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 2

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

欧文华

欧文华(辽宁省朝阳市中心医院辽宁朝阳122000)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1-0070-02

【关键词】酶法总胆固醇

酶法检测血清总胆固醇是目前公认为最适于作血清总胆固醇测定的常规方法[1],在各大中小医院实验室测定TC大多采用酶法,既可于作终点法手工操作,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也可于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它具有试剂单一、试验稳定、使用方便等优点。现报告如下。

1原理

血清中的胆固醇酯(CE)被胆固醇酯水解酶(CEH)水解成游离胆固醇(Cho1),后者被胆固醇氧化酶(CHOD)氧化成△4-胆甾烯酮并产生过氧化氢,再经过氧化物酶(POD)催化4-氨基安替比林与酚(三者合称PAP),生成红色醌亚胺色素(Trinder反应)。醌亚胺的最大吸收在500nm左右,吸光度与标本中TC含量成正比。

2试剂

(1)酶试剂:组成因不同商品试剂盒而异,酶用量也因酶制品质量而定。

(2)chol标准参考血清:本法TC测定中以准确定值的参考血清为标准,参考血清的Chol浓度最好有高、中、低3种,中浓度血清的Chol含量应在3.8~5.2mmol/L。

(3)试剂与参考血清的稳定性:未开瓶的试剂4℃存放至少稳定1年。复溶后的酶试剂在2~8℃至少稳定1周,15~25℃3天,如在此期内出现肉眼可辨的粉红色为不合格。标签上注明出品日期及有效期。

液态的Chol参考血清(含有不抑制CHE、CHOD与POD的防腐剂),-20℃保存至少稳定2年,冻干品更稳定。标签上注明出品日期及有效期。

3操作

(1)标本为及时分离的空腹血清、肝素或ED-TA抗凝血浆。

(2)终点法测定时标本管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标本与定值血清各10μl,酶试剂1ml,混匀后在37℃放置5分钟,或20-25℃放置10分钟后用光度计比色,以试剂空白调零,波长500nm或520nm,颜色稳定至少60分钟。

4计算

TC(mmol/L)=A测定/A标准×定标血清TC浓度(mmol/L)。

速率法测定根据仪器性能及所用试剂的反应速度设计操作程序,一般要求试剂中酶用量较高。

5技术指标

(1)精密度:终点法批内CV<1.5%,批间CV≤2.5%。

(2)准确性:以参考方法(ALBK法)定值的血清为标准液时,本法测定结果与ALBK法基本一致。以Chol水溶液为标准时,结果往往比AL-BK法低,故不宜采用Chol水溶液。

(3)灵敏度:显色剂用酚时,TC5.2mmol/L(200mg/d1)时的吸光度A500nm0.30-0.35,故A500nm=0.005时的TC浓度约0.08mmol/L(3mg/d1)。

(4)测定范围:血清与酶试剂用量之比为1:100时,测定上界为13mmol/L(500mg/d1)。

(5)特异性:血清中多种非胆固醇甾醇会不同程度地与本试剂显色。正常人血清中非胆固醇甾醇约占TC的l%,故在常规测定时这种影响可以不计。

(6)干扰因素:终点法中血红蛋白高于2g/L时会引起正干扰。胆红素>0.1g/L时有明显负干扰。维生素C与甲基多巴血中浓度高于治疗水平时也使结果偏低。上述干扰物在速率法中影响较小。高TG血症(血清混浊)在本法中(血清与试剂量1:100时)一般无明显影响。

6参考值

人群血脂水平主要决定于生活因素,特别是饮食营养,所以各地区调查所得参考值高低不一,以致各地区有各自的高TC划分标准。现在国际上以显著增加冠心病危险的TC水平作为划分界限,在方法学标准化的基础上,采用共同的划分标准,有助于避免混乱。

(1)我国《血脂异常防治建议》提出的标准(1997,6)为:理想范围<5.2mmol/L(<200mg/d1);边缘升高:5.23~5.69mmoL/L(20l~219mg/dl),升高≥5.72mmol/L(≥220mg/dl)。

(2)美国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AdultTreat-mentPannel;简称ATP)1994年提出的医学决定水平:理想范围<5.1mmol/L(<200mg/d1);边缘升高5.2~6.2mmol/L(200~239mg/d1);升高i>6.21mmol/L(≥240mg/d1)。

(注:ATP是NCEP成人治疗组1994年提出的第一次报告)

7临床意义

(1)影响TC水平的因素

①年龄与性别:TC水平往往随年龄上升,但到70岁或80岁后有所下降,中青年期女性低于男性,5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

②长期的高胆固醇、高饱和脂肪和高热量饮食可使TC增高。

③遗传因素。

④其他,如缺少运动、脑力劳动、精神紧张等可能使TC升高。

(2)高TC血症:是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病理状态下高TC有原发的与继发的两类。原发的,如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缺陷)、家族性apoB缺陷症、多源性(polygenic)高TC、混合性高脂蛋白血症;继发的,见于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妊娠等。

(3)低TC血症:也有原发的与继发的,前者如家族性的无或低β脂蛋白血症;后者如甲亢、营养不良、慢性消耗性疾病等。低TC者容易发生脑出血,也可能易患癌症(未证实)。

(4)其他:肝脏是胆固醇及胆固醇卵磷脂酰基转移酶(LCAT)合成的器官,严重肝病患者血清TC不一定很低,但由于血清LCAT活力低下,血清胆固醇酯占TC的比例可低达50%以下。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检验学血脂测定推荐方法(二).血清总胆固醇酶法测定(草案).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5,18(3):183-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