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动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优化实验教学激发学习动力

李亚飞

辽宁葫芦岛市建昌县第三高级中学李亚飞

我国基础教育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课程改革时代。转变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化学实验教学的现状,认真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对优化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概念,理解巩固化学知识,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化学实验教学的特殊教育功能是其他任何内容都无法替代的。

一、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受“应试”思想的影响,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不良倾向,使化学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甚至限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长此以往,操作机械、内容单调无新意,使多数学生感到“实验只是看看有味,做做有趣”,领悟不到实验教学对化学学习所起的特有功能。

二、改进实验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科学素养1.转变教育思想,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教育功能

《新课标》明确指出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因

此化学实验教学的重点不应只是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训练和培养,既要强调实验在训练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又要强调实验在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等方面的功能和作用,这也是化学实验教学所要达到的更高目标。

2.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标》指出,自主性学习是科学探究的重要特征,教师要帮助学生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在实验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每个教学环节都要留有余地。不急于下结论,尽可能多地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时间。让学生独立地完成实验任务,独立想办法解决实验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以此激活他们的思维,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创造性,全面培养和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3.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的演示实验往往因为可见度不够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使看不清楚的学生失去了兴趣和热情。为了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增强学生的参与和合作意识,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合作共同完成,使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能力。

4.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将科学探究列为内容标准,就是要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获取转变为主动探究。如讲“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时让学生用鸡蛋壳与稀盐酸或食醋反应看能否制取二氧化碳,学生就很容易就记住了鸡蛋壳的成分有碳酸钙。这样,整个实验由学生自行设计,独立操作完成,既具有启发性和探索性,又包含了创造性思维训练,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技能和实验技能,又学到了科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同时,还要积极开展课外和家庭小实验,培养学生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

做好化学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充分唤起学生的思维,才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才能培养出更能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