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的护理

/ 2

宫颈癌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的护理

余春艳

余春艳(湖北省黄冈市中心医院妇科湖北黄冈438000)

【中图分类号】R47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1-0318-02

随着盆腔介入技术的发展和对新辅助化疗认识的不断认识,动脉介入化疗已成为中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主要途径。本院对2009年10月至2011年11月20例早期巨块型宫颈癌和中晚期宫颈癌术前或放疗前行超选择性动脉插管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灌注化疗和栓塞,取得良好的近期疗效,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现将其护理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20例,年龄35~50岁;临床分期:按1995年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标准,Ib2期2例、IIa期4例、IIb期8例、III期6例;病理类型:鳞癌15例,腺癌5例。112动脉介入化疗方法患者平卧于DSA床上,局麻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经右侧股动脉穿刺插入Cobra导管超选择性插入左骼内动脉或左子宫动脉,注入造影剂碘海醇,证实为肿瘤的供血动脉,将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半量药物沿导管内注入至肿瘤供养血管靶动脉,再缓慢注入少量明胶海绵栓塞靶动脉,然后以成襻技术行右髂内动脉或右子宫动脉插管造影并注入另一半化疗药物和少量明胶海绵栓塞动脉,术毕拔管加压包扎,并用沙袋压迫伤口。

2结果

20例患者共行23个疗程化疗,于化疗结束后10~14d,根据妇科、B超检查,参照国际抗癌联盟(UICC)疗效判定标准判断近期疗效:有效17例、无效3例,有效率85%

3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动脉插管栓塞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3.1.1出血:动脉介入技术是在血管内操作的,可能会造成体内血管损伤和穿刺部位出血,严重者引起体内血管破裂发生出血性休克。这主要与操作有关。术前了解患者全身状况,排除血液系统疾患。术中、术后心电监护,严密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体温、尿量等情况,并做好记录。如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并伴有休克早期症状,而穿刺部位未见出血,应高度怀疑体内血管破裂的可能,及时通知医生明确诊断,及早处理。穿刺部位出血和血肿多发生在术后8h内,尤其在搬动患者的过程中,术后绝对卧床休息24h,并保持穿刺侧下肢伸直制动,局部沙袋压迫6~8h,密切观察穿刺局部有无皮下渗血引起的出血和血肿。24h后可适当下床活动,72h内避免剧烈活动和下蹲动作,以免引起穿刺部位出血。本组1例因过早活动而致皮下渗血,经及时重新加压包扎而止血。

3.1.2造影剂的急性或迟发性变态反应:术前做好碘过敏皮试,注射造影剂时及以后应询问患者有无胸闷、心悸、恶心、呕吐等不适,并告知患者轻微的发热、口干是正常反应,观察有无皮疹等过敏反应出现。本组无造影剂的过敏反应发生。

3.1.3栓塞后综合征:表现为栓塞后相应部位有胀痛感并伴轻至中度发热及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等。这主要是栓塞区域的组织缺血水肿及渗出等非特异性炎症反应。术后1周内注意观察患者发热,下腹部疼痛,腰骶部、外阴疼痛等栓塞后反应。发热可能为肿瘤组织缺血、坏死吸收而产生致热原影响中枢散热调节,只要患者可耐受,可不给予降温处理,以利于坏死组织吸收。本组1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波动在37.5~38.8℃,仅鼓励患者多饮水,未作降温处理,持续3~5d后恢复正常;3例术后2d出现下腹部中度疼痛,给双氯酚酸一支塞肛,连用2d,效果良好,疼痛趋减为轻度,患者能耐受未作处理,持续5d后自行缓解;5例腰骶部轻微疼痛持续3d自行恢复。

3.1.4感染:盆腔血管性栓塞治疗后,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会阴部清洁护理,给予碘伏棉球会阴护理2次/d,防止逆行感染。并密切监测体温和血象变化,同时观察有无尿路刺激症状和阴道排液流出的量、色、气味,以便及时发现感染症状,及早处理。本组无感染病例。

3.2化疗药物毒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动脉介入新辅助化疗提高药物在肿瘤组织内的浓度,提高肿瘤的杀伤作用,并减少体循环和正常组织的药物分布,使全身副反应降低。本组以顺铂为基础的联合化疗药物,主要副反应是胃肠道反应、轻度骨髓抑制和肾毒性。

3.2.1消化道反应:化疗期间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鼓励勤漱口,恶心、呕吐者予胃复安10mg或枢丹8mg肌注对症处理。进食环境清洁,避免刺激性气味,注意色、香、味搭配,以提高食欲,增强体质,饮食宜少食多餐,注意有无脱水和水电解质紊乱现象,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本组消化道反应I~II级8例,III级2例,经对症处理消化道反应缓解。

3.2.2骨髓抑制:术后每3~5d复查血常规。当白细胞降至3.0×109/L,血小板降至50×109/L时,遵医嘱,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或输注成分血。当白细胞<2.0×109/L,应做好保护性隔离。本组仅有轻度骨髓抑制2例,经皮下注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后恢复正常,无严重骨髓抑制。

3.2.3肾毒性:化疗药物多经肝脏代谢,肾脏排泄,为使药物在尿中的浓度下降,减轻毒性,术后连续水化3~5d,保证每日进入的总液量3000~3500ml以上,鼓励患者多饮水,记录24h尿量,尤其本组化疗方案中均有顺铂,每小时尿量不能少于100ml。如有尿量少,静注速尿加速排泄。每周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尿常规。本组肝功能谷丙转氨酶轻度升高1例,经护肝降酶处理后恢复正常。镜下血尿2例,未见肾功能损害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