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视频配合运动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康复视频配合运动干预在脑梗死偏瘫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李秀芬梁妙玲邱燕飞

李秀芬梁妙玲邱燕飞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贵港537100)

【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视频配合运动干预在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康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100例,将10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运动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每天观看偏瘫康复视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康复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运动功能较前有改善,但观察组的Barthel指数上升和运动功能改善更明显,两组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和运动干预的基础上给予每天观看偏瘫康复视频可有效改善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脑梗死;康复视频;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5-0116-02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的特点[1],而急性脑梗死约有70~80%的患者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导致生活自理能力下降[2-3]。这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多位康复专家认为若在发病早期介入运动干预,可有效防止残疾的形成和加重,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自理能力[4]。我科探讨偏瘫康复视频配合运动干预在偏瘫患者中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2015年1月~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100例,男64例,女36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60岁,患者肌力均在1级~4级之间。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运动干预:(1)遵医嘱予脱水降脑压,改善微循环,营养脑细胞,疏通血管等治疗。(2)心理干预:耐心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脑梗死相关知识,消除不良的心理障碍,使患者及家属知道早期康复的重要性,以取得配合。(3)肢体康复训练:患者病情稳定后立即予康复训练,具体方法:每天由具有康复知识的护士协助或指导患者及家属行肢体被动或主动运动:肢体按摩、肢位摆放,翻身法,坐位训练,行走训练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能力,循序渐进。(4)给患者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并耐心讲解、示范手册的内容,使患者和家属明白、理解康复知识并指导训练。

观察组:在以上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1)每天播放偏瘫康复视频2次,患者观看时具有康复知识的护士在旁边给以各个训练动作的讲解和指导,值至患者和家属明白,熟练。(2)平时家属给患者训练或患者自己训练时也要按照康复康复视频进行,动作不正确时康复护士及时给以纠正,指导,直至患者和家属熟练掌握各个动作。

1.3评定方法[5]

用Barthel指数为依据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正常总分100分,>60分为虽有残疾但生活能自理;60~41分为中度功能障碍,生活需要帮助;40-20分为重度功能障碍,生活自理大部分依赖;<20分为完全残疾,生活完全依赖他人。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在运动干预前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康复运动干预一个月后两组患者肌力和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提高更明显,(P<0.05)。

3.讨论

脑梗死经治疗后病情一般较稳定,但相当一部分患者病后均存在肢体活动障碍,甚至偏瘫等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探讨脑梗死早期偏瘫患者采取何种康复护理措施尤为重要。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3天即每天给以上下午观看康复视频配合康复训练2次,开始每次训练15分钟,逐渐增加20分钟,30分钟等循序渐进。护士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结合康复视频给患者及家属讲解、传授康复技巧,指导患者及家属做康复训练。患者在康复护士训练之余,可看着康复视频反复训练瘫痪肢体,这样既可以防止患者及家属忘记需要训练的动作要领又可保证训练动作的正确性,如:体位摆放,肩关节活动,手指关节训练,腰部训练等。患者通过康复训练,机体功能明显好转,患者及家属树立了信心的同时也增加了积极性,形成了一种良性循环。在训练过程中所有患者反应良好,未引起生命体征过渡波动。大部分在训练1个月后关节活动功能明显改善,从卧床训练过渡到坐,站立训练。同时指导患者及家属在训练时的注意事项,不能急于求成,避免过渡劳累,保证安全性和可持续性。鼓励患者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康复训练。

康复视频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康复技术。通过反复观看康复视频,康复护士现场训练指导,患者及家属能很快掌握康复技巧。在康复护士、患者及家属康复运动干预下,能明显提高偏瘫患者的肌力,提高患肢的机体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秦娟,郭秀君.良肢位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5):424-426.

[2]陈建伟,许红梅,陈晓琳等.早期认知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康复的作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3):201-203.

[3]尚立华.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进展[J].天津护理,2011,19(2):118-119.

[4]王晶晶,曾玉萍,余珂,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后肢体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华西医学,2015,30(7),1312-1213.

[5]张雅静,张小兰,马延爱等.Barthel指数量表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生活能力测量的信度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07,(7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