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王湘炜

湖南省脑科医院麻醉科长沙410017

【摘要】目的:对比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9月收治的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120例,按麻醉方案的不同分为A组(给予全身麻醉)60例,B组(给予硬膜外麻醉)60例,对比2组术后短期认知功能情况。结果:2组在常规监测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麻醉后24h的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A组麻醉后6h、12h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老年骨科手术施行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者均可在术后24h内诱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同时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关键词】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骨科;认知功能障碍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cognitivedysfunction,POCD)主要是指施行手术麻醉之后的数天内患者的认知、记忆以及意识等功能出现紊乱的状态,属于急性发作精神紊乱综合症之一,具有可逆性、波动性等特征,且多发于夜间。一旦出现POCD将延长患者的功能恢复时间,增加医疗成本,严重的甚至可对术后的日常生活产生干扰,致使患者术后记忆力减退、集中力降低等。据相关资料[1]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POCD的发生率也随之增加,尤其在老年手术患者中具有极高的发病率。本文通过对比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旨在为后续临床防治POCD提供方向,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0例均为我院自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收治的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按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病情分级为Ⅰ、Ⅱ或Ⅲ级。将其按麻醉方式的不同分别分为A、B两组,A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5~78岁,平均(70.12±3.54)岁;其中行膝关节置换术者16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者23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21例。B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64~79岁,平均(70.10±3.60)岁;其中行膝关节置换术者17例、行髋关节置换术者24例、行股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者19例。2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2组术前均未用药。A组给予维库溴铵0.1mg/kg+芬太尼5μg/kg+咪达唑仑0.04mg/kg+依托咪酯0.3mg/kg行麻醉诱导,完成之后行气管插管,采用麻醉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最后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异丙酚维持麻醉,并对维库溴铵进行间断追加以维持肌松。B组在第1~2腰椎间隙开展硬膜外穿刺置管并行硬膜外阻滞麻醉,注意将麻醉平面控制在低于T10范围内,手术过程中对罗哌卡因进行间断追加以维持麻醉,结合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心率以及血压等指标情况对麻醉深度进行调整。2组在麻醉的过程中均应密切留意患者的体征,术后均给予静脉镇痛。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麻醉时间、术中低血压发生率等指标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ini-mentalstateexamination,MMSE)对2组术前12h、麻醉后6h、12h、24h、72h时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测定。若与术前相比,术后MMSE评分降低超过2分或评分低于23分则评定为POCD。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对比分别行t、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常规监测指标对比

2组在常规监测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2组MMSE评分对比

2组麻醉前及麻醉后72h的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麻醉后6h、12h的MMSE评分均分别显著低于麻醉前(P<0.05);但A组麻醉后24h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B组(P<0.05)。详见表2。

2.32组POCD发生率对比

A组麻醉后6h的POCD发生率为16.67%(10/60)、12h的发生率为20.00%(12/60),均分别明显高于B组的6.67%(4/60)、5.00%(3/60)(P<0.05)。

3讨论

据大量研究[2]显示,老年手术病人在长时间麻醉之后存在较高的POCD发生率,而POCD是诱发老年痴呆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与认知功能正常的老年人相比,转变为老年痴呆的风险更大。所以,在手术的过程中施行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案显得尤为重要。现阶段,主要采用MMSE量表测试法对麻醉后患者的认知功能情况进行评价,此种方案具有简便易行的特点,加上有效度及可信度均较高,尤其适用于老年骨科大手术后需长时间严格卧床休息的配合度较低的患者中。

据相关资料[3]表明,患者的年龄、疾病类型以及麻醉方式等均与POCD的发生有关。本组研究中2组在年龄、手术类型以及麻醉时间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而能够排除此类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据有关人员[4]对年龄超过60岁的438例非心脏手术患者随机施行全身麻醉或者局部麻醉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麻醉方案对患者术后3个月的POCD的影响不存在差异性(P>0.05),但局部麻醉可以有效降低术后1周POCD的发生率。与本研究结果A组麻醉后6h、12h的POCD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一致。

综上,老年骨科手术施行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两者均可在术后24h内诱发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且全身麻醉对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更显著。

参考文献:

[1]徐俊峰.不同麻醉方式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2,16(13):118-120.

[2]盛绚宇.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骨科杂志,2013,16(3):329-331.

[3]靳丽敏.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0):1072-1074.

[4]孙瑜,王清秀.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7,23(1):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