应对检查主动告知病人配合我们迎接检查,实质按标准落实既困难又不符合民意。

4.2.2健康教育知晓率≥80%,不能达标:

4.2.2.1健康教育宣教的知晓率难于达标,一方面取决于患者的年龄、文化、对治疗的依从性。另一方面取决于进行健康教育宣传的护士业务素质、沟通技巧等。

4.2.2.2我们县级医院收治的病人,大部分是农村患者,他们普遍都存在文化不高,特别是内科的病人,年龄较大事实,还有少部分是不识字的人群,他们对医护人员所宣教的卫生知识记不住,交待的注意事项不用心,常常是交待后不明白,要达知晓率80%,实在困难,就是医院院级检查仅是采取单一知晓抽查,仍还有部分病人说“医护人员交待了我记不得”的事实。

4.2.2.3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洗手规范率达100%,不能达标:

4.2.2.3.1医护人员面对的是生病的患者,每日的查房,做治疗免不了多次反复接触病人;特别是医生,查房前洗手是没有执行的,只是在查完自己所管病人的房后,统一进行洗手;

4.2.2.3.2护理人员:执行操作前洗手没有形成习惯,做治疗时洗手也是个人行为,只有输液操作完时统一洗手是执行好的,手消液置于治疗盘也是靠个人自觉执行(无可计数)。

4.2.2.4护理服务满意率≥95%,不能达标:

服务患者基于我们是县级医院,饮食营养没有配餐、病区没有配备护理员、后勤服务无专职支持系统等;科室进行每月三次的服务态度调查反映出的是护理服务单一的护士执行治疗时的满意率。

4.2.2.5基础护理合格率≥90%,只能单项做到

4.2.2.5.1基础护理的概念:基础护理是当病人患病时,由于疾病的影响,自我照顾能力低下而无法完成满足自身清洁的需要,为使病人在住院期间身心获最佳舒适状态,护士应为病人做好的清洁卫生护理工作:【4】包括:

4.2.2.5.1.1:口腔护理

4.2.2.5.1.2:头发护理:床上梳头、床上洗头等。

4.2.2.5.1.3:皮肤护理:淋浴或盆浴,床上擦浴,背部按摩等

4.2.2.5.1.4:晨间护理:刷牙、漱口、洗脸、梳头、湿式扫床、更换床单元、开窗通风换气等。

4.2.2.5.1.5;晚间护理:是护士为危重、昏迷、瘫痪、高热、大手术后及年老体柔病人于晚间而应完成的护理工作。除口腔、皮肤清洁外还要用热水泡脚,给女病人清洁会阴,创造睡眠环境,调节室温和光线,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等。

4.2.2.5.2执行基础护理的方法:危重、生活不能自理者,护士能按管理要求完成口腔护理、梳头和床上洗发、床上擦浴,能做到保持病人“六洁”

4.2.2.5.3年老、生活能力低下的二级护理病人:协助完成基础护理。

4.3十九项护理指标以上五项在完成时存在较多客观、主观原因不能达标外,其余14项护理指标均能按管理要求完成;

4.4五项较难完成的护理指标的整改措施:

4.4.1病房管理方面:

4.4.2健康教育知晓率:

健康教育是现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职责,护士现已成为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健康教育贯穿疾病防治始终,它是一个护患双方活动的过程,一个完整质效优良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双向的。【5】即包括医护人员和患者双方,其主体是护士,健康教育的内容越具体越易于患者理解执行,效果就好,考核护士实施健康教育的成绩和效果,尽快帮患者及家属建立健康行为和健康理念。因人而异、因病而异,我国健康教育起步较晚,没有形成科学有效的教育体系,而且在理论和体制保证方面还不够完善,缺乏系统的护理健康理论技能体系【6】考核知晓率:按比例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是难达到;如按健康教育实施单完成还有科学性,但对老年、不识字的人群就更是困难。。

4.4.3洗手规范率100%:如考核规范六步洗手法是能达100%的,但手卫生规范率100%就难做到,手卫生指征包括:

4.4.3.1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4.4.3.2摘手套后(戴手套不能代替洗手)

4.4.3.3进行浸入性操作前,不论是否戴手套

4.4.3.4接触体版式排泄物、粘膜、破损皮肤或伤口敷料之后;

4.4.3.5护理人员从污染部位移到清洁部位时;

4.4.3.6接触患者周围的物品之后【7】

4.4.4护理服务满意率≥95%

人服务人的工作,特别是服务病人的工作要使病人满意服务单一态度能达此标,但护理服务的项目是多种多样的,要分门别类。

4.4.5基础护理合格率≥90%

此标准在无陪护的ICU、新生儿科是的达标的,但基于现行人力资源不足,护士人床比不达标、无相关辅助人员协助,年老、生活自理能力低下患者不能达标。

4.5体会:

4.5.1对护士长实行目标管理的目的在于实施护理管理的持续质量改进,让科室管理目标与医院护理部管理相一致;

4.5.2做任何工作要有标准才会有动力源泉,只有上、下标准一致的工作才会形成标准化:

4.5.3我们的护理工作是群体合作完成又琐碎的,如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遇到较大困难时上、下不连动着手解决或仍机械按硬性指标检查落实,只会让护理工作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落实不到位或假空现象来应对上级检查,长此下去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就会因这些不佳因素导致质量下滑;

4.5.4等级医院的管理为的是质量持续改进,当运行过程发现问题就要上、下一致连动着手解决,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让相关护理指标相对合理,以达护理管理考核科学、真实、合理的目的。

4.5.5二级综合医院评定标准通过运行几年上级主管部门在复评审时应针对基层医院实际修改不合理的条款,真正做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泽平:现代医院文化管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66

[2]:朱海萍、章玉玲:科学考核护士长的方法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05.5(1):55-57

[3]:禄丰县医院护理部:护士长目标管理责任书

[4]:李晓松:护理学基础[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63-182

[5]:健康教育学概论:医学信息2010年10月第23卷第10期

[6]:包家明:护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6-29

[7]熊文云:禄丰县医院感染与控制手册:p13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