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分析周宇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建筑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分析周宇佳

周宇佳

周宇佳

身份证号码:320723198407092415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动了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大型建筑物的增加。为了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舒适度及其外观的美观,现代建筑物更多的是采用超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为了避免建筑物出现沉降和变形,一般会采用后浇带技术,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简单地阐述了建筑后浇带的功能及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对施工技术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建筑后浇带的施工质量。

关键词: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分析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运用,后浇带技术的运用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建筑物本身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也能够有效地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但后浇带建筑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如后浇带处的施工止水、浇带规定不一致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等问题。因此,后浇带施工技术需要相关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一般来说,在建筑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可以在施工现场气温较低时掺入微量铝粉,如此便能有效的避免新老混凝土产生裂缝。

一、建筑后浇带功能

建筑后浇带的主要功能包括解决建筑物的沉降差以及降低温度收缩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其中解决建筑物的沉降差主要体现在,施工人员对整个建筑物的整体进行施工时,需要采用后浇带将建筑两部分进行断开,直到建筑物的主体结构沉降量达到50%以上后,再对其进行浇灌连接。施工人员在对建筑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应该要充分地考虑到建筑施工中不同施工阶段的受力情况,并仔细地考核与检查相应的强度。当建筑连成整体后,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调压力差工作。由于建筑物的主楼荷载较大,施工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措施降低土压力,同时要加大埋藏的深度,尽可能地减少建筑物主楼的附加压力。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对于建筑低层部分需要采取十字交叉梁作为基础,目的在于进一步增强建筑物土压力,最大限度地缩短高低层沉降距离。

建筑施工过程中采用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的主要步骤为:施工人员应该先对建筑物主楼进行施工,待主楼基本建成,且沉降基本保持稳定后,再对裙房进行施工。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使后期沉降相近,调标高差,降低温度收缩对建筑物的影响。当施工人员浇筑混凝土后,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而温度的变化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结构,若建筑结构受到影响,其内部将会出现温度应力,一旦温度应力过大则会使得建筑构件出现裂缝。因此,建筑后浇带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小温度收缩对建筑物造成的影响,避免建筑构件出现裂缝,确保建筑物质量。

二、施工技术

(一)施工材料及施工时间

施工人员在后浇带浇筑前需要全面地清理裂缝,尽可能地排除积水,并控制构件表面湿度为24H以上。并且,施工人员在选择后浇带材料时,需要采用无收缩混凝土,主要原因在于无收缩混凝土的内部合理地添加了一定量的膨胀剂或膨胀水泥。而为了确保后浇带的强度,施工人员在施工前需要尽早地添加早强减水剂,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及相关配置。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建筑后浇带施工时要选择合理的浇带时间。一般来说,混凝土构件需要确保在1-2个月内完成,若建筑物为高层及裙楼结构,那么应该在沉降完成后再进行后浇带的浇筑。需要注意的是。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将不同的施工材料、施工时间以及需要进行浇筑延后的工程明确地标记在设计图纸中。

(二)预设模板

施工单位在建筑后浇带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做好预设模板的准备工作,施工人员在对预设模板进行施工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施工,也需要严格控制钢丝网格与钢丝粗细的一体化。施工单位应当制定后浇带施工技术、质量以及安全要求等支撑体系,直至混凝土强度为100%后拆除后浇带支撑体系。除此之外,施工人员为了避免建筑物主楼与裙楼之间跨度进一步的扩大,需要严格地确保模板的强度、稳定以及刚度符合相关的要求,也需要确保建筑物地下室大梁支撑荷载与钢支撑扣件的承受能力相符,如此便能确保扣件螺栓不会在施工的过程中遭到破坏,增加建筑的安全性。

(三)浇筑混凝土

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时需要注意的是:1、施工人员在浇筑混凝土前应该重新审视施工方案,并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相关要求进行施工,及时地预测在浇筑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及时有效的预防。2、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需要振捣后浇带。需要注意的四是在振捣后浇带的过程中应该控制振捣的力度,确保力度的均匀,控制钢丝网膜的压力,避免施工人员力度过大而使得钢丝网震坏的现象。3、施工人员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合理地把握振捣器及模板之间的距离,防止混凝土泥浆的大量流逝。

(四)后浇带保护工作

施工人员在后浇带施工的过程中应该尽量地确保施工缝的清洁度,避免施工缝长时间地滞留水及其他杂质。一般来说,施工人员可以在后浇带缝的两端或两侧涂上防水砂浆,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保护后浇带。除此之外,施工人员清洗后浇带后,应该采用铁皮及模板在后浇带的顶部进行封盖。由于后浇带留存时间较长,施工单位应该采取相关措施避免施工垃圾掉入其中,当不可避免发生垃圾的掉入时,施工单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清理。同时可以选择在后浇带的周围设置栏杆,如此便能有效地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垃圾堆积及钢筋污染问题。一般来说,混凝土在浇筑后的10d左右是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关键时期,但这个时期容易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因此,施工人员在这段时期内需要确保混凝土的湿度及温度,并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对混凝土进行维护工作,尽可能地降低混凝土对建筑质量的影响,确保施工质量。后浇带现场施工如图1所示:

图1后浇带现场施工图

总结

施工人员在建筑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建筑后浇带施工规范及要求进行,确定施工材料以及具体的施工时间,确保能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混凝土灌注。同时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提高建筑后浇带的施工质量,积极地做好建筑后浇带养护工作。

参考文献:

[1]杜述德.建筑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4,33(20):78-79.

[2]王慧惠.建筑后浇带的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分析[J].城市建筑,2014,26(20):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