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1-11
/ 2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分析

李立芳

李立芳

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本文结合相关医院的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有关现状,在对影响检验质量指标的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及其改进对策进行了相应探析,得出这一指标不仅与人体自身因素以及对它的重视程度有关,还与操作过程中出现的失误以及标本运输环节标本量的充足与否有关,除以上四点因素外,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还与不同的分析标准等其它因素有关。因此如何建立一套相对标准化的指标成为本文探析的要点。

【关键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现状;对策

在临床治疗上,确保相关数据的真实客观性是保证临床治疗效果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检验质量控制指标在临床治疗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质量指标不仅可以识别以及纠正临床实验室服务中出现的问题,还可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持续的监测。除此之外,它也被用来监测临床检验的关键过程中一致性问题的提高以及标准化上。就目前的情况看来,其主要目的在于对临床实验室中相关医疗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一定的改善,在此基础上有效提高实验室的服务效率。

1相关临床资料的简介

质量控制指标在实验室服务的任何阶段都起到一定的检测作用,因此,明确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指标并对其进行一定的改进是满足现如今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综合分析从1990年至2010年的有关文献得知,临床检验质量的过程主要有六点,具体为:一是试验申请阶段,主要是申请的适当性,控制指标主要表现在指标的及时性、有效性及其效率上;二是患者标识抑或标本采集阶段,主要包括住院或者腕带标识错误以及患者对于采血术的满意度,质量控制指标主要体现在指标的安全性以及以患者为中心上;三是标本的运输与接受阶段,主要包括标本不足抑或拒收、血培养污染以及标本容器信息错误,控制指标主要表现在指标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时性以及效率上;四是分析阶段,主要包括能力验证以及妇产科细胞学的活检差异性,控制指标主要表现在指标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效率上;五是结果报告阶段,主要包括住院患者实验室结果可得性、纠正实验室报告、危急值报告、报告回报的时间以及临床医生对实验室服务的满意度,这些方面的控制指标主要表现在以患者为中心以及安全性、及时性和效率上;最后阶段为结果解释以及随后的行动,主要包括异常宫颈细胞学结果的随访,而控制指标依旧表现在有效性和及时性上。

从上面的文字简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对于临床检验质量控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有效性、及时性、安全性以及效率这几个质量指标有关,虽然也会提到以患者为中心,但是数量寥寥无几,并且在公正性这一指标上没有一点迹象。因此,我们认为目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1.对控制指标的重视程度没有足够的重视,例如对实验前的质量控制及其管理上,如今的医院主要将临床以及医技类科室作为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关键。

2.在对不同的患者进行检测时,由于每个患者自身差异的存在,致使监测结果各异。这主要是因为在选取分析标准时没有充分考虑人的差异。

3.由于质量控制指标受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不同的采血时间以及采血时患者的姿势,采血时的抽血部位以及患者血液的溶血程度等都会对标本的准确性造成影响。除此之外,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操作失误现象也会对指标造成一定的影响,如错误的实验室试验抑或错误的标志标本等。

4.在临床检验质量的控制指标中,标准运输环节中标本量存在不充足的现象,从而对指标造成了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医院还存在延迟报告危急值的现象,这样的行为一旦发生就可能直接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5.就目前各医院的现状而言,其在检验结果的分析标准上迥然各异。对于标准值本身的界定上就已经是个难解问题,更何况也没有比较统一的分析标准来源,有些标准甚至早已过时。

2质量控制指标的改进

更新观念

针对有关人员认识上的不足以及观念上的老化的现象,医院应该注重其观念上的改进,使其在观念认识上达到一致,从而促进各科室之间的协调发展。对于整个质量控制环节的控制效果的评判则以临床医生对实验室的服务满意度为主,需本着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尽最大努力做到最优。在此过程中,还应对实验室报告中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并对其采取一定的措施,从而降低错误报告的发生率。

引进先进设备,创新管理体制

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除受到有关人员主观认识失误的影响外,还与检验设备的自身的特性有关,因此,在进行控制指标的检测时,医院应该选用临床实验中相对先进且灵敏性比较高而又具有极强实用性的监测方法进行。例如对外界因素抗干扰性强且重现性较好的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ECLIA)等进行检验。针对分析指标标准不统一的现状,医院可以综合各标准中的共同因素,对其采取像靶值与固定浓度限值相加减的方式等进行统一分析,从而使结果具有一定的可比较性。

3.对各阶段的控制进行操作性定义

对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最好的控制方法就是对其各个阶段下操作性定义。例如在试验申请阶段,试验申请的适当性主要指在于特定实验指南相比较的情况下,符合这一标准的实验室试验申请的百分比。将只具有描述性的过程用可以测量方式进行定义,不仅使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简单明了,也使其可以通过一定的数据进行测量,从而使控制指标有了一个可以测量的标准,提高了其准确性和有效性。又比方说采血阶段患者的满意度的表示,患者满意度表现为被采血的患者中认为对给其进行采血的工作人员的服务感到满意的人数占总患者的百分比。这一定义同样使其变成了可测量的数据,从而确保了质量控制指标的精确性。

因人而异,实施不同的测量

由于不同患者的心理以及身体状态各不相同,因此在指标的准确性上也会有所差异,但如果对所有的患者采用统一的检验方式,同样会对控制指标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大胆的建议对待不同的患者可以对其采取不同的测量方式,因人而异,在保证公正性的前提下,进一步的提高准确性。

其他

在对有关患者采血完成后,医院应该尽量的缩短运输及贮存的时间,并对血液样本进行及时的处理与检验。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因血液样本存放时间过长而致使血样分解现象的发生,才能保证指标的准确性。

3结语:

影响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采用标准化的术语,进行规范化的测量,应用有效的数据采集方法,对存在质量差距的实验进行相应证据的填补等,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有关影响因素进行控制,进而促进临床检验质量控制指标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波.以系统观点论基因诊断在临床检验中的作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5(5)

[2]程玉萍.免疫学快速检验技术的应用与进展[J].当代医学:2009(15)

[3]曾蓉,王治国.临床实验室质量指标体系的建立[J].中华医院管理杂质,2011(3)

[4]楼惠萍.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