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常规管理与风险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的有效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对比常规管理与风险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的有效性

秦艳

秦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医院010020

摘要:目的:对比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常规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门诊收治的3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采用风险管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以及护理综合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6%、16.4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管理后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分别为(98.25±6.22)分、(86.65±5.54)分,观察组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干预可明显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综合质量评分,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关键词:医院门诊护理;风险管理;常规管理;管理效果

门诊护理工作具有护理纠纷多、工作繁琐、工作量巨大等基本特征,因为工作特殊性,加上临床疾病具有无法预见性以及复杂性,导致临床工作出现的风险较为明显[1]。所以,构建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可以降低护理医疗纠纷概率以及预防护理差错,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治疗环境。本文对我院收治的门诊患者分别实施风险管理、常规管理,结果证明,风险管理在降低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方面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现对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5年12月~2017年12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390例门诊患者,根据患者管理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95例。观察组中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100例、95例,最小年龄为10岁,最大年龄为90岁,中卫年龄为(58.32±6.85)岁;对照组中男患者、女患者分别为98例、97例,最小年龄为12岁,最大年龄为88岁,中卫年龄为(57.85±7.15)岁。观察组、对照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有临床比较性。

1.2方法

对照组研究对象按照门诊科室常规管理的要求实施常规管理干预。观察组研究对象通过风险管理措施进行干预,主要措施体现如下。

1.2.1构建护理风险预案

门诊护理操作以及护理处置工作中常会出现护理风险问题,因此,护理部门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风险管理组织,要求相关小组成员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同时,护理部门还需要建立《突发猝死应急预案与程序》、《重大意外伤害事故护理急救程序》等风险预案,并要求护士长组织部门的护理人员开展培训,采用笔试、提问等方式进行考核验收,确保护士对风险管理制度的内容进行熟练掌握,并对风险管理重要意义有所了解,对预案预防的原则有所了解,为护理安全提供保障,促进护理人员开展护理操作时的风险意识明显提高。

1.2.2加大护患沟通力度

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和患者的沟通交流工作,促进护患间相互信任以及相互理解能明显增强。通过加强护患沟通,可以使患者满意度明显增加,从根本上降低护理投诉、护患纠纷等发生率。所以,护理人员在开展相关护理操作时需要将相关义务告知患者,并将护理操作可能会发生的情况、注意事项、目的等告知患者,若需要开展特殊治疗,则要求患者签字同意后方可开展。护理人员还需要在患者在医院就诊的全过程全面融入人文关怀、理解以及尊重等,通过周到、真诚的态度为患者提供相关服务,从而赢得患者理解以及信任。

1.2.3健全风险管理制度

护理部门需要监控护理全过程的质量,同时开展护理部门-门诊科室-个人等三级质控体质,确保护理管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能全面参与。同时,护理人员还可以贴上护理服务表示,使护理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门诊护理人员在开展护理操作时,需要构建完整的护理操作指引标准与护理质量标准,并严格控制操作的质量,加强护理人员技能培训工作[2]。

1.2.4提升护理人员护理操作水平

门诊科室应该不定期的开展业务技能培训工作,由全科护士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并指定经验丰富的护士作为小组组长,通过分析学习计划实际情况,要求小组成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相关技能训练以及相关理论训练等工作,由护士长开展针对性的督促以及指导,促进全科护理人员主动性能明显提高。同时,通过加大护理人员医德医风教育力度,促进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素养明显提高。

1.3临床观察指标

由护理质量管理部门统计门诊科漏送标本、标本核对错误、漏送患者检查等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同时采用我院自制考核表,对护理综合质量评分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分值越高,表示护理综合质量评分越高。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30.0统计学软件对观察组、对照组的各项数据作分析统计,通过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数据,以t检验,通过率(%)表示,以卡方检验,若P<0.05,则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

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6.41%,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观察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2.2对比两组干预前后护理综合质量评分

观察组、对照组在实施干预前,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接受干预后,两组患者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较高,观察组升高趋势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2。

3讨论

随着患者维权意识、法律观念逐渐加强,要求医院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工作。因为护理职业具有极大的特殊性,护理工作中风险性较多,需要加强提升护理工作的安全性,所以,门诊护理工作中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健全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并通过针对性的措施提升护理人员风险管理意识,是门诊护理部门发展的必然趋势。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可以促进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护理风险管理的应用能有效改变以往消极处理护理不安全事件现象,通过积极的措施预防护理不良事件,确保处理护理不良事件能够更加科学、全面,为患者生命安全提供保障,促进医疗纠纷明显减少,从而促进护理服务质量明显提高。据分析本组研究结果得知,相对于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实施风险管理后,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较低,护理综合质量评分明显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别(P<0.05);与王莹莹,李季,张勇[3]等人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医院门诊护理中应用风险管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还能有效有效增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以及责任心,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洪俊.风险管理在门诊优质护理落实中的实践效果[J].河北医药,2015,v.3724:3827-3829.

[2]李俊蓉.研究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5,v.1334:202-203.

[3]王莹莹,李季,张勇.风险因素管理在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v.3;No.7727:5509+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