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7-17
/ 2

探讨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

周春辉田俊峰杨钰鑫

鹤岗市红十字医院

摘要:目的观察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尿激酶治疗,观察组患者行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对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冠状动脉再通率75%,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尿激酶;左旋精氨酸;疗效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要由机体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与不稳定斑块破裂有关)引起[1],其常见方法为尿激酶溶栓,能有效再通冠状动脉,控制心肌进一步坏死。但再通后易引发心绞痛等并发症,影响预后效果。为此本研究对本院收治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行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心电图、临床症状等检查确诊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均自愿签订知情同意书。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51.3±4.5)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2例,前壁37例,下壁8例,其他23例。心功能分级:Ⅰ级43例,Ⅱ级27例,Ⅲ级8例,Ⅳ级2例。将随机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梗死部位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心电图、肝肾功能、心肌酶等检查;同时给予患者吸氧、镇静、止痛等处理。随后对照组患者给予150万U尿激酶联合100ml氯化钠注射液(0.9%)静脉滴注,30min内完成,同时行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其剂量为200mg/kg,1次/d,连续治疗3d。溶栓后12h内行低分子肝素钠治疗1mg/kg,间隔12h1次。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胸痛相关症状改变及消化道情况。同时定期观察和记录患者血液再通情况。

1.3观察指标①冠状动脉再通率:a.溶栓开始后2h患者胸痛快速改善或消失;b.心电图显示,原抬高ST段、溶栓开始后2h内回降在50%以上;c.血清酶CK-MB峰值提前到14h内,CK提前16h内。ab或bc符合即判断为冠状动脉再通。②不良事件:随访1个月,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心肌梗死、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出血、肺水肿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各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冠状动脉再通30例(75%),对照组再通28例(70%),两组冠状动脉再通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5,P=0.62,>0.05)。

2.2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两组出血、肺水肿、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预后差、病情发展快等特点,易引发高血压等全身性疾病加重病情。由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不稳定斑块破裂,致使血小板聚集、粘附,形成血栓,治疗关键在于再通冠状动脉,充分灌注心肌,减少心肌损伤面积。临床实践及研究已证实。

尿激酶作为一种常见溶栓药物,能有效让冠状动脉再通,缩小心肌梗死范围。左旋精氨酸是一氧化氮合成的特异化学前体,血管内皮细胞经由一氧化碳合酶让左旋精氨酸生成一氧化碳、L-瓜氨酸,以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一氧化碳能将鸟普酸环化酶激活,让细胞内cGMP提高以发挥其传递功能;同时它还能让冠状动脉血流量增多,让内皮细胞表面黏附分子表达下降,改善中性粒细胞损伤情况。相关研究表明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效果更好。张代荣等[2]通过对照试验表明,联合组心绞痛发生率、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再发心肌梗死率明显低于常规溶栓治疗组(P<0.05)。石玉娜等[3]也通过对照试验肯定了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价值。本研究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发现观察组患者心肌梗死复发、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发生率分别为2.5%、12.5%及15.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5%、37.5%及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能有效再通冠状动脉血管,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中进一步应用。

参考文献:

[1]张纪梅.尿激酶溶栓治疗发病2h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70-171.

[2]张代荣,刘宏.尿激酶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1):811-813.

[3]石玉娜,张尧.尿激酶溶栓联合左旋精氨酸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疗效分析.中国医药导刊,2013(7):1225-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