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9-19
/ 1

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王辉

(绵阳市安州区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2651)

【摘要】本文阐述精细化管理概念,从医院的具体情况出发采用对医疗设备档案的精细管理、医疗设备档案制度的精细化管理、档案服务功能的精细化管理措施。在文中最后探讨了医院在医疗设备管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为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提供良好方案。总结了精细化管理对医疗设备管理具有良好的作用,提高医疗设备管理的质量,提高临床科室使用满意度,精细化管理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医疗设备;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7-0396-02

随着医院不断的发展,医疗设备也在不断地增多,在医院临床诊疗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还存在很多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影响了医疗设备的使用以及维修速度[1]。运用何种管理模式可以使得医疗设备得到最大化的使用,运用何种管理措施可以提高医疗设备的维修速度,成为医院关注的重点问题。本院采用精细化管理对我院医疗设备进行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1.精细化管理的内容及设备档案管理的重要性

精细管理的主要措施是从三个方面进行的:一是,采用全面管理的手段对整个管理过程进行干预。二是,采用细节管理的措施对管理的内容进行细小的管理。最后是精细化管理较为注重管理的环节以及步骤,要就对每一环节,每一步骤都详细规划,合理安排。总之,精细化管理作为现代管理内容,对管理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医疗设备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发现,医疗设备档案的管理对发挥医疗设备的性能至关重要。医疗设备的档案是设备的基本资料的简介,是医护人员使用的关键资料,直接关系到设备使用的正确性,对临床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档案资料是设备维修与保养的主要依据,在医疗设备的管理上,对档案的管理不可忽视,甚至已经成为管理内容的核心[2]。通过调查我院在实施精细化管理医疗设备档案前后的实际情况,包括:整体管理水平、细节管理水平,使用满意度,发现实行精细化管理之后,医护人员对医疗设备的管理满意度有着明显的提高,见表。

2.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1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设备档案中的应用

作为医疗设备管理中的重点——档案管理,是精细化管理实施的重点对象。对档案的精细化管理主要体现在:第一、对医院不同种类的医疗设备予以科学区分,每一分区归档一类,按类管理,这样医疗设备的管理界限也就被重新划分,同时也被明确,做到责任在人;第二,对设备种类进行精细划分之后,根据不同的科室的再次进行划分,这样的划分结果使设备的档案资料归档更为准确,出现问题后,可及时调出资料进行维修。精细化管理可以使医疗设备的管理更加精细化,管理内容也更加具体,对管理范围更加的明确,提高管理质量。

2.2精细化管理在档案管理制度中的应用

档案管理制度制定的目的是更加方便、科学管理医疗设备,提高管理工作质量,促进医院管理质量的提高。在制定管理制度的时候要根据医院的情况来进行,增加档案制定规则细节的准确性。运用精细化管理来制定档案管理的规则,不仅仅从全局出发,考虑到整个医院管理内容,更是将医疗设备的管理,特别是对档案的管理准确到科室、人、设备型号,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3]。现我院的设备管理中,精细化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得医疗设备管理的整体性有了显著的提高。以前的管理框架絮乱,管理一体性较差,各个科室各自为政,不能统一管理。实行精细化管理后,可以从整体层面上对各科室的医疗设备予以管理。最后,从细节上来说,精细化管理已将档案的管理详细到各个科室、科室的个人、每人的各自职责,做到了权责在人。

2.3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设备使用中的应用

医疗设备的应用是档案的核心职责,设备该怎样运用,出现故障该怎样解决,这些在档案中都有清楚的讲解,合理的使用档案可以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以及维修速度。在使用精细化管理之后,可以避免先前管理的杂乱。即按照档案内的要求定时对设备进行保养,当设备出现问题后可及时的找出档案,进行维修。同时,也减少了因为权责不明确,设备出现问题后相互推诿的事件发生,也避免了因设备出现故障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而且提高了设备的开机率,减少了病人的等待时间,增加了病人的就医满意度,使医院的社会及经济效益都得到提升。

3.总结

综上所述,精细化管理在医疗设备的使用中可以显著提高管理水平,提高维修速度。同时又可规范管理责任,提高管理质量,值的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延忠.浅谈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9):110-112.

[2]曾伟.谈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的精细化管理[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3):00133-00133.

[3]李光勋.医疗设备的精细化管理[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02(14):214-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