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清除鼻窦炎鼻粘液纤毛效果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清除鼻窦炎鼻粘液纤毛效果观察

范勇

范勇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河南商丘476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清除鼻窦炎鼻粘液纤毛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有患者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将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治疗后鼻粘液纤毛清除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60例患者中Ⅰ型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Ⅱ型,Ⅲ型最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Ⅰ型、Ⅱ型、Ⅲ型的MTR和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疗后6个月,Ⅰ型、Ⅱ型、Ⅲ型的MTR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不同型期的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改善鼻粘液纤毛情况。

【关键词】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鼻窦炎鼻粘液纤毛;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06-0029-02

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toremovemirrorsinusitisandnasalmucociliaryeffectFanYong.

ShangqiuFourthPeople'sHospitalotolaryngologyheadandnecksurgery,HenanShangqiu476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studythefunctionalanalysisoftheeffectofendoscopysinussurgery,sinusitisandnasalmucociliaryclearance.MethodsTheclinicaldataof60patientswithsinusitisinourhospitalfromFebruary2015toFebruary2014wereretrospectivelyanalyzed.Allpatientsweretreatedwith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Theclinicaleffectandtreatmentbeforeandaftertreatmentofnasalmucociliaryclearancewereanalyzed.ResultsAftertreatment,60patientswithtypeIhaveefficiencywasthehighest,followedbytypeII,typeIIIminimum,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mparedwiththatbeforethetreatmentafter6monthsoftypeI,typeIIandIIIoftheMTRandtreatment,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6monthsafterthetreatment,comparedtothetypeI,typeIIandtypeIIIMTR,thedifferencewasnot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applicationoffunctionalendoscopeendoscopicsinussurgeryfordifferenttypeofsinusitispatientsweretreate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nasalmucociliarysituation.

【Keywords】Functionalendoscopicsinussurgery;Nasalmucociliaryeffect

鼻窦炎是一种鼻窦粘膜的炎症,其发病率较高。鼻窦炎患者临床常表现出粘膜红肿、精神不振、畏寒发热、食欲减退、恶心呕吐等症状,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负面影响[1]。鼻窦炎可分为急性鼻窦炎、慢性鼻窦炎,据相关文献报道[2],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清除鼻窦炎鼻粘液纤毛有较好的效果。本研究对60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予所有患者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进行治疗,观察效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鼻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20~62岁;平均年龄(41.36±2.12)岁。按照海口标准进行分型,Ⅰ型18例,Ⅱ型20例,Ⅲ型22例。纳入标准:年龄18岁以上;经CT检查证实为鼻窦炎患者。排除标准:患有鼻息肉病、严重传染疾病、变应性鼻炎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于中鼻道开始位置,向下切一个弧形切口,将钩突进行分离并实施切除,把筛泡暴露出来并进行切除。接着将后组筛窦进行开放并把病变清除,把前组筛窦蜂房咬除到额窦底部,将额窦进行开放,使用反张咬骨钳把鼻囟进行咬除。把上额窦的自然口实施扩大,将上额窦的病变进行清除,根据实际情况把蝶窦实施开放。术后对患者进行6个月的随访,在术后1个月内进行1次/周的鼻内窥镜复查,以后根据具体情况进行1次/2~3周的鼻内窥镜复查,直到术腔粘膜呈上皮化。

1.3评价指标

观察治疗前、治疗后鼻粘液纤毛清除的情况。临床治疗效果可分为治愈、好转、无效,其中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腔粘膜呈上皮化,经内窥镜检查窦口开放较好;好转:临床症状明显消失,内窥镜检查术腔粘膜存在部分水肿,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临床症状未改善或加重,经内窥镜检查窦口较为狭窄,存在大量的脓性分泌物[3]。有效率=好转率+治愈率。应用糖精测量法并由1名专业医生对鼻粘液纤毛的运输速度(MTR)进行测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以(x-±s)表示治疗前、治疗后的MTR情况,行t检验,以n(%)表示临床治疗效果,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治疗效果

Ⅰ型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Ⅱ型,Ⅲ型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比较治疗前、治疗后MTR的变化情况

治疗前Ⅰ型、Ⅱ型、Ⅲ型的MTR分别为(5.28±1.26)mm/min、(4.28±1.45)mm/min、(3.42±1.57)mm/min,治疗后6个月分别为(7.34±1.34)mm/min、(7.11±1.28)mm/min、(7.08±0.79)mm/min。治疗前Ⅰ型、Ⅱ型、Ⅲ型的MTR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Ⅰ型、Ⅱ型、Ⅲ型的MTR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Ⅰ型、Ⅱ型、Ⅲ型的MTR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的鼻窦炎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4]。鼻窦炎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与机械堵塞、过敏反应、感染等因素有关[5]。目前临床常采用激素治疗、黏液促排剂治疗、改善鼻窦引流等方法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但效果无法令人满意。因此采取何种方法对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是各大医院重点研究的课题[6]。

本研究结果表明,60例鼻窦炎患者中Ⅰ型的有效率最高,其次为Ⅱ型,Ⅲ型最低。说明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不同型期的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与病情分型有关,病情越轻,治疗效果越好。本研究中,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6个月Ⅰ型、Ⅱ型、Ⅲ型的MTR均明显提高,且到6个月时,Ⅰ型、Ⅱ型、Ⅲ型的MTR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应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不同型期的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鼻粘液纤毛的运输速度,改善鼻粘液纤毛的情况,提高治疗效果。分析原因为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是一种新型的手术,具有导光性强、视野大、角度多等优点,可以直接窥视到鼻腔内部的重要部位鼻咽部的细微病变,使手术变得更加精细。同时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手术彻底,可以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给予鼻窦炎患者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鼻粘液纤毛情况,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王晓峰.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5,24(11):95-96.

[2]谢兴笔,刘文军.清鼻丸对鼻窦炎鼻内窥镜术后黏膜的影响研究[J].河南中医,2015,35(07):1692-1694.

[3]黄小燕,冯琨,刘丹等.pendrin在慢性鼻-鼻窦炎黏膜中的表达及其与黏蛋白5AC表达的相关性[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14):1078-1082.

[4]管骅,慈军,方英等.鼻内镜治疗老年人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5,34(04):421-423.

[5]田昊,马有祥,丁秀勇等.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鼻内镜手术前心理学特征初步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5,50(03):210-214.

[6]赵丽云.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围手术期护理[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1):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