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优化控制策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3-13
/ 2

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优化控制策略分析

姜海

姜海(包钢西北创业房地产公司,包头014010)

摘要:混凝土施工质量影响因素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温度,尤其在冬季施工中,混凝土温度控制把握不好,会严重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对此我们阐述了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控制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温差控制;冬季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9-0121-01

1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

建筑工程项目在冬季施工需要研究适合于本地区的冬季施工方法。在冬季进行混凝土施工时所产生的质量问题具有极大地隐蔽性和滞后性,不易发现,各种问题多在春季才能显露出来,给后期问题的解决带来了极大地困难,一旦发现问题必须要进行及时的修补,若问题无法修补解决就必须返工,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适当使用外加剂混凝土巩固冬季施工时出现的问题,施工方经常使用外加剂包括早强剂和引气剂等。早强剂主要是为了缩短冬季混凝土施工时初凝增加混凝土早期强度施工中常采用硫酸钠(水泥用量2%)和M-F复合早强减水剂(水泥用量5%)作为早强剂。而引气剂主要是为了改善拌和物流动性,增加其粘聚性及保水性从而提高其抵抗混凝土内部压力能力提高冬季混凝土施工质量,混凝土浇筑与加热应分段进行,每段之间间隔长度不应小于1/8,梁跨度也不得小于0.7m。在浇筑混凝土冷却至15℃以下时间断处可用混凝土填实并加热养护若分层浇筑厚大整体式结构时在已浇筑层混凝土温度以及在未被上一层混凝土覆盖前不应低于计算规定温度且不得低于2℃,混凝土浇筑开始到制混凝土浇筑完成72小时,与此同时采用蓄热法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时所有施工人员还必须防火意识采取一系列防火措施。一般优先采用加热水方法如通过加热水方法仍达到拌合物出口温度要求则需对骨料进行加热提高温度若在添加外加剂中包含钾、钠离子时不宜采用常有活性骨料,并且对骨料进行加热时骨料不得在钢板上炒灼水泥应储存在暖棚内。

2混凝土的温差控制

温度对混凝土水化作用速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温度越低,水化作用的速度越缓慢。所以说,混凝土冬季施工中,水化作用速度较慢,极易产生各种质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优化控制策略避免问题的产生。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保证梁板内无冰雪冻块,如若有冰雪冻块存在,必须将其融化并将水放掉;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设置火盆对混凝土模板进行不间断烘烤,混凝土坝规模较大,施工周期长,受气候和施工条件与过程的制约,结构和基础内部存在着许多现有科技手段尚不能察明的不确定因素,设计和施工在相称大的程度上仍需大量借鉴经验类知识。每一个大型水工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都会碰到新的挑战,这是水工结构学科发展的特点,同时,水工结构是一门交叉性学科。混凝土坝的开裂是无比普遍的景象,始终以来有“无坝不裂”的说法,人们只重视早期表面保护而疏忽后期表面保护,是造成这种说法的基本原起因之一。我国近几十年来减水剂和粉煤灰的应用使得坝工混凝土的绝热温升已有所降低;采用氧化镁含量为3.5%~5.0%中热硅酸盐水泥,使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为膨胀变形,以补偿温降收缩变形,提高了混凝土抗裂性;混凝土掺钢纤维与面板堆石坝混凝土面板混凝土掺合成纤维,均提高混凝土抗裂性;提出考虑因素全面的水工混凝土材料抗裂指数计算公式;采用自动化拌和楼和大型平仓振捣机混凝土施工质量亦有较大改进;预凉骨料、水管寒却等技术已趋成熟,基础温差的控制基础契合设计要求,避免了基础贯串裂缝发生。

3混凝土冬季施工优化控制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已成为中国能源消费的主体之一,目前我国建筑用能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费量的32%。加上每年房屋建筑材料生产能耗约13%,我国的建筑总能耗已达全国能源总量的4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使用不易吸潮的保温材料立即覆盖保温,收仓面覆盖一层塑料布、一层5cm厚棉被;墙体侧面混凝土保温,在混凝浇筑完毕后立即拆除墙体钢模台车内模横向脚手管,把钢模台车桁架外侧周圈采用一层5cm厚棉被牢固地固定在桁架上进行覆盖,一般来说,对于同一个工程,可以有若干个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个理想的方案,应当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费用,来获得最优良的工程质量,也就是工期、费用、质量最佳化。

冬季施工对混凝土原材料的加热是保证混凝土早期强度增长的重要因素,在施工过程中要确定原材料的加热温度,作好加热措施,定时进行温度测量,保证加热温度达到要求。冬季混凝土的养护管理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措施,新浇筑的混凝土,一是作好覆盖保温工作,并经常检查,二是作好混凝土的测温工作,随时掌握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在初凝期不受冻。大体积混凝土内出现的裂缝,按其深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贯穿裂缝、深层裂缝及表面裂缝三类,由于混凝土内部热量是通过表面向外散热的在降温阶段,混凝土温度场的分布仍是中心温度高,表面温度低的状态,因此内部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内约束,不能使混凝土发挥其本身的作用,同时,地基和边界条件也对收缩的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外约束。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态变化是影响混凝土强度增长的关键,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态进行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新浇混凝土在冻结前有一段预养期,可以增加其内部液相,减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建筑牢固,加固混凝土的凝固力。在冬季施工中,只要工程项目管理人员认真负责,严格按照冬季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并加强混凝土的保温工作,就一定能够确保混凝土的质量,从而达到一个坚固合格的建筑水平。

4总结

混凝土在冬季施工中,极易产生系统通病,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重点控制混凝土温度。无论采用那一种方法,都是基于温度控制为中心。

参考文献:

[1]徐强,俞海勇,王琼.东海大桥结构混凝土耐久性策略及混凝土Cl-渗透数学模型的建立[M]//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2]唐路平.氯离子在混凝土中的输运——测试、模拟及应用[M]//沿海地区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设计方法.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10.

[3]董立波,李治龙,吴兆祥.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