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3-13
/ 3

刍议碳会计信息披露问题

王涵宇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湖北武汉430205)

摘要:本文总结了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可取方式,并提到了我国目前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几个大的问题。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修订法律法规并增强低碳意识;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注重碳会计人才培养,加强碳会计信息披露监管。

关键词:碳排放;碳会计;信息披露

早在2005年,欧盟提出了“碳排放交易”计划,交易对象是温室气体。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旨在取代京都议定书。这次会议后,各国政府在原有国际监管机制上进行了完善,与国家政策息息相关的会计行业也随之有了新的变化。一些对于温室气体排放的记录、计量和报告工作还未形成完整会计政策的国家,需要对现有的会计政策进行修订。碳会计应运而生。碳会计的重点是研究在低碳前提下,如何进行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以及低碳收入、低碳节能奖励、低碳成本等。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充分适当,披露的时间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接受到的公众是否可以享受到同质的信息。

一、相关概念阐释

碳会计,是一种类似于我国现有会计制度的新兴会计体制,建立在环境制度的基础上,以货币或温室气体排放量为计量方式,对企业的节能减排进行记录、计量和报告,履行低碳义务进行评价。碳会计的重点是研究在低碳前提下,如何进行信息披露、会计核算,以及低碳收入、低碳节能奖励、低碳成本等。本文将就碳会计的信息披露这一点进行论述。

会计信息,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时间的财务状况、一段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情况,是企业财务决策的语言。会计信息披露,是指企业将一部分重要会计信息,以公开报告(类似年度报告、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社会责任报告)的形式提供给信息使用者,这部分信息会以某种方式或多或少地影响投资者的决策。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关键在于,所披露的信息是否充分适当,披露的时间是否充分及时,以及接受到的公众是否可以享受到同质的信息。对于披露出来的信息,使用者要求它应具备真实性的特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核心所在。

二、碳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单列一项碳信息,即在现有的经济形势和会计准则制度下,只是在原有的财务报表上进行修订和增加,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将碳排放的相关信息放到传统的财务报告外。全体上市公司定期披露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那么企业的碳信息披露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即在财务报告的基础上,编制新的碳信息披露报告。碳信息披露报告也应该同现有的财务情况说明书一样,成为一种通用报告,使企业对外披露的碳信息能够发挥最大程度的效益。碳会计披露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为以下方面:

碳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政府虽然制定了碳会计的核算基础,但整个法规还在制定和实施的初级阶段,离试点和全国实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也就是说,在现阶段,我国的企业碳信息披露没有统一的规范可以遵循,我国企业现有的碳信息披露方式,严重缺乏法律法规的约束和强制。现实的情况是,我国只有部分500强企业会在财务报告中提及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而且大部分都只是定性地以寥寥几笔带过企业的低碳策略,并没有定量描述碳信息。而现状会让许多机构投资者和大众所能得到的信息受到很大的限制,不便于投资者选择适当的企业进行长期投资。

低碳意识薄弱。由于近年来国家对于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十分关注,我国民众对于低碳问题也有所了解,但是大部分人只是停留在基本认知的层面上,没有敲响警钟。虽然大众对温室气体排放和愈演愈烈的气候变暖问题表示担忧,但是却没有真正从根源上了解企业对碳排放信息的披露情况。由于以上的情况比较普遍,大部分企业便选择在碳信息披露上偷工减料,一部分企业只是定性地披露,另一部分企业也在定量描述的数据上含糊其辞。

碳会计信息披露内容分析。我国企业在披露碳信息的时候,大多数都只是定性地描述了企业整体的绿色低碳情况,只是针对企业整体来分析问题,却不反映财务报表数据中的具体构成。比如说,管理费用中可以适当地披露企业的污染治理费,但是大部分企业都不会多费这一番周折。我国大多数披露的碳信息仅为定性描述,很少提供定量信息,同时注重表外信息,只是在财务报表附注,重要事项和社会责任报告中用文字定性地描述一些低碳策略的运用,只有极少数十分注重污染排放控制的企业,会通过财务报表数据定量披露信息。

碳会计信息披露方式不规范。首先,我国的碳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各异。由于我国财政部的相关部门还没有对碳信息披露制定具体而又可行的规范,所以,我国现有的碳信息披露存在很多不统一、不规范的地方。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定期披露的信息需要符合有用性和可比性原则,所以现有的披露情况将无法满足公众的需要。其次,在现有阶段,我国对碳会计信息披露仍然实行自愿原则,于是大部分企业对碳信息采取避而不见的方式,或是盲目披露碳信息,使企业间的相关碳会计信息披露严重缺乏可比性。

碳会计人才缺乏,理论研究落后。碳会计是一种跨学科的新兴科学,要想在实务中高效地完成任务,相关的工作人员不仅仅要熟知会计和管理知识,最好还是要对能源和环境知识有所涉猎,也就是说,我们极为缺乏复合型的人才。然而,在碳信息披露机制还没有成型的现阶段,我国很少有大学和相关培训会计人才的机构不计成本地开设碳会计课程,这在很大程度上让我国碳会计的发展减缓了进程。我国学术界对于碳会计的研究较少,在极少数的这些研究中,我国学者更偏向于理论性的规范研究,而对需要数据支撑的实证研究关注较少。

碳会计监管机制落后。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之所以能够得到强制性实施,是因为我国财政部对于上市有强制性的规定,必须要出具年度审计报告。然而,目前中国没有专门的审计机构开展碳审计业务,所以无法对企业的碳信息运用统一的审计制度进行评价,并出具独立审计报告。这将直接导致企业披露的碳信息得不到有效的评估,碳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允性难以保证。

三、完善碳信息披露的对策建议

提高上市公司碳信息披露水平,需要社会全体参与,不论是国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部门,还是实施碳信息披露准则企业,都要履行各自在定期披露企业信息时,进行碳信息披露的义务。因此,我们针对以上几项问题,提出了以下建议:

修订法律法规并增强低碳意识。道德规范总是不如法律法规来得有效,只有在被强制要求披露碳信息的情况下,企业才会相对充分可靠地披露碳会计信息。所以,国家应当先制定健全的法律法规,对上市公司的碳信息披露进行强制性要求,促进全体上市公司在碳信息披露上的水平快速提高。同时,由于我国民众的低碳意识还停留在基本层面上,相关部门和大众媒体应当肩负起传播和深化低碳意识的责任。相关部门应当经常通过大众媒体,向大众传递低碳,绿色,节能的意识,久而久之,形成根深蒂固的心理暗示,这样,公众对于低碳经济的认知会比之前更加深刻。这样,公众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在选择具有投资前景的公司时,会更多的关注企业披露的碳信息,以这种方式,可以逼迫部分企业披露碳信息。

完善碳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就国内的具体情况而言,碳会计信息的披露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非货币信息,上文已经提及,可以采用温室气体排放量来进行对碳信息的记录与计量,那么我们也可以在碳信息披露报告中披露一些非货币信息。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对上市公司在这个会计年度中的碳消耗量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二是货币信息,这种披露方式意味着我们需要建立新的会计科目和报表项目,对企业的日常业务和日常碳消耗量进行累积,并在财务报告中进行额外的解释。

注重碳会计人才培养,加强碳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首先,从大学的角度来看,许多大学不愿意设立低碳经济学院,原因是成本太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教育部应当提供专项拨款,并定期对这笔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看是否真的被用在了低碳研究上,同时,在相关环保领域聘请专家教授,为学生进行高质量的授课。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源上解决碳会计人才的不足问题。其次,对于很多在会计岗位上的工作者,国家应当组织他们进行后续教育,及时跟进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要加强环保,能源领域的政策教育。同时,要增强工作者对于碳会计政策的意识,让他们意识到政策的重要性和运用的必要性。对于运用低碳政策的上市公司,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碳信息审计制度,让企业的碳信息披露有一个统一而正式的规范可以遵循。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承担起审计碳信息披露的职责,让大众接触到更多没有披露出来的信息,为广大投资者提供相应程度的合理保证。

四、结语

当今社会是低碳节能经济社会,企业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法人,不能一味地追求企业的经营能力和利润上的发展前景,更应当关注这个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即低碳发展机遇。只有在了解了一个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之后,投资者才能对企业的低碳义务履行情况进行精准评估,上市公司可以通过披露碳会计信息,让大众投资者和公众有机会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现有的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都部分的反映了企业的低碳义务履行情况,这样既能让投资者更全面的了解企业,也能给投资者传递出一种企业重视低碳经济的信息。对于碳会计的未来,笔者认为还是极为乐观的,毕竟近年来,国家对于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宣传比以往要多上很多,这说明了国家对于低碳经济的重视度与日俱增,也说明低碳会计的实行势在必行。所以,身为下一任会计相关从业者,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紧跟国家政策的步伐,我们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陶莉娜.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政监督,2017,(08).

[2]付巧云,夏志勤.节能减排背景下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当代经济,2017,(02).

[3]魏玉平,杨梦.企业碳信息披露:现状、问题及对策[J].财会通讯,2017,(04).

[4]申嘉琳.上市公司碳会计信息披露研究[J].财税研究,2017,(01).

[5]靳馨茹.碳会计信息披露、媒体态度与企业声誉研究[J].会计之友,2017,(12).

[6]何玉,唐清亮,王开田.碳绩效与财务绩效[J].会计研究,2017,(02).

[7]LauraLeLuo,QingliangTang.DoesNationalCultureInfluenceCorporateCarbonDisclosurePropensity.JournalInternationalAccountingResearch,2016,17(47)

作者简介:王涵宇(1995-),女,湖北咸宁人,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碳会计信息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