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韩冲袁运许曹颐孙超王林英

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石家庄050021

摘要: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北依燕山与承德市为邻,南临渤海;西与北京、天津相接,东与秦皇岛接壤。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主要从行政分布、地理分布和时间分布三方面阐述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关键词:地质灾害;分布

AbstractTangshancityislocatedinthenortheastofHebeiprovinve.ItisadjacenttoChengdecityinthenorth,Bohaiseainthesouth,BeijingandTianjinginthewest,andQinghuangdaointheeast.Themaintypesofgeologicaldisastersarecollapse,landslide,debrisflow,groundsubsidence,groundfissures.Mainlyfromtheadministrativedistribution,geographicaldistributionandtimedistributionofgeologicaldisasterdistributionlaw.

Keywordsdistributionofgeologicaldisasters

一、唐山市地理位置与交通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7°31′~119°18′,北纬39°03′~40°27′。北依燕山与承德市为邻,南临渤海;西与北京、天津相接,东与秦皇岛接壤。两市、五县、七区、六个开发区(管理区),总面积13372平方公里,总人口725万,其中市区面积3568平方公里,人口303万。

唐山市中心区位于唐山市中部,东、北与滦县交界,南与丰南区接壤,西和北与丰润区毗邻。东至秦皇岛125公里,南距渤海40公里,西南至天津108公里,至省会石家庄366公里,西北至北京154公里。唐山地处交通要塞,是华北通往东北的咽喉地带,京沈、京秦、大秦、京唐四大铁路横贯全境。津山、京沈干线公路横跨东西,东有秦皇岛港,西邻天津港,新建的唐山港位于津秦两港之间。境内铁路公路交织成网,交通发达。

二、唐山市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一)地质灾害概况

通过本次研究资料可知[1],唐山市地质灾害种类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五种,以泥石流灾害为主,占全市地质灾害的41%,其次为地面塌陷,占总灾害的24%,其次为崩塌,占总灾害的22%,次之为滑坡,占总灾害的12%,最后为地裂缝,占总灾害的1%。

(二)地质灾害行政区分布情况

唐山市区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16.6%,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78.5%,其次为崩塌,占比为17.7%,其次为滑坡,占比3.8%。涉及乡镇主要为路北区街道、双桥镇、韩城镇、路南区街道、洼里镇、女织寨乡、栗园镇、路南区街道。

迁西县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31.2%,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泥石流,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62.8%,其次为崩塌及滑坡,占比分别为18.2%和14.9%,另外地面塌陷,占比4.1%。涉及乡镇主要为渔户寨乡、东荒峪镇、东莲花院乡、新集镇、尹庄乡、金厂峪镇、汉儿庄乡、三屯营镇、太平寨镇、滦阳镇、旧城乡、白庙子乡、洒河桥镇、上营乡。

迁安市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16%,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崩塌,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42.1%,其次为泥石流及滑坡,占比分别为38.2%和13.2%,另外地面塌陷、地裂缝,占比分别为3.9%、2.6%。涉及乡镇主要为蔡园镇、大崔庄镇、大五里乡、建昌营镇、马兰庄镇、木厂口镇、彭店子乡、太平庄乡、五重安乡、夏官营镇、闫家店乡、杨店子镇、杨各庄镇、野鸡坨镇、赵店子镇、沙河驿镇等共16个乡镇。

滦县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

点比例为3.4%,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31%,其次为崩塌、地面塌陷及泥石流,占比均为19%,另外地裂缝,占比12%。涉及乡镇主要为杨柳庄镇、九百户镇、油榨镇、滦州镇、雷庄镇、榛子镇、响嘡镇。

玉田县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1.3%,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泥石流,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50%,其次为地面塌陷及崩塌,占比分别为33.3%和16.7%。涉及乡镇主要为唐自头乡、林南仓镇、郭家屯乡、大安镇、林头屯镇。

丰润县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3.2%,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和崩塌,分别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均为53.3%和33.3%,另外泥石流、地面塌陷,占比6.7%。涉及乡镇主要为火石营镇、泉河头镇、王官营镇、左家坞镇,杨官林镇、沙流河镇。

古冶区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5.5%,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地面塌陷,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73.1%,其次为滑坡、泥石流,占比分别为11.5%和7.7%,另外为崩塌、地裂缝。涉及乡镇主要为王辇庄乡、卑家店乡、范各庄镇、王辇庄乡、习家套乡、大庄坨乡。

遵化市发育的地质灾害占全市地质灾害点比例为22.9%,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泥石流,占全县地质灾害比例为56.9%,其次为崩塌、地面塌陷和滑坡,占比分别为20.2%、16.5%和6.4%。

(三)地质灾害地理分布规律

在地理分布上,唐山市山区及低山丘陵地区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泥石流、滑坡、崩塌及地面塌陷;平原区主要地质灾害为地裂缝和地面沉降。泥石流主要分布在迁西县、遵化市和迁安市,崩塌主要分布在迁安市、迁西县、遵化市和唐山市区,滑坡主要分布在迁西县和迁安市,地面塌陷主要分布在唐山市区、古冶区和遵化市,地裂缝主要分布在迁安市和滦县,平原区地质灾害主要为地面沉降。

按地貌类型统计,中低山区发育地质灾害占比为0.2%,地质灾害类型为泥石流;丘陵区发育地质灾害占比为70.3%,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泥石流,占比50%,其次为崩塌,占比27.8%,之后为滑坡,占比15.3%,地面塌陷,占比6%,地裂缝,仅占0.9%;盆地区发育地质灾害占比为10.3%,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泥石流,占比51.1%,其次为地面塌陷占比为26.5%,崩塌占比为16.3%,滑坡占比为6.1%;平原区发育地质灾害占比为19.2%,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地面塌陷,占比为89%,其次为崩塌、滑坡,占比均为4.4%,之后为地裂缝占比为2.2%。见图2。

(四)地质灾害时间分布规律

在时间上,对于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其主导诱发因素为降雨,在降雨量较大年份的发生相对集中,近年来由于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灾害发生频率有加速的趋势。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现在,唐山市地质灾害主要发生的年份为1976年、1998年、1996年、1995年、2012年[2]。

参考文献

[1]唐山市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报告.河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2015.

[2]河北省地质环境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