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C肽的血清测定对糖尿病稳定性评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葡萄糖-C肽的血清测定对糖尿病稳定性评估

刘春江

刘春江(江西新余新钢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西新余33800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17-0172-02

【摘要】C肽不受胰岛素抗体干扰,与胰岛素抗体无交叉免疫反应。C肽和胰岛素原之间有交叉免疫反应,但由于血清中胰岛素原的浓度还不到C肽浓度的1/10,故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得的C肽(总C肽)对评价β细胞分泌功能较胰岛素更为可靠。由于外周血中C肽被肝细胞摄取少,更能反应胰岛B细胞分泌时浓度,加之其基础清除率稳定,不受多种因素影响,故C肽测定显得更为重要,从而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情况,对于指导治疗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C肽胰岛β细胞C肽释放试验方法

C肽(C-Peptide)又称连接肽,是胰岛β细胞的分泌产物,它与胰岛素有一个共同的前体—胰岛素原。胰岛素前体物质胰岛素原,正常情况下,人胰岛细胞主要分泌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是胰岛素,在产生胰岛素的一系列的过程中,胰岛细胞首先合成胰岛素原。胰岛素原是一条很长的蛋白质链,胰岛素原在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三段,前后两段又重新联接,成为有A链和B链组成的胰岛素,中间一段独立出来,称为C肽。因为胰岛素原转变成胰岛素时,C肽与胰岛素以等分子数共存于分泌颗粒并同时释放至毛细血管循环中,且C肽不被肝脏破坏,半寿期较胰岛素明显为长,故测定血循环中C肽水平更能反映B细胞合成与释放胰岛素功能。胰岛素β细胞所分泌的胰岛素原可被相应的酶水解生成胰岛素和C肽,因此血胰岛素和C肽都能反映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胰岛素的测定会受到一些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例如测定注射过胰岛素或正在注射胰岛素的患者,而C肽的测定则相对稳定。因为,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病人,体内可产生胰岛素抗体而能干扰胰岛素的测定,用放免法测的胰岛素浓度并不能反映体内胰岛素的实际水平。C-肽测定就可弥补胰岛素测的不足,在已经用胰岛素治疗时也能较准确地反映胰岛β细胞的功能。

一﹑测定方法

1﹑C肽释放试验方法:在做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的同时,测定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3小时血中的C肽浓度,来了解B细胞功能贮备,即为C肽释放试验。

2﹑采用化学发光法,即标本中的C肽和包被于固相磁珠上的单克隆抗体及标记有酶的单克隆抗体形成双抗体夹心复合物,在磁场中除去未反应的标记单克隆抗体,加入酶底物使之显色,底物显色强度与C肽含量成正比。

二﹑参考值

成人:≤4.0μg/L(≤4.0ng/ml)

>60岁:男1.5~5.0μg/L(1.5~5.0ng/ml)

女1.4~5.5μg/L(1.4~5.5ng/ml)

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

三﹑分析与讨论

1﹑测定C肽能得知胰岛细胞的功能,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很大的意义,C肽没有胰岛素的功能,而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和C肽呈等分子关系,这也就是说,分泌几个胰岛素分子,同时必然分泌几个C肽分子。血C肽浓度可间接反应胰岛素浓度。C肽不受肝脏酶灭活,半衰期比胰岛素长,经肾脏直接在尿中排泄,故血中C肽的浓度可更好地反映胰岛素的功能。C肽的清除主要通过肾脏降解和排泄,C肽在尿中的浓度高于血浆中的浓度。

治疗用的胰岛素不含C肽,因此,C肽不受外源性胰岛素的影响,这是在研究胰岛B细胞功能方面比胰岛素优越之处,可以用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病人。C肽释放试验在某种意义上可代替胰岛素释放试验。C肽释放试验用于正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正常基础状态下C肽水平为≤4±0.5ng/ml。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标准馒头餐试验)的同时可抽血测定空腹血糖负荷后1小时、2小时、3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正常人在服糖60分钟后C肽水平升高至基础水平的3倍以上。1型糖尿病C水平极低(<2ng/ml),胰岛功能减退者餐后C肽上升的幅度常低于3倍。对于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用测定血中胰岛素水平不能评价自身胰岛功能时,可以测定C肽水平来评价自身胰岛B细胞功能。

2﹑C肽检查:当病友在接受外来胰岛素治疗时,如果仍检查血中的胰岛素水平来评价机体产生胰岛素的能力,显然要受到注射胰岛素的影响,结果不准确。此时通过C肽检查能准确的反映机体自己产生胰岛素的量,而不受外来胰岛素的影响。测定方法与胰岛素相同,也是抽空腹及餐后血,正常情况下也是餐后比空腹高4~5倍。

3﹑怀疑患有胰岛素瘤的病人发生低血糖时,测定血糖与胰岛素比值有助于诊断。而就用外源性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发生低血糖,测定C肽可鉴别其低血糖发生的原因,是由于胰岛素使用过量还是进食不足。

4﹑存在胰岛素抗体时,只有用C肽检测来了解胰岛B细胞功能。假如一个病人空腹胰岛素,c肽在正常范围而高峰在3h,可以达到空腹的4~5倍,这说明分泌延迟,这样的患者可能肥胖,有胰岛素抵抗,用药要选择胰岛素增敏剂。也说明30min,1h分泌不足,也说明第一时相受损,餐后血糖高,用药要选择餐时血糖调节剂。

而另一个患者空腹胰岛素,c肽在正常范围但分泌高峰在2h,能达到空腹的2~3倍,这个情况是上升高的倍数不够,这样的病人往往病程较长,胰岛功能不好,可能要用磺脲类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

5﹑可鉴别低血糖原因。若C肽超过正常,可认为是胰岛素分泌过多所致;如C肽值低于正常,则为其他原因所致。

6﹑糖尿病的分型和诊断:糖尿病分为两大类。I型又称胰岛素依赖型(简称IDDM)。空腹血浆胰岛素极低,口服葡萄糖试验(OGTT)或馒头餐后上升及下降极缓慢,甚至无任何变化。说明其胰岛β细胞功能极差;Ⅱ型又称非胰岛素依赖型(简称NIDDM)。该型包括需胰岛素治疗和不需胰岛素治疗两类。特点为空腹高胰岛素血症;OGTT试餐后,胰岛素释放延迟,高峰后移,但总释放量不低,约12%病人呈低反应或延迟反应,说明Ⅱ型糖尿病与I型有本质区别。推测高反应者的发病原理以胰岛素抗体为主;低反应者以β细胞分泌功能不足为主,兼有胰岛素抗力的的因素。I型及Ⅱ型需胰岛素治疗者,由于长期接受胰岛素注射,其血清胰岛素抗体阳性率分别高达96%和87%。从而干扰了胰岛素发光免疫测定的结果,故这项测定已渐为C肽所代替。

参考文献

[1]《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0期.

[2]《临床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3]《病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4]《生化检验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

[5]《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