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探究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控制性

高实

(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延安供电公司716000)

摘要:随着我国电网事故越来越呈现出影响范围大、发展速度快、后果日益严重的趋势,从而产生巨大的政治、经济、社会影响。如何对电力调度进行安全控制,其重点是要研究分析系统扰动对电力系统运行的影响,以及如何消除和预防这些不利影响,以及一些相应的措施用以提高电力系统的抗扰动功能。

关键词:电力调度;运行;安全控制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产业也随之发展壮大,对社会的进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电力调度运行工作风险较大,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电力行业的各项管理制度,科学地分析电力调度运行风险,并制订出完善的安全风险防范措施,保障电力调度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

一、电力调度的现状

现如今,我国各行各业发展迅速,用电需求也不断增加。同时,由于电力的本身特点,其极具危险性,经常发生用电安全事故,影响人们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造成的损失巨大,也因此影响电力企业的发展,所以,电力调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因此,要不断优化电力调度工作,不断发展与进步,尽量避免和减少用电安全事故发生,使得电力资源能够更好的为社会以及人民服务,保证社会正常运转。

二、电力调度运行中存在的安全风险

2.1人员素质不高

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工作运行。之前,电力系统的可靠性获得了进一步发展,安全事故不再频发,有效降低了安全事故发生率,人员的安全获得保障。但是,由于人员的实践经验稍有欠缺,没有良好的心里素质应对问题,而且处理问题不及时、有效,导致不能第一实践解决安全事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前,电力系统可靠性取得长足进步,不易发生安全事故,发生率降低,人员安全受到保障。在此背景下,人员实践经验不足,遇到问题时缺乏良好心理素质,无法及时、有效的处理问题,导致安全事故发生后不能第一时间解决,影响系统运行。

2.2安全意识薄弱

电力调度人员的日常工作,常是墨守成规地按章办事,较为单调、枯燥,加之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较为平稳,就容易造成操作人员安全意识的麻痹大意情况。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对于简单的操作任务应付了事,不注意工作细节,极易造成操作上的失误,导致安全事故。另外,有些调度人员对于工作交接记录的填写不重视,导致记录缺失和遗漏,影响以后的工作安全。

2.3电力设备问题

电力在调度运行过程中,经常会涉及到诸多的电力设施,这些设施存有很大差别,比如变压器、发电机、输电线路等,这些电力设备在其运行的过程之中,会运行年限、设备缺陷等原因出现短路和断路的现象,而且发电机管理系统与信息系统偶尔也会发生连接不上的现象,再来就是,监控系统有时会失去通讯畅通的功能,从而使得信息的系统发生“堵塞”的状况。

2.4缺乏电力安全管理制度

电力系统的调度运行需要与时俱进,因此,在电力调度中经常使用新技术,因此,对于电力调度人员有了更高的技术知识要求。同时,在日常工作中,由于电力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复杂的工作内容和庞杂的工作量,导致缺乏负责人,容易导致问题出现后的责任推卸现象,无法将新的电力系统安全管理有效落实,给电力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影响。安全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造成了电力系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力调度工作的运行安全。

三、电力调度运行中安全风险的防范措施

3.1减少电力调度过程中的操作失误

电力调度中的操作失误大都是因人员缺乏规范化操作和责任意识而导致的,这就需要从电力调度人员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的培养入手,定期开展必要的安全风险教育培训。培训的具体内容既包括调度技能和基础知识,又包括各种调度管理规章制度。在实际工作中,要定期抽查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有效避免由不良习惯导致的违规操作和安全事故。完善工作票的审核与签收制度。针对电力调度中工作票的审核,需要检查工作票中的内容、时间和设备命名等。只有通过审核的工作票,才能予以验收;对于与规定不符的工作票,要拒绝验收。工作票退回后,需要按照要求重新填写。做好调度操作指令票的预令工作。针对与规定相符的工作任务,需要提前书写和预发操作票。预发时,操作人员要核对操作项目,明确预发调令的基本要求。

3.2防范电力调度中的安全事故

3.2.1防范调度现场安全事故

在现场电力调度工作中,需要依据具体的负荷、气温变化和调度需求来分析设备的安全隐患,提高安全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还应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安全事故处理预案。

3.2.2重视对调度运行方式的选择

调度操作人员可通过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及时掌握实际供电情况。针对保安系统供电和大型工厂供电等一些特殊供电领域,如果出现供电中止问题,就需尽快采取措施恢复供电。

3.3加大对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电力调度工作中,安全风险培训是降低安全风险的有效途径之一。只有切实提高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能,并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电力调度理念,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电网故障分析和处理的有效性。对此,电力企业内部的管理者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多举办相关讲座,鼓励员工积极参加,以此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增加他们对电力调度运行设备的认识。

3.4突出技术投入的必要性

由于电力调度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大型电气设备的应用,因此制订设备管理制度非常有必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提高设备的运行性能,弥补现有调度设备的不足。设备质量是购买电力设备时应当重点关注的内容,购买设备后,需要营造良好的技术应用环境,定期检修和维护新设备,并做好数据备份工作,这些都有利于降低电力调度工作中的安全风险。此外,加大对电力设备的投入,可为电力调度工作的正常进行奠定基础。

3.5以完善的管理制度规避风险

除了有效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完善管理制度也非常重要,这是保障电力调度运行安全的基本前提。完善管理制度的目的之一是合理约束调度人员的行为,这与电力调度风险防范密切相关。而要完善管理制度,就要与现场检查和监督管理工作相结合,及时排查电力调度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隐患,杜绝这些隐患对电力调度工作造成影响。风险规避需要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的通力配合,在制度指导下提高制度执行的有效性,这对电网的安全运行有着重要意义。

结语

通过对变电站运行情况的有效监控,记录整理和分析,达到对电力技术调度运行的有效控制和协调。未来的电力企业竞争也将日趋激烈,电力行业会不断向着市场化运营环境发展。为保证电力系统在运行时的环境安全,应不断改善现代化电力技术,加强现代化电力技术的知识水平。

参考文献

[1]高宇霞,杨文惠.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

[2]俞海燕.电力调度运行管理中安全控制措施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4.

[3]陈春.电力技术在调度运行中的应用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4.

[4]郭强.浅谈电力调度运行中的安全防范[J].经营管理者,2016.

作者简介:

高实(1991.11.30),男,陕西延安人,西安理工大学硕士。单位: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延安供电公司,研究方向:电网主网调度,备自投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