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军事教育技术在军事训练改革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论军事教育技术在军事训练改革中的作用

杜佳树

杜佳树

(国防大学联合作战学院,050084)

摘要:随着现代科技手段在军事训练改革中的普及应用,军事教育技术作为一门迅速发展的学科,在军事训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军事教育技术促进了军事训练观念、训练理论、训练内容、训练方式、训练手段以及训练人员角色转换等方面的变革,在军事训练改革中具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军事教育技术;军事训练

随着以网络和计算机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军事教育技术已经由军事训练最初的辅助手段变为重要支撑,发挥重要作用。军事教育技术以信息技术为牵引,以优化军事教育训练的现实问题为目标,扎根于军事训练的各环节和全过程,引发军事训练的发展与变革。

一、转变军事训练观念,创新军事训练理论

实现机械化条件下军事训练向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转变,首先就是要树立信息化的观念,依靠信息技术转变部队战斗力生成模式,提高军事训练质量效益。军事教育技术着眼于军事训练信息资源和信息环境建设,对多种媒体资源进行优化组合,成为物质技术和智能技术在军事训练领域应用的桥梁和纽带,加深了官兵对军事训练信息化的认识。同时,军事教育技术将现代认知理论、系统科学理论、绩效理论等引入军事训练领域,启发官兵用新思维和新视角研究信息化战争特点,进行军事训练顶层设计和科学组织,实现军事训练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军事教育技术的发展赋予军事训练理论更加丰富的内涵。通过完善教育技术理论体系,在军事训练的应用中寻找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和生长点,运用教育技术的理论成果,指导军事训练活动。比如军事训练在内容体系上向信息化聚焦,在组训形式上大力加强复杂电磁环境下的联合训练,在训练方法上推进基地化、模拟化和网络化训练,在训练手段上加强基于信息系统的实战化训练,在训练质量评价上更加科学准确,这些都是对传统的军事训练理论成果的丰富和发展。

二、充实军事训练内容,适应人才培养要求

军事教育技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实和更新训练内容,能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对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的要求。

1.增强了智能化训练内容

加强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和操作,使官兵全面掌握网络技术、数字地图及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等,充分理解和掌握信息化战争与一体化联合战争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知识,提高广大官兵的科学技术素质和驾驭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能力,促进军事训练由原来的“操作型、技能型训练为主”转变为以“知识型、智能型训练为主”标准。

2.提供了多样化组训方法

军事教育技术的智能方法为组训者制定训练内容和选择训练方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方法,有利于改革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军事教育技术推动训练体制改革,集训练、教学、探索于一体,在各专业上集中学习,不同专业互相联合,不仅训练单个军人技能素质又锤炼部队集体战斗力的特点。通过进行研讨式、情境化教学,提高了军事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战化。

3.实现了系统化训练设计

军事教育技术运用系统设计方法,调整军事训练系统的结构。军事教育技术一方面借助现代信息手段,全面分析各种训练模式、媒体、方法、程序的优缺点及适应范围和条件,根据认知特性,设计选择最优策略,并依据军事训练实践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修改,以实现训练多要素、多个环节的系统化、综合化和最优化。另一方面军事教育技术还提供具体的可操作的系统分析方法来找出军队和战争需要与受训者目前状况之间的差距,根据训练内容和目标的需要去选择、设计、评价和组合运用,以实现训练过程的最优化。

三、转变军事训练方式,丰富军事训练手段

军事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军事训练更加贴近实战,训练手段更加丰富多样,训练效益显著增强。

1.基地化训练模式

全面推广功能齐全的基地化训练方法成为新时期军事训练改革的重要方向,其有利于对诸军兵种合成编队等进行训练,在实施过程中借助军事教育技术,加强信息化训练,将其打造成为集“教学、训练、指挥”为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训练基地,同时将网络手段运用于军事训练中,为士兵提供远程教育、信息共享等网络服务,应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卫星广播远距离教学、多媒体计算机个别化交互学习、互联网络通讯教学、虚拟现实和仿真训练等教学训练模式,以提高训练效果。

2.网络化训练方式

网络化训练是将分布于不同地点、相互独立的武器装备系统仿真模拟器和计算机作战模拟训练系统连接起来,形成作战模拟系统网络,其适用于单独进行模拟训练和联合作战模拟训练。信息化条件下军事训练改革在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普遍开展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网络化训练,发展和完善网络基础设施,丰富和整合训练信息资源,构建全军互联互通、安全稳定的网络练兵平台,通过网络化演习、考核和管理,实现教学训练的集约化、科学化和高效化。

3.模拟化训练系统

军事教育技术的发展,使军事理论的学习和训练的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甚至通过模拟系统可以实现部分在实践中无法演练的理论。通过开发虚拟现实训练,使训练从野外转向虚拟战场,从三维空间转向多维空间。模拟训练与传统实装训练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增强训练安全性,避免环境破坏,提高训练效率,减少训练费用,提高训练效能,贴近实战要求。

四、转换军事训练角色,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目前,军事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促进了组训者和受训者的角色转换,更加注重军事训练中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1.军事教育技术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军事训练中,组训者是训练的组织者和信息的占有者。在军事教育技术条件下,组训者主要起启发诱导作用,主要讲知识的核心内容,讲研究方法和思路,着重培养受训者的自学自训能力。运用问题求解法、模拟训练法、媒体演示法、个别学习法等军事训练方法,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从单纯地“教”向全面地“导”转变,由“灌输式”、“保姆式”的教学向“启发式”、“诱导式”教学转变,由一元化单纯讲授向多元化授课模式转变。

2.军事教育技术的应用能促进学生角色转换

在传统的军事训练中,受训者只能依靠教练员和印刷材料获取知识,依靠讲解示范提升技能,依靠教练员考核改进不足;在军事教育技术条件下,受训者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网上演练、虚拟现实、远程教育等,不仅突破了时空和地域限制,而且将一些抽象的军事作战理论和繁琐的动作,以图像和虚拟的场景展示在受训者面前,寓教于乐,形式灵活多样,效果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受训者的军事训练的参与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五、小结

应用军事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军队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军事训练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教育技术作为军事训练信息化的重要支撑,要主动适应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坚持为军事训练服务的正确方向,坚持整体发展、特色发展和效益发展的思路,积极促进军事训练方法改革和模式创新,推动军事训练改革的顺利进行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张思源,王玮.多媒体技术在军事训练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2).

作者简介:杜佳树(1992年6月—),女,汉族,河北保定人,学历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技术学数字媒体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