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

裴晓强

裴晓强

(天水市武山县中医医院甘肃天水741306)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将我院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成A组(n=43例)和B组(n=43例),其中A组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而B组则采取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问题的改善效果。结果:A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65%显著低于B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20.93%,而A组治疗后疼痛问题的改善效果显著优于B组(P<0.05)。结论: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措施的使用,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骨折疼痛,对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不良反应的影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094-02

作为临床上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骨折疾病,股骨粗隆间骨折产生的主要原因,与患者受到了间接外力的影响而导致下肢突然扭转、跌倒时强力内收或外展,或受直接外力撞击等因素有着紧密的联系,以老年群体为主要的病发群体,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正常生活[1-2]。同时患者因为行动不便只能长期卧床,很容易导致患者在患病期间受到各种并发症问题的影响[3]。为此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患者骨折问题的改善将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我院将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了治疗方面的研究,现研究报告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接收的86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医学研究,以双盲随机分组法分成A组(n=43例)和B组(n=43例),A组男性23例,女性20例,年龄下限61岁,年龄上限80岁,均值为(70.34±9.33)岁。B组男性21例,女性22例,年龄下限62岁,年龄上限79岁,均值为(70.67±7.85)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B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措施的运用,是该组对患者实施治疗期间所使用的方式。治疗前对患者实施腰硬联合麻醉,并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的姿势接受手术,同时垫高患者的患侧臀部以确保手术更加便利性。经C型臂X线透视观察复位效果,在股骨大转子的顶点对近端进行纵切,并且将球型导针插入其中为患者进行扩髓。为保证治疗效果,医护人员需要选择型号符合患者实际情况的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插入到患者的髓腔内,同时严格调整前倾角,将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螺旋刀片置入其中,远端锁定。最终将尾帽拧紧,为防止患者术后感染问题的影响,需要对患者使用抗生素,从而完成患者的手术治疗。A组: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是该组对患者进行骨折问题改善的主要方式。在进行复位治疗期间,若患者存在着严重骨折移位方面的问题,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实施3~7天的牵引治疗是这其中的必要措施,进而通过中医正骨手法为患者进行复位。给予患者的麻醉药物以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受到疼痛问题的影响,并指导患者以仰卧位的姿势接受手术对患者的患髋侧实施15°的垫高措施。即指导手术助理人员按住患者两侧的髂嵴,而医护人员则需要站在患者的骨折部位,一只手借助肘套套住患者的患肢胭窝,另一侧则将患肢的脚踝握住,并且保持90°的屈髋屈膝状态,以促进牵引拔伸治疗手段的完成。骨折远端牵下向后进行大约135°的伸髋,通过内旋转的方式对患者的患肢进行复位,到达一定的位置后将患者的患肢伸直。如果向前成角仍然存在于骨折处,则医生需要依靠助手的牵引维持一只手将股骨大粗隆后侧扣住并向前端提,沿股骨颈的方向另一只手可以往后压,为帮助患者纠正向前成角,医护人员需要指导助理人员内旋患者的患肢。最后在平台上放置患肢,若没有外旋的情况则表示手法复位成功。

1.3观察指标

(1)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2)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在纸上面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接受研究的患者进行数据研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进行体现。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A组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相比于其他年龄段的群体,老年群体不仅在年龄方面相对较大,并且自身的身体素质水平也以为年龄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持续下降方面的问题,很容易导致老年群体的身体受到各种问题的损伤,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给患者造成剧烈的疼痛,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4]。而股骨粗隆间骨折作为老年群体容易产生的一种骨折问题,以往在对其进行问题的改善期间,采取的措施多是以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措施为主。这种措施在使用期间由于更加靠近患者的股骨矩,不仅能够有效分担股骨颈内的皮质负荷,从而降低骨折部位的剪切力,同时对于骨折旋转和移位问题的缓解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种手法会导致患者在术后产生较为剧烈的疼痛。而将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运用到治疗过程中,则是按“欲合先离,离而后合”原则,通过摸、端、提、挤、推、拿、按、摇摆等手法对患者进行复位治疗,能够达到“以子求母”复位效果,对于患者在术后疼痛问题的改善拥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5]。

结合我院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实施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患者经过治疗后不良反应和疼痛问题的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使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措施的患者(P<0.05)。以此表明,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措施的运用,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改善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对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也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中医正骨手法复位外固定治疗措施的使用,有利于帮助患者缓解骨折疼痛,对于帮助患者减少受到不良反应的影响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治疗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赵钢,林佳声,尹擘.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117-119.

[2]张龙,申海龙,张磊.微创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16,27(2):299-301.

[3]吴椰明,赵海燕.PFNA与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河北医药,2016,38(6):896-898.

[4]薛景景.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8):84-85.

[5]宋林波,宋佳明,陈军军.独一味胶囊联合中医正骨手法复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平行对照研究[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8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