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读写并重综合训练出成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3

听说读写并重综合训练出成效

魏晓

湖北黄梅一中魏晓

进入二轮复习以后,师生们都已疲于题海战术,而这些题中又很有一部分是旧题、陈题,甚至是弱智题,做这些题既浪费时间,又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进步,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脱离题海,又能在成绩上、能力上有所进步呢?我校的经验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让学生脱离苦海,老师必须先走出题海”。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它不同于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英语学科的训练必须有,但决不等同于理科所谓的死做题,因为语言的学习是从听开始,逐渐过渡到说,然后才是读和写,我们必须遵循这一规律;而且在高考中听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占据着总分值的1/5,所以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我们都必须重视听力训练。

我校现在是每周一、三、五早饭后播放一套听力训练题,第一遍播放让学生边听边做,第二遍播放主要是让学生找出自己错误之所在,是未听懂对话或独白还是听懂了而理解不对。当然,听力的训练就这些内容是远远不够的。从高一开始,我们就着力给学生营造一个学英语的环境,高一、高二这两年每天的早饭后都播放课本的同步录音磁带,学生既可以打开课本,边听边看,也可合上课本,全凭自己听。两年下来,多数同学对高中课本的内容已相当熟悉,基本上是听上文就可以说出下文,这样做最大的好处是让学生对英语的反应能力加快,使他们听英语如同听母语一样,为听力训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入高三以后,听力转向应试技巧方面的训练,我们还规定学生每晚临睡前坚持听15—20分钟的英语,内容不定,可以是自己学过的或听过的录音材料,也可以是一些幽默小故事或英文歌曲,目的就是培养学生听力上的语感,让他们的耳朵对英语的反应如同眼睛对英语的反应一样快捷。

但即使是实施了上述种种措施,学生听力失误仍旧存在。结合每次考试的命中率情况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听力失误的主要原因是有如下几个障碍:心理障碍、语言障碍、词汇障碍、母语思维障碍、文化背景知识障碍、记忆障碍、逻辑思维障碍等等。针对这些障碍,我们经过细致的研究和积极的探索,做出了如下提高听力的对策。

1.树立信心,培养兴趣。针对学生怕听英语,不愿听英语的情况,我们教育学生只要有信心、耐心,掌握科学的方法,听力水平会稳步提高。课堂上,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气氛,消除学生的害怕担忧心理。每次听力训练前,先放一些曲调轻松、旋律优美的中英文歌曲,让学生在愉快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听力训练。

2.狠抓语音教学。音标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求学生读准每一个单词,启发学生归纳字母及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而且要求学生掌握重读、弱读、连读、省音、同化、语调等语言知识,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身份人的语气、语调。这样,在听力测试中,学生就能迅速适应听力材料的语音特点,从容答题。

3.扩大词汇量,增大阅读量。实践证明,听力的水平和词汇量及知识面成正比。丰富的词汇量和广博的知识面是决定听力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此,我们经常教育学生遵循记忆规律,利用构词法,联想记忆法、归类记忆法等多种手段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同时精选题材丰富的背景材料如历史、地理、文化习俗、政治经济等阅读材料,供学生阅读。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巩固他们所学的词汇,而且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丰富他们的视野。

4.培养快速阅读技巧。听力理解需要快速反应能力。快速阅读是培养这一技能的方法,快速阅读不但有助于培养学生短时记忆力,有助于掌握材料的全旨大意,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迅速对材料的信息进行筛选、分析、综合的能力。

5.精听与泛听相结合,加大信息输入。

6.听力训练的应试技巧。听前告诉学生应迅速稳定情绪,快速阅读全部问题和所给选项,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预测对话或者短文的大改内容,以便听时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听时告诉学生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听音不以单词为单位而以意群,词组句子为单位,并养成边听边记的速记习惯,速记也有技巧。例如数字用阿拉伯数字,人名、地名用代号,长单词用缩写。长句记主要成分,需要强调的是:听时注意力不可纠缠于个别单词,而应集中于理解整体内容。听后应迅速回忆并整理所听内容,科学地对信息进行检索、筛选、综合,当机立断,作出选择。

说英语是目前学生最不愿意做的一件事,他们一怕说错遭人笑,二是长期养成的不开口的习惯使得他们积习难改。针对这一现象我们的策略是:开口说英语,从老师本身做起,课堂教学尽量用英语,必要时用汉语,日常会话要求学生必须用英语,鼓励学生多开口,说错了也要表扬他们精神可嘉,然后予以纠正。我们总是告诫学生,英语是一门工具,学英语是为了使用英语,而使用英语最直接的方式,莫过于说和听了;而且一旦敢于开口说了,你也就逐渐学会说了,这正如我们从小学母语。如果你总不开口说,那么你很难真正地学会英语。在说英语这一方面,老师的示范作用很重要,一般情况下如果老师用英语与学生交谈,绝大多数学生会很自然地与老师用英语进行对话。这样一来,既练了听力,又练了口语,还锻炼了自己的胆量,对学生真可谓是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为减轻学生的高考压力和活跃复习时沉闷的课堂气氛,我们学校已经形成了这样一个制度,那就是课前给学生3—5分钟,让他们轮流用英语讲讲幽默故事,唱唱英文歌曲,或表演一个小短剧,形式多样,由学生自选,目的让学生开口说英语,长期坚持下来,学生的口语能力有明显提高,表现欲越来越强,学英语的兴趣也越来越浓;与此同时,他们的写作、阅读、听力上能力也随之不断提高。所以说,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听、说、读、写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尤其是听说这两种能力,可以说是学好英语的关键,而长期以来形成的“轻听说、重读写”的观念正是影响学生学好英语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要改进这中学习观点,把学生引入“重视听说”的语言学习规律上来。

高中英语的重点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当今世界,瞬息万变,己真正进入了知识经济时代。古今中外、天文、地理、历史、风土人情、语言背景、名人轶事,甚至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也已渗透到阅读材料中,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要有广泛的阅读面和丰富的百科知识,换句话说,他们要力争做到“通才”,这无疑是个很高的要求。如何能让他们达到这么高的要求呢?

我们的做法是利用讲阅读文章的机会,给学生讲讲与此篇文章相关的背景知识。现在的理科生人文知识很欠缺,在这方面,英语老师只有暂且充当历史、地理、政治老师,给他们补上这一课。再就是鼓励学生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广泛涉猎各种知识,看书报杂志,不要只盯着影视和体育明星,要视野开阔,多看百科知识,科学小品文及风土人情等方面文学,中英文均可。《学英语》报的第一版,我们要求学生必看,因为这一版知识面较广,可以给学生们提供必要的百科知识包括名人介绍,世界各地简介,以及与每一单元相关的背景知识,还有学生非常崇拜的超级明星等等,这些都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丰富他们的视野。

看电视也一样有利于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我们总是告诫学生不要只看纯娱乐的节目,这些节目只能博得观众一时欢笑,看过之后,对我们的学习并不会起任何作用。我们引导学生看CCTV的中文国际频道,以及科教频道,尤其是其中的OutlookEnglish即希望英语杂志。这档节目中英文兼备,对热门话题,名人趣事,以及英语谚语都有十分精彩的介绍,趣味比较强,学习性也较强,是一档寓教于乐的英语节目。同时主持人的青春和朝气以及流利的英语也会激起学生发奋学习英语。因为当今中学生普遍有一种不服输的劲头,跟谁都想有一比,有一拼。

再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词汇,扩大词汇量。阅读中碰到生词,不能立即查字典,而应结合上下文揣测词义。其实在这揣测过程中,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得以提高,从而促使其阅读能力、理解能力也得以提高。讲阅读时,碰到生词,我们都会用浅显易懂的同义词或近义词来解释此词,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个词的印象。因为记忆的规律是以旧带新,用学过的旧词来解释新词,能让学生更容易更快地记住这个生词,长期坚持下来,积少成多,学生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大,而词汇量的大小与阅读理解能力是成正比的,可以说,词汇量的大小决定阅读能力的高低。

同时,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题材的阅读文章的特点。比如新闻报导,一般在文章一开头就会介绍此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通常是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全部内容,而新闻事件的具体过程、细节会在报道的后面篇幅中逐渐展开。因此,开篇第一句话对于新闻报导题材的阅读文章来说就是关键之关键,必须抓住不放,它就是本篇的主题句。

而夹叙夹议的文章是阅读中学生感觉最难把握的。针对这类文章,我们的对策是首先弄清作者的观点,以及支持此观点的论据,包括正面的和反面的论据,再就是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作者。假如你是此篇文章的作者,你希望读者能从中领会到什么观点?这其实也是一个阅读技巧,有的时候,换个角度思考问题,一切问题会迎刃而解。

阅读时切忌左顾右盼,一定要集中注意力,边思考边理解地看完整篇文章,对题干的理解一定要到位,如果题干的意思理解错了,那就根本找不到正确答案;碰到几个选项的意思相近,一定要注意作者的措词,看看是否有以偏概全,偷换概念的现象出现,这种问题通常为作为陷阱,让那些粗心大意,急于求成的学生落入圈套之中,所以要特别小心。

另外,我们还进行了限时阅读训练。一般是利用每个周六的早自习,给学生们30分钟时间,让他们完成5篇与高考阅读文章难度系数相当的文章,核对答案后,作简单评讲。这种训练主要是想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经过训练之后,学生的阅读速度可达70-80词每分钟,快的同学甚至可达90—100个词,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一般在80%以上。

写作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也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出现的主要问题是文章结构松散,整篇文章没有任何过渡词,看上去就是一些句子堆砌在一起,而这些句与句之间无任何关联;第二,词汇的选用非常有限,写来写去就几个老生常谈的旧词;第三,句子结构混乱,写出来的句子半中文半英文,也就是所谓的Chiglish,很不地道,而且乱用时态。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的应对策略有五点。

1.循序渐进

英语写作能力并非一蹴而就,它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一环扣一环地进行训练,为此我们要求学生从完成句子,翻译句子着手,只有把句子写清楚了,句子结构弄清楚了,才能写出地道的英文书面表达。

2.限时训练

训练时当场发题,限时交卷。促使学生瞬间接受信息,快速理解信息,迅速表达信息,提高实际应用和应试能力。这一步是关键,也是学生的难关。首先必须使学生明白书面表达题既不是汉译英,也不是随意作文,不可任意发挥。要求是将所规定的材料内容整理后;展开思维,目的在于考查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准确地表达意思的能力。30分钟内完成任务,不能养成拖拉的坏习惯。

3.范例引路

我们在训练学生进行题文写作练习时,会提供各种文体的范文。讲明各种文体的要求,如日记、便条、书信,通知的格式等,并予以必要的提示。每次发完材料,规定时间一到,学生立即停笔,听老师读范文。学生在经过一阵紧张的思维写作之后,及时听到一篇比较规范的短文。比较一下自己的作文,可初步衡量出自己的答题的准确度,找出差距,及时查出作业中的毛病。

4.互改互批

让学生对照范文,修改已查出的表达有误的地方,考虑到范文不可能把各种表达方式都包括进去,况且学生作业中的错误也不尽相同,因此我们安排学生互改作文,批改者对有疑问的地方划上记号,相互讨论取得一致意见后再改正;若有争议的问题,可当场请教老师,学生得到满意的答案,心里很高兴,他们的写作兴趣自然也会提高。

5.及时讲评

抓好习作讲评课,及时反馈信息,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项工作。在批阅过程中,认真记录习作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错误,为评讲课做好材料准备,将一些写得好的,错误较少的习作张贴出来或读给全班同学听,给予鼓励。备好、上好讲评课,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写作中都有所收获。

总之,书面表达训练是综合能力的训练之一,单靠以上做法是不够的,大量的各种训练要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因为英语的听、说、读、写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体。因此,平时要鼓励和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坚持不懈,进而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