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问题及路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8
/ 2

当前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问题及路径探索

张茜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四川省成都市610066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企业政治思想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并对政工干部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加强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十分有必要。但是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与不足,暴露出了诸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偏低、意识不强、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必须及时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应对和解决。本文简单分析当前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存在的问题,并就相应改善路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问题;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十分有必要,这是促使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开展的基础,同时也是为企业改革保驾护航的重要支持。但是就当前来看,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依然偏低,导致企业改革创新难以真正实现,同时企业政治思想工作也面临着效果不佳的困境。因此,从问题源头出发,全面加强政工干部素质建设极其重要。

一、当前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面临的难题

(一)工作自觉性低

长期以来,政治思想工作都不受企业重视,后者往往将重心放在了经济发展上,更加强调经济效益的提升。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政工干部也大多形成了对自身工作不重视的意识,思想懈怠,没有充分意识到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优厚的待遇也让部分干部在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过于享受舒适,不愿意展开自我学习与提升,甚至产生了思想政治理论都只是大同小异的教条这种错误观念。长此以往,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的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都较低,不但严重阻碍了政治思想工作的高效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工作的正常进行。

(二)素质基础偏低

素质建设的最终结果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素质基础,而是素质建设成效,只有二者都足够高,才能在短时间内将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提升到一定层次。但是大部分企业政工干部的素质都较低,要么理论水平不够高,要么实践经验欠缺,要么工作能力低下,难以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与此同时,素质基础过低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素质建设成果,即便建设工作开展得再好,在短时间内也难以将干部队伍整体素养提升到较高层次。

(三)老龄化严重

当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老龄化较为严重,青壮年干部数量偏少。老龄化意味着干部队伍政治思想理论水平偏低,对先进理论的理解和把握不够。甚至,部分干部在开展工作时只是按照经验进行操作,基本上脱离了理论指导,使得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犹如空中楼阁,缺少依据。另外,老龄化还意味着干部队伍学习能力较弱。时代的快速发展,促使政治思想理论得以不断更迭,需要政工干部紧随时代脚步,不断进行自我学习与提升,以最先进的理论指导工作的开展。而且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企业政治思想工作还需要紧随科技浪潮,向信息化方向发展,才能在新时代背景下真正贴合大众,为基层职工提供政治思想指导。但是老年干部学习能力普遍较弱,对信息技术的掌握不足,难以在素质建设中有效提高自身素质。

二、加强企业政工干部建设的路径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政工干部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

针对部分政工干部思想懈怠,对本职工作不够重视,工作自觉性和积极性欠缺的问题,需要通过全面加强思想教育的方式加以改善和解决。首先,企业应当对政治思想工作加以高度重视,投入足够资源用于支持该工作的开展,摒弃完全集中于经济效益的发展规划,从而让政工干部能够充分意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其次,企业还需要全面落实思想教育工作,通过海报、文件、讲座、培训等方式,对政工干部开展专门的思想教育工作,并定期对工作成果进行考核,确保所有政工干部都能重视并做好自身工作。需要注意的一点是,针对部分贪图安逸享乐的干部,应当重点对其进行教育,让其明白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性和严峻性,促使其端正态度,认真对待工作。

(二)注入新鲜血液,培养优秀人才推动政工干部队伍更迭

新鲜血液的流入,能够有效改善当前企业政工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素质基础偏低、学习能力弱的问题,从而促进素质建设工作质量的充分提升。因此,企业应当积极吸纳青壮年人才到政工干部队伍之中,促使队伍得以实现质的改变,为干部素质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奠定基础。首先,企业应当对政工干部待遇进行适当调整。导致政工干部队伍老龄化严重,缺少新鲜血液流入的重要原因正是岗位待遇不够丰厚,和当代青年职工的预期待遇存在较大差距,使得青年人才不愿意投身于政治思想工作岗位。其次,企业需要合理制定青年政工干部选拔标准。为了有效推动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工作的高效开展,企业在选拔青年人才时,必须对其综合素质进行综合考核,并且只有各方面素质都足够高的人才才能被选拔进入政工干部队伍。只有这样,政工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基础及学习能力才能因为青年人才的加入得到有效改善。一般来说,企业应当从政治思想理论、工作能力、思想态度、学习能力、信息素养等方面,对青年人才进行培养、考核与选拔,为政工队伍输送大量优秀人才。

(三)加强素质建设规划,提高建设质量与成效

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需要从多方面展开,较为复杂,必须做好规划才能确保建设工作的正常、高效推进。从总体上来看,针对政工干部素质建设的规划既包括短期计划,也包括长期规划,而且还可以分为道德教育、工作能力培训及自身建设三方面。首先在道德教育方面,企业需要规划好思想道德教育计划,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等先进理论融入教育内容,定期对干部进行教育。而且企业还需要紧随党的号召,将最新的政治思想理论融入思想教育内容之中。其次是在工作能力方面,企业需要加强对干部理论水平的培养,同时要求其以理论指导工作开展,并在实践中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自身实践能力。更为重要的是,企业需要加强对干部创新能力、应变能力的培养,确保其能够根据工作情况,适当进行创新和应变,有效做好本职工作。最后是在自身建设方面,企业需要培养并强化政工干部自我学习与提升的意识,为其提供自身建设的机会,要求其深入群众之中,能够和基层职工保持良好沟通,真正做到为职工群体排忧解难。

(四)健全用人评价机制,以奖惩优选促使干部提高自身素质

政工干部素质建设不但需要做好规划,优化方法,还需要提供有力保障,设置惩处机制,才能有效促使广大政工干部积极响应素质建设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对此,企业需要健全用人评价机制,同时完善奖惩制度。在用人方面,应当为政工干部提供科学、完善的晋升体系,同时构建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干部工作进行有效评价,并以此为基础选拔优秀人才并加以提升。而在奖惩方面,企业则需要充分落实政治思想工作责任,确保所有政工干部能够明确自身职责。但凡出现失责情况,则需要依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惩处。而对于工作完成度高,表现优异的干部,企业则同样需要按照奖惩规范加以奖励。通过完善的用人评价机制与奖惩制度,既能鼓励政工干部做好本职工作,也能督促其认真对待工作,从而促使其提高自身素质并有效胜任岗位。

结束语:

综合上述分析可知,当前企业政工干部建设还存在一定问题,导致实际建设成效较为有限,难达预期,难以充分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针对这一问题,企业应当加以高度重视,并且通过加强思想教育,培养并选拔优秀青年人才,加强素质教育,健全用人评价机制及奖惩制度等方式,全面推动政工干部素质建设工作的创新发展,促进建设质量及效率的有效提升,为企业政治思想工作的开展带来更加高质量的政工团队。

参考文献:

[1]李芙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问题分析及路径探讨[J].求知导刊,2017(19):77-78.

[2]郭尧.企业政工干部队伍素质建设现状及对策探究[J].科技展望,2016,26(28).

[3]李慧.政工干部素质和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大陆桥视野,2016(4):40-40.

[4]姜丽丽.浅析国有企业政工干部素质提升的路径[J].山西青年,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