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纸化办公对医院管理变革影响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无纸化办公对医院管理变革影响的研究

王淑梅

王淑梅(天津市职业病防治院300011)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396-02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目前热门的无纸化办公应用在医疗领域中的研究。当今时代,医学发展速度非常快,社会信息化迅猛发展,网络技术对社会、经济和文化各方面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并改变着人们认识世界、思考世界的观点和方法本文研究无纸化办公目前阶段带给病人的利益,无纸化办公,是现代医院的热门话题,它必将走在现代化大医院改革的风口浪尖上。

【关键词】医院改革网络时代无纸化办公

在所有医疗手续中,病历和患者的关系最为密切,电子病历的出现,给患者带来了方便。

1用途

1.1电子病历更加方便管理

电子病历是随着医院计算机管理网络化、光盘和IC卡等的应用及Internet的全球化而产生的。电子病历是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必然产物,是医院病历现代化管理的必然趋势,其在临床的初步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但这还仅仅是电子病历应用的起步。

传统病历是被动的、静态的、孤立的,电子病历是主动的、动态的、关联的。传统病历完全不具有电子病历的第二方面功能,即没有主动性和智能,不能关联相关知识。纸病历放在那里,与患者的实际状态完全脱节,病历只能完成顺序不变的记载作用。电子病历则不同,其储存的信息不再是孤立的、静态的,是知识的集合。新补充的信息会与已存在的所有信息建立必要的联系,变换结构,根据现有的知识、规律、规则、先例,对患者的状态进行综合分析判断,主动提示相关医生或病人;提出检查、治疗计划等。由此例可见传统病历的记录功能在电子病历中只是诸多功能的一个方面。

1.2电子病历的数据更加完整

传统病历无法保证数据完整,电子病历则可保证完整、准确、及时获得信息资料。

传统病历的这种缺陷源自诸多方面,如一段多普勒超声录象,希望与病案一同保管,也是不可能的。信息系统投入使用后,医嘱等信息被存入计算机,尽管仍有打印页装订到病案中,但查看纸面信息的人越来越少。综合上述情况,从总趋势上不难看出,通过病案保管的患者信息占患者总信息的比例正在迅速变小,在一个不太久的未来,纸病历必然会失去其存在意义。

其次,交通的发达,使人们的地域观念减弱。医疗体制改革,使患者可以选择多家医院就诊。一个人可以在北京的东城或西城的不同医院看病,也可能在深圳、西安的医院看病。采用纸病历,任何一家医院想全面得到其它医院关于某个病人的病历资料都是十分困难的。这种困难不仅限于形式,不同医院的检查结果、习惯用语、质控标准等,其它医院的医生基本上无从获知。

1.3电子病历的释义更加全面

所谓释义,就是解释含义。对于病案,释义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不同医院不同医生或工作人员使用的术语或检查仪器记录的信息,其实际含义需要解释,以使不同的人能够正确获知其准确含义。例如一家医院的病案在另一家医院中被阅读时就需要做必要的释义。患者或保险公司人员等非医疗人员阅读病历更需要随时释义。

二是对于由于专业、资力或新进展造成的生疏术语或新概念或新的检查、治疗项目、新药等,需要解释说明理论根据、含义、正常值、适应症等等。释义功能需要借助人工智能技术,特别是知识工程。知识关联对于医学实习生、进修医及低年资医生具有重要意义。知识关联也利于解决由于专科细化造成的病历阅读困难,利于低级别医院的医生共享应用高级别医院的病历资料。这类功能纸病案完全无能为力。

1.4电子病历的获得更加迅捷

除了前述由于病案属于不同医院而造成的取用不便外,同一家医院内部也会由于病案正被借用、尚未归档、丢失等原因造成病历不能及时到位。采用电子病历则可彻底改变这一局面,一位患者的病历不仅可以多人同时获取,而且可以异地,不同医院获取。如果接入无线网,则医生可在任何时候,如在旅途或在会议中,获取病历。

2节省病人时间

拿上海市岳阳医院举例,岳阳医院是上海市率先使用电子病历的试点医院。电子病历有两大优势,一是使看病变得方便,二是方便控制和提高医疗质量。

使用电子病历后,病人等待时间明显减少,本来门诊病人要化验以后拿了单子去医生那里,现在病人可以不等单子,直接到医生那里去,医生在电脑上可以看到检验结果。而冗繁的抄方程序也省略掉了,原先是医生写一遍,收费打一遍,拿药时再输入一遍,现在医生只要输入一遍,后面的流程引用他的数据,减轻了工作量。

本来病人原先觉得看病过程中,时间最长的是收费、拿药、挂号,和医生交流时间短,含金量少。现在,单个病人通过电子处方,收费处只要几十秒钟可完成找零过程,原先收费口排队很长,现在病人排队最多只有六七个人。而拿西药几乎不用排队,等病人从收费处走到西药房,药已经准备好了,病人确认姓名后就可拿药。

岳阳医院曾做过统计,原先挂完号到病人收费完成,平均需要142分钟,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病人约需要2个半小时看病,而使用电子病历后,这一流程只用72分钟,几乎减少了一半,而且门诊大厅明显变“冷清”了很多,但每月的门诊量却增加了1万多人次。而且由于医院有工作时间,往往病人差一点点超过工作时间,他就要来两次,例如上午看完病却发现收费处关门了,只能下午再来,现在病人看完病后甚至还能赶去上班。

3保护病人隐私

根据目前的操作系统,一个医生电子病历一旦完成,如果有修改,计算机后台就会留下记录。一旦电子病历打印保存、提交给病人后,就是不应该再改的。如果修改,电脑会采取“自动痕迹保留”的技术。如果涉及到法律程序,根据市卫生局的管理办法,在目前电子签名还没取得合法认可的情况下,以打印病历、医生签名为准,所以目前提供给病人保存的还有一份手签字的纸张病历。

参考文献

[1]岳增文.市场经济与医院改革[M].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1999.

[2]辞海编委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

[3]唐维新,易利华.医院管理新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