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全血采集人群结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固定献血点和流动献血车全血采集人群结构分析

牛海英

(濮阳市中心血站河南濮阳457000)

【摘要】目的:探讨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的全血采集人群结构,为招募及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市2015年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献血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学历及献血量等。结果:在我市无偿献血的人群中,流动献血车献血者以18~35岁人群为主,固定献血点捐献全血者以36~60岁人群为主;在两种献血点捐献全血者,男性多于女性;中小学历献血者多于中专以上学历者;流动献血车的复检淘汰率高于固定献血点。结论:在我市血液采集中,以流动献血车采血为主,以18~35岁、男性及中小学学历者为无偿献血人群主体,应注重优化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方式,以提高血液采集数量与质量。

【关键词】流动献血库;固定献血点;全血;人群结构

【中图分类号】R19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4-0243-02

目前,大多数血站献血场所主要有两种:流动献血车与固定献血车[1]。虽然采集血液的目的相同,但在采集方式、地点及效果等方面却存在很大差异。基于当前血液采集紧张的情势,本文主要对我站的3个固定献血点与5辆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情况进行了统计与分析,旨在为招募及采集低危固定献血者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采血工作质量,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我市2015年共采集全血57690人次,3个固定献血点共3655人次,5辆流动献血车共54035人次。固定献血点的采血时间为8:00~18:00,流动献血车则随机在30个镇街流动采血。

1.2研究方法

根据穿越血站信息化标准管理系统,对登记部门中关于捐血者的性别、年龄、献血量及学历等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

2.结果

2.1我市2015年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的采血情况情况

2015年共采血57690人次,无偿献血人群中,以18~35岁人群为主,约占86.84%(50100/57690);中小学学历献血者共37900人次,约占65.70%(37900/57690),高于大专及以上学历者。献血者中,男性32890人,约占57.01%(32890/57690),女性24800人,约占42.99%(32890/57690),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无偿捐献血全血血量400ml者多于300ml与200ml者。在18~35岁献血人群中,共35600人次为流动献血车献血者,14500人次为固定献血点献血者,流动献血车献血者多于固定献血点者;在36~60岁献血人群中,固定献血点献血者多于流动献血车献血者。

2.2全血复检淘汰情况

57690人次采血中,共1802人次复检淘汰,约占3.12%。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的全血复检合格及淘汰情况对比,见表1。

表1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全血采集复检淘汰情况对比[n(%)]

3.讨论

献血场所是为献血者提供献血点健康咨询及进行血液采集的场所,常见的类型主要有固定献血点及流动献血车这两种,偶有临时献血点。献血车的优点是:可随意移动,在人流集中的接头停靠时,方便广大社会群众献血,还可进行无偿献血的广告宣传;献血前进行血液快速筛选,能够避免血液采集后浪费[2]。不足之处是:①对献血者产生影响,如献血车空间狭窄、分区不合理、不利于进行保密咨询、噪声大、无遮阳场所等,会影响献血者的精神状态[3]。②对采血工作的影响,如车载冰箱设计过于简单、温度波动大等,易影响血液的质量[4]。基于流动献血车的方便性,更多年轻人会选择在流动献血车捐献全血,而中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在固定献血点捐血。同时,由于流动献血车的不足之处,导致流动献血车的血液质量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复检淘汰率较高,可能造成血液采集后的浪费,无法很好地保证血液质量[5]。

从结果2.1中的统计情况可发现:我市2015年的采集全血共57690人次,献血人群主要集中在18~35岁人群中,占全年总献血人数的86.84%;学历层次方面,献血者多为中小学学历,约占65.70%;性别方面,男性约占57.01%,多于女性;献血量方面,400ml多于300ml及200ml;献血地点方面:流动献血车献血者多于固定献血点捐献全血者;献血人群方面:固定献血点以36~60岁人群为主,流动献血点以18~35岁人群居多。这说明,我市现在的采血方式主要以流动车接受全血捐献为主。由此可推断出,流动献血车的捐献全血人群构成直接影响到了整个城市的无偿献血人群构成,两者呈正相关的关系。从表1中可看出,我市全年采血复检淘汰的人数共1802人次,约占3.12%,而淘汰人数中,流动献血车献血者共1713人次,约占3.14%,明显多于固定采血点的2.44%。这表明,流动献血车的采血人次虽多于固定献血点,但复检淘汰率也高于固定献血点。从表3可得知,固定献血点与流动献血车在复检淘汰的年龄阶段构成比方面,主要以18~35岁人群为主。由上述可知,我市的血液采集主要流动献血车采血为主,以18~35岁、男性及中小学学历者为无偿献血人群主体,但流动车献血采集的全血复检淘汰率较高,血液采集的数量及质量无法保证。为此,在今后的血液采集中,应不断强化流动献血车的优点,积极改进存在的不足,从数量与质量方面保证血液采集工作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血液采集作为一种保障全民健康的行为,与医疗工作水平及质量密切相关。基于当前血液采集的人群结构分析,在今后的采血工作中必须加强无偿献血的宣传,并积极强化各种采血技术及场所优化,以提升血液采集的树龄及质量。

【参考文献】

[1]庄华,张建伟,徐立.常州地区2013年夏季新增一处夜市献血点的启示[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4,27(10):887-888.

[2]王倩,李建华,肖鲲.洛阳市2005~2014年无偿献血者的分布状况[J].临床输血与检验,2015,17(06):524-526.

[3]陈素贞,陈安心,钱伟忠.金华市城镇13处固定献血点统计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06):635-636.

[4]刘利敏,关茵,杨崇.浅谈成分无偿献血的招募工作[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6):267-268.

[5]陆华新,姚立,袁明超,项征国,杨家宏,胡敏胜,李刚.武汉地区新增献血点提升献血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输血杂志,2016,29(02):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