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环境影响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变电站环境影响及其污染防治措施

胡可义温海涛

广东智环创新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广东广州510045

摘要:近年来,工业发展和社会用电需求大大增加,为适应地区经济发展,满足供电需要,越来越多电力工程深入到城市、乡村,更接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在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有时会发生变电站周边群众由于不了解变电站而强烈反对,甚至发生阻扰变电站施工的现象。供电设施建设处境十分尴尬。本文就变电站建设中对环境问题及污染防治措施提出几点认识。

关键词:变电站,环境影响

1变电站环境影响

1.1主要环境影响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电磁辐射是指能量通过空间传播的所有现象,而不论其是否以电磁波的形式还是以电磁感应或静电感应的形式。即频率从零赫兹开始,能量以电场、磁场或电磁波的形式传播的所有现象。我国输变电工业的工作频率为50Hz,属极低频范围(0-300Hz),产生的电场和磁场是相互独立的彼此没有联系。工频电磁场产生的影响为电磁感应,高频电磁场产生的影响为电磁辐射。变电站对环境影响的因子主要为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噪声

变电站内噪声主要来源于变压器。变压器铁芯的磁致伸缩、电磁力作用造成变压器震动产生噪声;变压器会发热,冷却系统配有散热风扇,也会产生噪声。变压器声级为65-73dB(A),风机声级为65-70dB(A)。环境评价中因子为等效A声级。

1.2其他环境影响

变电站在施工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如下:

(1)施工噪声:由施工机械产生。

(2)施工扬尘:由基础、线路塔基及电缆沟开挖以及设备运输过程中产生。

(3)施工废污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4)固体废物:变电站场地平整、线路塔基开挖、电缆沟道开挖产生的弃方,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建筑垃圾。

(5)生态环境:变电站、线路塔基和电缆沟道基础开挖占用土地、破坏植被、地表开挖以及由此带来的水土流失等。

变电站在运行期期产生的环境影响如下:

(1)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工频即指工业频率,我国输变电工业的工作频率为50Hz,工频电场、工频磁场即指以50Hz交变的电场和磁场。输电线路在运行时,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为工频电场和工频磁场。

(2)噪声

变电站内的变压器及其冷却风扇运行会产生连续电磁性和机械性噪声,断路器等会产生暂态的机械性噪声和电磁性噪声,变电站运行期产生的噪声可能对声环境产生影响。输电线路的噪声主要为架空线路电荷运动产生的交流声、同时因高空风速大线路振动发出的一些风鸣声,但噪声级很小,一般情况下线路走廊下方的噪声值与声环境背景值很接近,不会对周边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3)废水

变电站正常工况下,站内无工业废水产生。输电线路运行期无废污水产生。

(4)固体废物

变电站运行期无工业垃圾产生,产生的固体废物为值守人员的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处理。输电线路在运行期无固体废物产生。

(5)危险废物

变电站内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为了绝缘和冷却的需要,其外壳内装有变压器油,正常情况下变压器油不外排,在事故和检修过程中的失控状态下可能造成变压器油的泄漏。

2电磁辐射评价标准

《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中公众曝露控制限值见表1。输变电工业的工作频率为50Hz,频率属于0.025kHz~1.2kHz范围内,所以电磁辐射参照《电磁环境控制限值》(GB8702-2014)频率为0.05k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制值,即电场强度4000V/m、磁感应强度100μT。

表1公众曝露控制限值

4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电磁辐射环境保护管理办法》(原国家环保局第18号令)要求,在变电站站址的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营过程中,从管理措施、技术措施和上岗管理人员素质三方面加强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以实现环境保护工作规范化。在变电站电磁辐射水平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前提下,贯彻“谨慎预防”的原则,合理地降低变电站周围的电磁辐射水平。

4.1管理措施

(1)按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

(2)对变电站的施工和运行过程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对可能产生的安全事故制定事故报告制度和应急预案。

(3)指定专人负责变电站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定期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对变电站周围公众活动区的电磁辐射水平进行检测,确保符合国家规定的限值要求。

(4)加强宣传与沟通,让公众了解移动变电站的工作原理,使人们对变电站的电磁辐射有一客观公正的认识。

4.2技术措施

4.2.1做好站址规划

对于新建变电站,首先进行合理规划、合理布局,充分考虑周围环境现状以及发展规划,同时符合城市市容景观和环境保护规划发展的要求,通过规划,制定合理的变电站布局方案与建设模式,切实指导变电站科学建设。

4.2.2变电站选址合理

变电站的站址选择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1)变电站选址符合城市景观和环境保护的要求。

(2)符合电网区域规划,靠近负荷中心。

(3)交通运输方便。

(4)避免在不适宜建设变电站的区域和居民投诉热点地区建设变电站。

4.2.3施工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1)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严禁在夜间及中午休息时施工。选用低噪音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工艺。噪声较大的系统设备在安装时,机体下部可增加垫层,以减小噪声环境影响。

(2)在郊区或农村地区新建变电站时,施工时产生的污水及填挖产生的取土不随意排放,合理利用。施工结束后,采取水土保持措施和植被恢复措施,以便原有植被以及原种植经济作物的恢复。

(3)严格落实施工监理制度。在变电站施工期严格做好施工过程中的文件记录,客观记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有效性。

4.2.4运行期的环境保护措施

(1)电磁污染防治:对变电站电气总平面布置进行合理布局,使变压器、电磁振荡器等与变电站边界围墙的距离尽可能远,以减小工频电场、工频磁场。

(2)生活污水防治措施:站内绿化,事故油池中的油污水收集后交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处理。

(3)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站区采用草皮、低矮灌木进行绿化,绿化面积约达到总用地面积的30%左右。

(4)固废处理防治措施:由环卫部门统一收运。

5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变电站的电磁和声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建设单位在变电站的规划、选址、建设、运行各个阶段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加强与公众的交流与沟通,同时做好自身的管理,实现变电站的规范化管理,最终促进变电站与城市、变电站与人和谐共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