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架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架构分析

张继隆

浙江天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浙江省杭州市310015

摘要:近几年,我国建筑工程行业迅速发展,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受到了国家和建筑企业的广泛重视。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创新,现阶段建筑工程造价管控工作已经逐步应用了BIM技术,为进一步提升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精准性,加强构建基于BIM技术支持下的造价数据资源库至关重要。本文主要从基于BIM技术建立造价数据库的主要价值着手,进一步分析了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架构,并提出了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设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望对我国未来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构建工作提供相应借鉴。

关键词:BIM技术;造价数据库;架构分析

1基于BIM技术建立造价数据库的主要价值

BIM是造价数据信息的集大成者,不仅包含丰富的项目信息,具有快速统计、计算精确的特点,还可将数据模块化分类、进行多维度分析等。BIM技术为造价管理领域带来了全新的数据格式、交换标准、存储模式和集成管理方式,彻底颠覆传统造价信息数据收集与使用的内涵。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实现创新与改造:第一,完善造价数据信息标准体系,统一造价信息标准,提高对信息的归纳能力和处理速度,为信息交流提供共享平台和调用基础。第二,有效整合工程技术资料,分类、筛选工程资料,形成核心知识体系,实现数据资料基于可查询功能的精准调用。第三,实现造价信息实时更新,提高工程造价数据、价格、指标等的准确性、及时性,动态造价信息将客观反映市场真实情况。第四,建立造价指标库,造价指标库是造价数据库的重要应用点,这是因为造价指标反映了项目单位建筑面积发生的造价、工程量及人材机消耗量,经提炼的已完项目造价指标信息具有较大的可参考附加值。

2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架构

2.1BIM造价数据库的组成

根据造价数据信息的范围和具体内容,结合各类数据的特点,如存储形式、分析方法和更新方式等,形成了造价指标库、企业定额库、人材机价格库、知识库四个主要的版块。造价指标库,其形成应该建立在对企业已完工程的造价相关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并储存的基础上,通过造价BIM模型获取数据信息之前,需要统一建模标准,建立数据信息采集方式、分类标准、特征描述、接口软件的数据标准等方面的约束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已储存的工程项目进行数据信息的二次挖掘,寻找工程造价与项目设计规模、设计参数及部分工程量的潜在联系,得到同类工程项目造价的基本费用结构、造价指标及工程量指标等,为新建项目的前期技术经济咨询提供参考。企业定额库,适用于施工企业,受到区域经济不均衡发展的影响,各地建筑市场相应地存在发展步调不一致的现象,各施工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尽相同,全国定额、行业定额在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多数施工企业内部管理的需求。为反映综合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施工企业需要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定额。人材机价格库,主要包括人工、材料、机械、设备租赁、周转材料等的价格。通过对已有竣工项目BIM模型造价数据中的同类资源价格按照项目建设时间、工程类别、项目所在地区进行分类汇总,再加入市场价的维度,形成不同的价格曲线,实现动态管理,同时设置与市场信息价的数据接口,能够导入、更新各地造价主管部门实时发布的信息价格,为编制招标清单、招标控制价和投标报价审核等提供依据。知识库,是造价管理控制工作的资料共享平台,供造价管理人员检索、浏览、下载。知识库中的文件主要有国家、地方造价管理机构发布的法律法规、政策发文、行业规范;各类工程定额和清单规范及解释、工程量计算规则、计价依据、取费标准;本企业通用的文件及表格格式、文件书写范例等,便于造价管理人员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

2.2BIM造价数据库逻辑架构

基于BIM技术的模型及信息平台在建设过程中,造价数据库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共享功能的BIM造价数据库可利用BIM模型的系统数据信息基础,在项目实施各阶段,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获取、整合项目的各类造价数据信息,并在网络环境下进行信息交换、数据分析、协同工作。首先,系统数据基础层面,BIM数据中心是基于BIM的基础数据库,能提供BIM数据信息在各种网络服务器端、客户端之间的存储和应用,主要由CoreEntityDB和APPDB组成,包含了设计协同、工程管理、产品资料等多种相关应用数据,由应用程序接口实现数据库的扩展,可以通过门户网站访问使用。其次,业务应用层面,主要针对具体的、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而开发的功能应用,通过对BIM造价数据信息进行提取和使用,形成造价数据库,支持造价业务的各种应用。该层面的软件功能可根据业务需求快速地开发和调整,能针对具体需求进行积极有效的应对,通过底层系统数据基础的支撑实现业务应用层面千变万化的强大功能。最后,信息集成层面,可将各业务模块运转所产生的数据进行集成,既可以为专业人员提供信息看版的功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团队协同效率,也可以将项目的海量数据集中进行分析处理,打通不同领域或阶段的数据流,形成一目了然的统计结果,为管理决策提供支持。

3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设计工作中的注意事项

3.1造价指标库设计

造价指标库最基本的三个要素是工程信息的详细描述、工程项目分类以及指标体系的架构。对于分项工程而言,其造价指标可细分为工程量指标、单位面积造价指标、消耗量指标,其余层级则通过自下而上的汇总,由微观到宏观,主要通过单位面积造价指标进行表达。就数据收集而言,来源主要是已完成的典型工程和在建典型项目的工程量数据和价格信息,使用BIM技术的建设工程项目,其工程量、价等数据以模型构件为基本单位储存,通过对建模规则的一致性定义,数据信息具备统一的格式和明确的分类,便于在进行数据采集时,根据造价数据库的录入要求进行点对点的提取。数据信息始终集成于BIM模型,一旦模型发生新增或变更,可及时对数据库中新增数据及已提取的数据进行同步更新,保证造价指标基本数据的准确性。

3.2造价指标应用

工程造价指标可以作为编制投资估算和设计概算的重要参考依据,其服务重点是为建设前期的建设项目投资决策、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前期经济咨询、限额设计、设计方案优化服务。投资估算,分部分项造价指标的使用是依据类比估算思路,为拟建项目提供快捷的投资估算测算;设计概算,在设计阶段进行限额设计和优化设计时,设计人员可能要多次修改设计方案,并对备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评价。

结束语: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建筑工程企业要想确保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务必要加强实现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实际工作中,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务必要基于BIM技术特征,全面掌握造价数据库的整体架构和数据变化情况、造价标准采集方式以及标准数据应用规范等,以便有效利用BIM技术对建筑工程造价信息进行有效的记录、存储、采集以及汇总等工作,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方案的可行性,全面实现对建筑工程具体施工成本投入进行严格掌控,以有效降低工程整体建设成本,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国建筑工程行业长期稳定地发展与前行。

参考文献

[1]王耀华.工程造价数据库的建立与应用研究[J].工程经济,2017,27(11):5-9.

[2]李圣兰.BIM模型面向工程项目管理的数据模型连接及应用开发[D].深圳大学,2017.

[3]周丹.基于BIM技术的造价数据库架构研究[J].建筑经济,2017,38(04):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