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CuIUD使用6年副反应及避孕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MYCuIUD使用6年副反应及避孕效果观察

赵莉

赵莉

(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计划生育服务站617061)

【摘要】目的观察MYCuIUD副反应及避孕效果。方法在本计划生育服务站,对符合本研究接纳标准自愿放置IUD的观察对象,MYCuIUD共200例。分别在放置后3、6、12、24、36、48、60、72月进行随访,观察使用效果和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自2002年1月20日~2003年1月20日,共接收观察对象200例,6年来的随访率100%,MYCuIUD在体力劳动妇女中腹痛、月经淋漓、带环受孕率较脑力劳动妇女高。结论MYCuIUD在脑力劳动妇女应用中带器妊娠,因症取出等方面优于体力劳动妇女,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体力劳动妇女脑力劳动妇女宫内节育器副反应避孕效果观察

【中图分类号】R1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1-0362-02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02年1月20日至2003年1月20日,在仁和区计划生育服务站,选择20-45岁的健康育龄妇女,已生育,月经正常(月经周期21—42天且规律,经期7天内),有正常性生活,无不规则阴道流血,无葡萄胎史,宫腔深度5.5—9.0cm(剖宫产术后除外)。血红蛋白90g/L以上。愿将爱母IUD作为唯一的避孕方法,了解并自愿参加本项研究,并能按要求随访。

1.2放置时期

本研究界定的月经月经间期放置包括:1、月经干净后7天内;2、早孕负压吸宫或中期(孕14周以前)引产后来过一次正常月经;3、早孕药物流产后来过两次正常月经;4、阴道分娩或中期(14—27周)引产3个月以上,且月经已恢复正常,目前仍每天哺乳者除外;5、剖宫产6个月后月经已恢复正常者,目前仍每天哺乳者除外。

1.3IUD

MYCuIUD。1、支架选用TiNi形状记忆合金智能材料制成。

2、根据子宫形态及力学原理设计,两臂特定张角、呈完全开放V形,支架有柔弱的子宫的缩舒而收张,不易向下移位、脱落

3、支架两臂端的铜粒,由于被放置在近两侧子宫角处的关隘位置在此处形成铜离子高浓度区,充分发挥了铜离子的避孕

4、不不带尾丝

1.4接收和随访

对要求放置IUD的妇女进行问诊和临床检查,填写筛选表。向符合放置IUD条件和本课题纳入标准的妇女介绍本项研究的内容和要求,自愿参加者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由课题组专人负责填写研究记录。放置IUD前,严格按技术常规要求进行白带常规和血红蛋白等。由专人置器,并填写IUD放置记录,告知术后注意事项。放置后3、6、12、24、36、48、60、72个月各随访一次,随访内容包括了解副反应及与生殖道感染相关症状做妇科检查,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并用超声辅助检查IUD的位置与形态,有临床指征时,做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

1.5观察指标及定义

1、带器妊娠指妊娠时IUD仍存留在宫腔内。

2、脱落相关终止包括完全脱落、部分脱落、下移取器,以及意外妊娠(诊断妊娠时,IUD已不在宫腔内)。其中下移取器主要以超声测得的IUD上缘距子宫黏膜或浆膜,或IUD下缘距子宫内口的距离为依据,主要由B超人员判断是否下移。

3、医疗原因取出包括出血和(或)疼痛、盆腔炎、穿孔/异位、铜过敏和其他医疗原因导致的取器。

1.6统计方法及分析

全部资料经过查询审核,经检查无误后,用x2和t检验其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一般情况

共接纳200例观察对象,对象在年龄、孕产次、剖宫产史,人工流产次数、有经以及子宫情况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2。

表1体力劳动妇女脑力劳动妇女年龄、孕产次和

1、带器妊娠在6年观察期内间体力劳动妇女的带器妊娠明显高于脑力劳动女妇。

2、相关终止原因。月经增多、淋漓最多、节育环下移体力劳动妇女的带器妊娠明显高于脑力劳动女妇。

3、副反应常见副反应中,体力劳动妇女以腹痛最多,白带增多次之,月经增多、淋漓次之。脑力劳动妇女副反应以白带增多为主。月经增多、淋漓次之。

3讨论

由于IUD观察对象的年龄、孕次、产次、月经情况、子宫情况以及IUD使用史等各种基本特征分布均衡,结果具有可比性。

放置6年,在IUD使用的各种失败原因中,体力劳动妇女明显高于脑力劳动女妇

本次研究中,体力劳动妇女副反应明显高于脑力劳动女妇。脑力劳动女妇MYCuIUD对子宫内膜刺激小,出血和疼痛的副反应轻。体力劳动妇女由于过重体力劳动导致MYCuIUD在宫内下移以致副反应重带器妊娠高。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不同类型劳动者有明显不同,并且构成总失败率的终止原因在不同类型劳动者之间也存在差异,根据本研究的结论,在实际工作中,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提供者,应在充分掌握IUD性能特点的基础上,根据IUD的使用效果和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其推荐适用的IUD。因此,所得结论也能为IUD适宜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编著,临床技术操作规范计划生育分册,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2.

[2]VanOsWAA.Themultiloadintrauterinedevicedevelopmentandevaluation.Aamsterdam:VormgevingenMoedighbv,1987:147.

[3]ZhangJ.FactorassociatedwithcopperTIUDremovalforbleedingpains;Amultivariateanalysis.Conraaception,1993,48:1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