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弹法在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回弹法在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应用

李文策

广东省台山市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广东台山529200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回弹法在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应用展开了探讨,通过结合具体的实验,分析两种回弹曲线的计算误差,并比较了两种回弹仪的检测精度,以期能为有关方面的需要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回弹法;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

0引言

所谓的回弹法,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随着如今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越来越高,回弹法随之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就回弹法在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试验采用的回弹仪为混凝土中型回弹仪(HT225型,冲击动能2.207J)和高强混凝土回弹仪(HT1000型,冲击动能9.8J)。所用回弹仪均符合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试验前后均按规程进行率定,保证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回弹仪基本技术性能见表1。

本试验按照最佳配合比制作强度等级为CSO,C60,C70,C80的混凝土试块,统一进行标准养护,分为3d、7d、14d、28d这4个龄期进行测试。制作混凝土的原材料采用本地常用的材料,水泥采用P•042.5和P•052.5强度等级的普通硅酸盐水泥。

(2)实验方法

如图1选择两个相对侧面用中型回弹仪依次弹击16个回弹测试点,再选择另一对侧面用高强混凝土回弹仪依次弹击16个回弹测试点,记录相应回弹值,精确至1。分别剔除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取余下10个有效回弹值的平均值作为该试件的回弹代表值R,回弹值测试完毕后,先卸载,将试块回弹面放置在压力机上、下承压板间加压,以6~10kN/s的速度连续均匀加压,直至试块破坏为止,得到试块的极限破坏荷载值,将其除以试块的受压面积,计算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

采用计算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标准差两个指标值的大小来对两种回弹仪的回弹曲线的计算精度进行验证对比。

2结果分析

针对试验所得数据中实测抗压强度大于50MPa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图2、图3。

采用计算曲线的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标准差两个指标值的大小来对两种回弹仪的回弹曲线的计算精度进行验证对比。

从图4、5可以看出两种回弹曲线均满足JGJ/T23-2011《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中平均误差(δ)不应大于±114.0%,相对标准差(er)不应大于17.0%的要求。但9.8J(HT1000型)高强混凝土回弹仪回弹曲线的这两项指标均优于2.207J(HT225型)中型回弹仪。

针对试验所得数据中实测抗压强度30~60MPa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选择函数形式简单的线形函数回归模型作为该段测强曲线的数学模型。

由上述图7、8两图比较可看出,两种回弹仪检测数据在30~50MPa和50~60MPa两个强度阶段中有明显分布差异,故分别取出两种回弹仪检测数据中30~50MPa和50~60MPa两个强度阶段的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见图9、10。

图9、10可看出,30~50MPa阶段中高强回弹仪的大误差发生频率高于中型回弹仪而5060MPa则相反,因此得出针对强度50MPa以下混凝土的检测,2.207J(HT225型)中型回弹仪的检测精度优于9.8J(HT1000型)高强混凝土回弹仪。

针对强度50MPa以上高强混凝土,试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9.8J(HT1000型)高强混凝土回弹仪对高强混凝土检测的数学回归模型中的相关系数、平均相对误差和平均相对标准差均优于2.207J(HT225型)中型回弹仪。

由图6中计算值与实测值差值的频率可发现误差低于4的发生频率高强混凝土回弹仪明显高于中型回弹仪而误差高于5的发生频率却比中型回弹仪要低,故得出9.8J(HT1000型)高强混凝土回弹仪针对于高强混凝土的检测精度优于2.207J(HT225型)中型回弹仪。

结语

回弹法作为一种检测混凝土结构的手段,因其检测仪器的轻便、灵活、精度高,检测方法的统一,抽取子样的代表性高等优点,在工程检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综上所述,本文对回弹法在建筑混凝土主体结构检测中的应用作了系统分析,对回弹法的进一步掌握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田焜.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结构检测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13(17).

[2]辜晓朋.混凝土强度检测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