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研究

杨海燕

广州市花都区房地产经纪管理所510800

摘要:档案管理工作是行政体制机构改革中的核心内容,能够为企业行政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强而有力的保障,同时也是事业单位不断进步的先决条件。为此,如何基于行政体制改革下,做好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研究,亟待实践分析。

关键词:行政体制改革;机构;档案工作;创新

引言:

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过程中,各单位机构的档案管理工作随之不断走向创新,特别是在如今的信息数据时代背景下,更为档案工作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相关部门务必要借助合理措施,逐渐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理论体系支撑,以及实践探索,切实优化档案整理归纳和流向等问题,充分保证行政体制下的机构档案工作整体效果,发挥其全部应用价值。

一、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不足

(一)缺乏足够重视

大部分企业机构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都过于重视自身盈利问题,认为行政档案管理只需要读读写写,并将重要资料保留存档。既然无法为企业带来实际收益,那么在很大程度上,就导致大部分机构管理层,没有充分重视起档案工作创新。基于这种现状,行政工作人员很难主动调动自身积极性,影响人员开发和企业机构资金配比问题,进而档案管理工作综合效果无法提升。

(二)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科技水平和行政素养的充分优化,机构档案管理问题逐渐得到更多关注,但是受到传统企业运营模式的长久深远影响,在实际管理中仍延用以往的落后管理形式,未能及时加以创新。不仅无法满足当今大数据信息化的时代发展需求,更难以有效提高机构档案管理的整体水平,同时还会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安全性能。[1]

(三)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很多事业单位,在开展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时,由于缺乏先进创新理念和管理技术,再加上企业自身档案管理机制严谨性不到位,导致行政工作人员长期处在养尊处优的姿态,所以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流程不严谨,自身职业素养和水平都偏低,另一方面难以发挥自身工作积极性,强化责任意识。不仅影响整体档案管理效,还容易频频发生意外,对正常工作顺利开展形成阻碍。

二、创新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必要性

(一)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现如今大数据信息时代讯速占据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企业机构档案管理工作,同样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加以创新,不断完善整体系统的同时,为其发展前景拓宽道路。为此,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创新,首先就要打破传统管理模式的桎梏,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物联网等,升级机构档案管理工作。也只有紧跟时代发展趋势,才能确保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价值,得以全部发挥,突出实用性和智能信息化。[2]同时确保机构档案工作能够在建设过程中,加强内部数据共享和局域网等服务版块开发,尽可能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优质服务,全面推动事业单位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满足工作效率需求

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从根本上提高了单位机构的整体工作效率,同时不断丰富充实档案信息库,优化档案管理安全水平。随着机构档案的内容和数量逐渐增加,传统纸制档案管理工作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自身发展需求,于事业单位机构的进一步提升无益。为了避免手工整理档案的低效率问题,影响正常工作的稳定开展,加快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势在必行。相关单位可以借助完善先进的数据管理平台,以及准确健全的检索系统和数据库,不断优化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创新效果,从根本上妥善解决档案管理中的诸多问题。[3]

(三)档案使用方式多样

由于现阶段的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正处于行政体制改革下,所以不仅直接关系到政府和社会公益质量,更是事业单位收集有效信息和数据的重要途径,肩负着服务群众的职责。另外,随着行政体制改革的逐渐深入,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要求也在逐渐更新提高。既需要相关机构定期公布社会公益信息,又要结合群众喜好和真实需求,选择合理有效的档案信息形式,确保档案管理工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这也就意味着,只有充分确保,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创新力度和整体效果,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社会建设对信息数据的需求,全面发挥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潜在价值。

三、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措施

(一)加强相关档案管理工作配备

为了进一步推动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加强相关档案管理工作配备必不可少。首先,务必要确保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人力资源充足,部分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直接由管理层负责,以加强员工责任意识和工作积极性。[4]为机构档案管理配备专业工作人员,一方面能够整体工作顺利进展提供良好保障,另一方面可以充分优化管理效果,加强其安全、保密性。其次,单位机构可以制定合理方案,将档案管理质量与相关工作人员的绩效挂钩,并作为年终考核的重点,严格落实国家对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管理标准。最后,事业单位还务必要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的经费投入,以及先进的硬件设施,争取从各方面确保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进度持续提升。

(二)突出档案管理工作的精准化

一方面,提高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针对性。近些年来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实际情况,有目共睹,工商管理部门职能随之进行同步优化,档案工作中的编研环节,以此为契机进行充分创新。而且,机构档案在编研过程中,首先要熟练掌握其中的工作内容和流程,然后结合相关制度规定,加以完善。同时,对于行政改革的历程和机构大事件,也要加入对应档案,方便日后的查阅。[5]

另一方面,不断优化档案查阅服务质量和效率。要想充分确保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相关单位必须加强与实际生活和社会活动的联系,从而提高行政机构的档案管理水平。但是在此过程中,也必须注意档案查阅和使用问题,既要提高查阅效率,又要注意使用体验的优化,以及整个流程的规范标准。

(三)充分丰富机构档案管理手段

要想有效推动机构档案工作,在行政体制改革下的创新,要注意其管理手段的多样化,从而保证档案管理水平,能够符合信息时代的发展需求,实现信息智能化档案管理。首先,要制定明确完善的机构档案管理计划,并结合行政机制改革进程,及时进行修订和更新,确保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能够顺利完成。其次,要不断加强机构档案管理的信息数据建设,有条件的事业单位,可以借助有效途径,创建内部共享平台,拓展档案信息的传递方式。[6]像是一些APP和网页管理,都可以充分满足用户的差异需求,进一步发挥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创新的重要价值。最后,单位机构可以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打造数字化的档案网络,一方面加强电子档案的安全管理,以及管理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各部门与档案管理间的紧密联系,切实完成档案信息数据的共享目的,充实档案资源的同时,为实现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奠定夯实基础。

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高效完成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目标,进一步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务必要通过多元化有效途径,逐渐解决档案管理实际工作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强化员工职业素养和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切实满足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魏国莉.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思路的探索[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3):58-59.

[2]高峰.浅析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实践[J].中文信息,2016(7).

[3]俞玛丽.行政体制改革下机构档案工作的创新实践[J].浙江档案,2016(1):60-60.

[4]岳畅.信息化背景下行政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工作创新研究[J].兰台世界,2017(S1):150.

[5]钟洁瑜.基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下的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J].经贸实践,2017(13).

[6]张建平.探讨事业单位档案管理创新与改革[J].科技风,2016(20):174-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