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执法检监察难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土地执法检监察难原因分析

王海龙

关键字:土地监察执法;现状问题;解决策略

一、土地监察执法的现状

(一)国土资源执法缺乏实效性

由于我国土地资源执法法律法规不完善,基层土地资源管理者给违法者下达违法停工通知书后,违法者依旧“我行我素”的继续进行违法操作,而基层管理者却没有强制的手段制止,使得基层土地管理者执法困难。若是要进行强制处理就得去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日常处理的事务繁多,等所有的程序走完至少也得2周,但是在这个时间内违法者早就对土地实施了占用行为。这使得国土资源管理者并不能做到对违法违规者第一时间遏制。

(二)审核不严格

过去几年,各地政府,特别是各乡(镇)政府,都在进行招商引资,以此推动当地经济的飞速发展。为了吸引更多的企业“进来”,某些项目负责人未按规定标准审核,有的甚至放宽土地政策,让一些企业直接扩大土地面积,批少占多、批完在建等情况屡见不鲜。其中有的一些不仅占用土地,甚至占地不用,造成了土地资源大面积的荒废。

(三)执法缺少强制性

因当前国土资源局没有强制性执行权利,使得基层的国土资源局的权力有限。从而使得违规(违法)者对国土资源的法律条例没有充分的了解。因此在基层执法时,经常会遇到某些人暴力违抗的事件发生。这种事件的发生不仅仅对执法人员的人生安全有影响,同时对执法者也会造成心理上的畏惧,使得本就执法困难的工作陷入无人问津的地步。其次,对于一些涉及比较大型的案件,土地执法者联合检察机关、公安局、城市管理部门等进行治理,这种联合治理违法行为的方式虽然可以比正常执法快一步解决问题,但是每次联合治理的各种费用却是土地执法者单独执法的几倍以上,而且也对其他部门的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四)国土执法的执法制度有待完善

当前国土执法的执法制度体系不完善、不统一,使得某些执法者在执法行动上没有较好的自主性;同时,由于在开展执法时大队长还要解决参加者的饮食问题,所以使得行动的开展成本提高,因为导致较多的工作人员对大队长这个职位产生了梳理感,所以因高额的执法成本,使得开展执法所花销的金额直接上千上万,甚至有的花销比违法乱造的事物的成本还高。

(五)群众的法制观念淡薄

目前我国在耕地保护上实行的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我国是幅员辽阔的人口大国,我国总耕地面积占世界的第四位,而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却只有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3。所以,“保经济增长、保耕地红线”的行动是要长期坚持,严格实施的。对于我国这个人口大国而言土地和耕地资源是人们一定要去保护和重视的。但是,由于农村通信技术不发达和接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从而直接导致了农民对耕地保护观念的淡薄,使得其对土地违法行为的认识度不深;加上现在农村在积极发展新农村的建设,使得有些村委会不顾耕地保护,直接以廉价租借的方式招租。而有的家庭直接搬迁到城市里去了,而乡下的耕地因为没人打理长满了杂草,导致了耕地大面积的浪费。

二、加强土地执法监察力度的策略

(一)提高国民国土法制意识,做好国土法制宣传工作

加强人民群众国土法制观念的意识,是有效减少国土资源违法行为的有效途径。当地政府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互联网、电视、电台、报刊杂志、街区广告等方式来对国土法律、法规进行不同方法的法制宣传教育。针对一些法制观念更加薄弱的地区,可开展土地法制、法规的专题法制知识讲座,同时还可以结合学校教学,让土地保护法制观念深入到下一辈人的心中。

(二)加快土地执法制度的改革

由于当前的违法处理的过程十分复杂,且经常发生社会性纠纷。因而,可以采取疏导和堵截相结合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恰当的处理。一方面,要对现存的违法用地的行为进行引导,并分析违法事件形成的原因出台相应的政策以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对违法占地行为要采取绝不容忍、坚决打击的态度,针对一些已经查处过的违法用地、非法转让的行为要重拳出击,让违法者付出更大的代价,以此来遏制违法用地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要将非法用地的行为消灭在摇篮中,做到透明办公,依法治理,对案情处理要公开、公平、公正。

(三)提高执法者自身素质,加强执法者业务能力

要顺利开展国土资源执法工作对其执法人员自身的素质、业务能力等都有着较高的要求。拥有一支具有高素质、高业务能力对于执法工作的质量有者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要加大执法队伍的建设,提升执法者的思想境界、工作能力,从源头改善执法者的执法条件。目前,基层执法者大多数都是年龄偏高,素质较差,思想境界和业务能力都偏低的人。尤其是其中还有一些保持着以往的思想,没有与时俱进,对新的知识学习不积极,跟不上新时代发展的步伐。因此要强对土地执法者的培训工作,让其能适应新时代,新形式的国土资源现状,使其能真正发挥土地执法者的作用。

(四)强化措施,落实责任

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秩序肩负在一线执法的基层国土资源执法者的身上。执法者在工作中要克服人数不多、资金困难、路途遥远辐射面广和交通等各方面的影响,要严格进行巡查工作,在第一时间发现土地资源违法行为并加以制止。真正意义上的做到将国土资源违法行为扼杀在摇篮中,积极推进执法工作的开展。要多挖掘新渠道,加大巡查力度,切实将责任落到每个人身上,对重点违法区域进行更大规模的巡查,以防止违法事件的再次发生。还要做好预防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早处理。

三、结语

综上所诉,改善国土资源执法是个具有长期性和困难性的工作。要减少土地监察执法难的问题,各级领导部门就要加大对国土资源执法者的重视,同时积极配合执法者的工作,让其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问题;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各部门应加大对国土资源保护的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自愿保护国土资源的行动中来。以此来保护我国的土地资源,促进地区经济的正常、稳定的发展。

四、参考文献

【1】褚国龙.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基于土地执法监察视角的分析.南方农村.[J]2014(06)P40-P43

【2】金波.开展基层土地执法监察杜绝违法行为发生.吉林农业.[J]2015(24)P123

【3】张敬偲.基层土地管理中执法监察窘境及破解对策[D].沈阳农业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