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1

层级护理模式在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赵位

湖南省张家界市中医医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要】目的:为了探讨消化内科护理的最佳方法,本研究使用两种措施对患者进行护理,即常规护理以及配合层级护理模式。方法:将50例消化内科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25)和对照组(n=25),分别使用层级护理模式加常规护理方式,比较不同组别的患者在护理后临床治疗情况和其它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预后有效率96.0%,对照组预后有效率78.0%(P<0.05);在护理后,各个组别的患者均发生好转情况,然而研究组的疗效相比对照组来说更为明显,除此之外,研究组患者评价指标要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消化内科患者护理中,实施层级护理模式,可以提升患者在治疗中的依从性,对于提升临床质量是必要的,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层级护理模式;消化内科;护理;护理管理;临床效果

护理在医治过程中是重要一环,在临床上是提升疗效重点[1]。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确保护理工作的安全,树立人性化的护理理念,在护理中更多的为患者考虑,做好优质护理,融入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思想,促进患者疾病的治疗[2]。因此,本研究探讨如何提升消化内科的护理水平,我院对层级护理模式在临床上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层级护理模式的效果及不足,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多年临床经验,完善了层级护理模式,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消化内科治疗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对组别之间的患者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和疾病)进行差异统计学分析,最终组别之间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

研究组患者接受层级护理模式:可以定期组织医院相关领导干部参加护理管理的相关会议,通过组织研修班等方式让领导干部对护理流程管理高度重视起来,让其了解护理流程管理的重要性。定期开展研讨会和座谈会,将医护人员组织在一起,畅谈相关流程护理需要改善的地方,让每一位护理人员都积极参与到管理工作中。并且,可以开展培训课程,给予护理人员相应的技能提升。可以让护理人员每周撰写阅读报告,每月进行工作总结,并鼓励护理人员发表职业相关的论文。建立完善的核对制度,患者入院后,做好相应的病历填写,可以采取电子化病例,给予患者相应编号,以便开展护理。做好护理的各项准备工作,在护理中,积极配合好医师工作。

1.3观察项目

评价两组患者功能恢复状况,显效=患者痊愈、肢体和器官功能恢复正常;有效=患者痊愈、肢体和器官功能基本恢复;无效=患者出院时还存在肢体和器官障碍。预后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对两组患者进行SCL-90评分,记录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等临床数据。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SPSS12.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量(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SCL-90评分结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2.3分析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针对消化内科患者护理的特点,进行完善的层级护理模式,依照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在护理中,更多的考虑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护理中,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策略,融入多种优质护理理念,加强医护人员的自身水平,将护理工作做实做好。层级护理模式本着以人为本宗旨,设计临床护理措施。层级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策略,它摒弃传统护理的模式化、流程化,采取人本主义精神,更多的关注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兼顾治疗环境的实际情况,开展全方位的优质护理。

在本研究中,层级护理模式做到精细、精心,全方位多角度的进行护理,提升护理质量。在护理中,通过层级护理模式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使得其住院时间缩短,有效率提高。在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各项评价指标均好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SCL-90评分结果更为理想,住院时间缩短,对于护理的掌握度提升,患者治愈率较为理想,层级护理模式是安全可靠的,改善了预后,具临床应用优势。

参考文献:

[1]李琛.持续改进在提高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7,21(3C):823824.

[2]虎妍妮.护理质量管理探讨[J].管理实践,2011,13(4):240.

[3]周健兰.骨科一级护理质控改进的实践[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