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物理演示实验效果的尝试

/ 1

增强物理演示实验效果的尝试

马长海吕云霞

物理教学主要是搞好概念和规律的教学,而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教学必须以实验做引探。实验是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实验的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验的直观性可以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记忆;实验的导向型可以启发学生的主动思维;实验的可信性可以增强学生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认识。所以,强化物理实验教学对学生物理知识的掌握和物理实验技能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1)利用投影技术,增强演示实验效果。演示实验,就是教师利用实验器材、仪表向学生做表演示范试验,或创设必要条件将自然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等再现出来。这是物理教学中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维的重要手段,是认识事物规律的起点,也是物理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思考总结,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正确结论。但是,有的演示实验其观察现象细微,且由于条件的限制,教师只能在讲桌上进行演示。后排学生看不清楚实验现象,这就增加了学生在理解过程中的难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利用投影仪器将演示现象放大,使其在银幕上清晰地显示出来,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又缩短了观察时间,从而增强了演示实验的效果例如,在测定物质的密度这个实验中,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和测量小金属块的体积,因此在做实验之前,教师应先教学生如何使用量筒。如何正确读数。而量筒的刻度较小,教师演示讲解时,大部分学生看不清楚。这时可利用投影技术,将刻度放大。学生就容易看清了。

(2)利用实验录像,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大多数物理实验对于初中学生来说都是第一次接触该实验所用的仪器。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对仪器的使用和实验操作方法了解甚少。靠教师的演示讲解.许多学生很难一下子看得清楚,等到他们自己动手做实验的时候:仍有无从下手或不得要领的感觉。因此,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应先观看一段要做实验的操作录像。在看实验操作录像的同时,教师利用慢放、暂停、回看等方法,向学生讲清楚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和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什么。经过形象直观的开导,给学生做这个实验指出一条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必然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实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进行正确的操作、观察、思考和探索。例如,“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这个实验,这是学生第一次实际操作天平。由于实验报告中所列的“注意事项”较多.调节天平的步骤较多。学生往往对天平无从下手或者干脆就不敢动它。针对以前出现的这种情况,现在上这节实验课时就首先放一遍《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的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同时适时提示注意事项和操作方法。在读数时,把标尺的特写镜头定格,让学生学会正确读数,教师提示每格代表多少克,被测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标尺读数,做完实验之后如何收拾天平等问题。学生用几分钟时问看完录像之后再去动手操作,就感到做起来得心应手。再如,在做“测定物质的比热容”这个实验时,要用到量热器、天平、量筒、烧杯、温度计、火柴、酒精灯、石棉网、铁架台、水、金属块、细线等,所用实验器材较多,实验步骤较多,加热过程较长,学生在不太熟悉实验步骤的情况下,操作起来往往用的时间较长,实验误差较大。因此,在做实验之前应先看一遍该实验的录像.熟悉实验步骤和各种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天平、量筒和酒精灯,学生以前已经用过,温度计则是第一次使用。当录像放到测温度这个地方时,应慢放或定格让学生看清,教师讲清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及正确读数的方法,同时讲清实验计算、误差分析等。

(3)利用实验录像,提高实验复习的效率。在现代教育技术还未进入学校敦学活动之前,物理实验的复习,只能靠教师的讲解和学生自己看书去回忆实验的过程、结果和规律。学生很难疆见到实验的过程和现象,因为时间不允许把一学期、一学年乃至整个教材体系中的实验再做一遍给学生看。但足,利用实验教学录像却完全可以让学生在3至5小时内完整地观看一些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这种溉具扭观形象,又具系统概括的电教手段,通过渗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回忆老师讲过的概念和自己的实验操作过程。教师可以利用快放的方法把一些不重要的过程删去.利用慢放、暂停和回看的方法去复习重点、难点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节省时间,又可以对重点、难点的问题加深理解,使错误之处得以纠正,正确的知识技能得以巩固,使之更深刻、更系统地掌握知识,提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