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航行船舶碰撞水口坝下工程围堰应急处置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航行船舶碰撞水口坝下工程围堰应急处置措施

朱景坤

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福建闽清350800

摘要:本文探讨水口坝下工程施工围堰发生航行船舶碰撞事件时,及时采取应急救援,有效控制危险源,避免事故扩大,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损失的应急处置措施。

关键词:坝下工程航行船舶碰撞应急处置措施

1、工程概况

福建闽江水口水电站枢纽坝下水位治理与通航改善工程(以下简称“水口坝下工程”)位于福建省闽江干流闽清县境内,上距水口水电站约9.0km,下距闽清县城约5.0km、距福州约71.0km,工程主要建筑物包括挡水建筑物、泄洪消能建筑物和通航建筑物等组成。按照总体施工方案,工程施工采用二期导流方式。一期施工围右河床,由左河床过流,利用右岸一期围堰挡水(包括纵向混凝土围堰和上下游横向围堰)完成主体工程的11~17#坝段溢流坝及对应下游消能建筑物、船闸(含一线船闸及和二线船闸的预留上闸首)、以及右岸挡水坝工程的施工。施工期临时通航根据施工导流流程划分为4个阶段。

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水上施工特点,与存在不安全因素分析,可能发生航行船舶碰撞施工围堰事件;引发的后果一般有:船上人员、施工人员落水、或肢体受伤或被侧翻的船舶倒扣在船舱内出不来;船舶破损、进水、侧翻、沉没,施工平台损坏,施工机具坠落江中等涉及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通航安全事故。

3、现场处置原则与应急处置措施

3.1现场处置原则

(1)正确。对症下药,充分了解事件的起因、发展过程,确定正确的解决方法。

(2)稳妥。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以稳定不扩大为目标,尽可能听取航行船民意见,协商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3)快速。快速响应,把事件尽可能消除在初始阶段,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因事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3.2船舶碰撞围堰应急处置措施

3.2.1围堰安全应急措施

(1)发生船舶碰撞围堰事故,对于围堰方面,现场负责人应立即组织人员撤离并向应急办公室报告,应急办公室立即组织抢救人员迅速到位施救。

(2)当撞击事故有可能危及围堰安全时,在保障人员安全地情况下,尽可能地将基坑内的机械、设备、材料转移到安全地带。

(3)如碰撞导致围堰坍塌,在保障人员安全地情况下,清理坍塌现场,对坍塌范围前后进行支护加固,以防止坍塌扩大,并维护船舶通航秩序。

(4)如有人员受伤,应首先抢救人员。对轻伤人员可在现场采取可行的抢救措施,如现场包扎止血等。对重伤员,一是打120急救电话,二是派人在大路口等救护车,并引导救护车进入现场。

3.2.2事故船舶应急措施

(1)发生船舶碰撞围堰事故,对于船舶方面,首先应迅速发出警报,船长立即进行现场指挥救援,船舶进入应急状态。应急办公室立即向业主报告,并对事故船舶进行组织救援。

(2)船长、大副查明破损部位损坏情况,有无进水、人员伤亡、油污染情况及程度、有无沉没可能。

(3)若碰撞部位在机舱,轮机长应迅速进入机舱,查明碰撞部位及机器受损情况。

(4)必要时应立即协助业主调遣救助船舶驶往事故地点,同时要求船员积极组织自救。

(5)根据现场及救助需要,对事故地点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6)安排专人对碰撞经过,何时发现来船及其动态和船舶采取的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

(7)事故调查处理人员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现场记录人员配合工作。

3.3载运危险品船舶发生事故的应急措施

(1)组织维护现场救援秩序,监督管理事故水域的航行、停泊秩序。

(2)对事故水域实施临时交通管制。

(3)属油类泄露事故的,应按以下要求处理:

立即通知下游或附近船舶禁止使用烟火,防止引起火灾;向有关部门救援围油栏,按规定使用消油剂;对事故船舶实施堵漏;立即通知消防部门赶赴现场,并协助救援。

(4)属化学品、爆炸物,引起燃烧的:

通知消防部门赶赴现场,并协助灭火,抢救人员;疏散附近船舶、设施和人员安全地点;通知公安部门到现场采取防护措施,并维护治安秩序;清理事故现场。

(5)事故调查处理人员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取证。

3.4人员落水的救援措施

(1)若碰撞导致人员落水,应立即抢险救人,无论任何人看见有人落水,必须大声呼叫XX地方有人落水,立即报警,在不危及自身安全情况下积极救人。

(2)如落水人员离自己很近的情况下,利用附近的救生杆钩住落水者的救生衣或让落水者紧紧抓住救生杆,或抛撒救生圈。

(3)如落水者离自己较远,则要一边大声呼喊,一边向落水者跑去,船舶按“应急部署表”积极组织施救,通知其它人员释放救生艇救人和准备必要的医疗器材药品。

(4)其他人得到有人员落水信息后,在分清落水者位置后,迅速拋放救生圈,同时请求其它船舶赶赴出事现场,协助施救,积极救人。

(5)如是夜间落水,应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并立即抛下带有黄色烟雾及自亮浮灯的救生圈和绳,鸣放人落水报警信号。

(6)组织交通船接送,对落水人员施救,进行人工呼吸,通知备车送往医院。

(7)冬季做好防冻取暖工作,必要时对落水人员进行紧急抢救,对受伤人员应急包扎,准备好毛毯、热水或及时转移到机舱取暖。

3.5事故发生后航道保通措施

(1)为防止碰撞产生的碎石淤塞航道,应确保河床清除干净。

(2)安排警戒船对事故区警戒,在事故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防止过往船舶驶入,对事故现场实时监测。

(3)安排专人对过往船舶进行指挥,维护通航,确保通航安全,夜间提供适当的航道照明,在施工设施周围挂警示灯,提醒过往船舶避让。

4、结束语

由于围堰施工作业需占用部分河道和通航水域,将会给过往船舶通航造成影响,制定并实施本措施可提高因船舶碰撞围堰造成各种重大紧急情况的应急处置指挥调度、应急抢险和恢复施工的效率,增强防范意识和避险自救能力,确保施工水域临时航道通航安全,减小工程财产损失,保障工程顺利进展。

作者简介:

朱景坤,男,1971年4月4日出生,福建省福州人,中级工程师,现水口坝下工程管理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