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不同护理干预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张宝珍杨珍张敏

张宝珍杨珍张敏(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西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法对机械通气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方法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人工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试验组:对照组治疗及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基础疾病教育、训练患者的遵医行为以及呼吸训练。观察指标:两组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肺部并发症、呼吸机撤机情况等方面。结果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撤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次撤机不成功/呼吸机依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法可减少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率。

【关键词】护理干预机械通气成功撤机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071-0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之一,临床上可由多种病因引起[1]。机械通气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常用治疗手段,对呼吸衰竭的愈后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上在机械通气的使用中,应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撤离,否则会造成呼吸机依赖[2]。但有些患者因各种原因影响了撤机,从而使患者平均住院日延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病死率和医疗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已成为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3-4]。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观察2010年1月~2012年1月110例意识清醒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法对撤机的影响,报告如下。

1对象及方法

1.1对象

选取本院急诊科监护室应用呼吸机期间意识清醒的患者110例,其中:男64例,女46例,年龄13~90岁,平均(53.9±10.0)岁。将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外科术后患者12例,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32例,慢性支气管炎合并呼衰患者27例,肺部感染患者27例,药物中毒患者2例,溺水患者2例,多发性创伤患者5例,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3例。应用呼吸机时间为8小时~30天不等。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诊断、病程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55例患者按常规治疗与护理,包括合理应用抗生素、对症治疗、人工气道护理、呼吸机管理等。

1.2.2试验组55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如下护理干预。

1.2.2.1心理护理

患者大多是在紧急情况下接受呼吸机辅助治疗,缺乏对呼吸机辅助治疗有关知识的了解及心理准备,出现恐惧、焦虑、紧张心理。护士在上机前对患者做好相关知识健康宣教工作,指导病人配合呼吸机呼吸,告诉患者语言交流障碍的暂时性,消除其恐惧与焦虑心理,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1.2.2.2疾病知识教育

患者在应用呼吸机期间,护士应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的病因、治疗及预后情况,以及呼吸机治疗原理、目的、配合治疗重要性等,让患者对自己所患疾病有更多、更全面的了解,从而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与护理。

1.2.2.3训练患者的遵医行为

在接受心理护理和疾病知识教育后,护士持续不断地训练患者遵医行为,是让患者取得一次性脱机成功的关键。护士在为患者做治疗与护理时,都事先与患者沟通,讲明目的,取得患者配合。

1.2.2.4生物反馈和放松训练

在准备好呼吸机及面罩后,护士将上机后的状态及如何配合演示给病人,然后开机,让病人扶着面罩,使病人有控制感,有助于病人缓解紧张心理。在训练期间,护士始终陪护在病人身旁,不断地用语言鼓励。经过多次训练后形成条件反射,使病人身心放松,更好配合治疗。

1.2.2.5选择适宜撤机时机和方法

过早脱机会加重呼吸肌负担,导致呼吸肌疲劳而再发生呼吸衰竭。延迟撤机又会因长时间使用呼吸机,造成呼吸肌废用性收缩无力,产生呼吸机依赖,最终导致撤机困难。撤机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身体状况、心理承受能力、肺部感染控制程度等因素。本组患者均在撤机标准下实施直接或间断撤离。

1.2.2.6取得家属配合

实验组55例患者家属均接受护士的教育与指导,让家属参与鼓励患者,使患者从多方面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两样本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2结果

两组不同护理干预方法对患者呼吸机使用时间、呼吸机撤机情况、肺部并发症情况的比较,见表1。

表1不同护理干预法对两组患者的影响

从表1可见,试验组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撤机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多次撤机不成功/呼吸机依赖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虽然两组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无统计学上的意义,但试验组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

3讨论

3.1不同护理干预法对患者成功撤机的影响

患者能否成功撤机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医源性因素、撤机时机选择不当、自身因素等,临床发现除此之外还与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对疾病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心理因素、遵医行为、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等因素有关[5]。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所采取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法大大增加了撤机的成功率。因此,EICU护士应注重与机械通气患者及家属的交流与沟通,注重健康教育与训练指导,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提高撤机成功率。

3.2综合性护理干预法可减少患者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率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试验组多次撤机不成功/呼吸机依赖的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由于长期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习惯了被动辅助呼吸,担心撤机后发生呼吸困难而产生呼吸机依赖[2]。而一旦发生呼吸机依赖,将会导致撤机失败率增高,不仅增加住院疗程和费用,而且容易产生并发症。本研究表明,综合性护理干预法是预防呼吸机依赖的有效方法。

3.3综合性护理干预法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方法可明显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治愈率,缩短应用呼吸机时间。这是因为综合性护理干预法既重视了病因治疗、遵医行为的训练,又加强了心理护理,消除了患者由于心理因素而发生的呼吸机依赖,从而提高了一次撤机的成功率,对呼吸机并发症的预防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因此,综合性护理干预法可有效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治愈率。

对机械通气患者根据不同情况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理解能力、个人爱好、对活动耐受程度等调整方案,并充分发挥家属的亲情作用,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促进疾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刘敏,杨丽敏.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护理管理[1].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6):614-616.

[2]孙楠,马淑兰.机械通气病人撤机失败的原因与对策[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5,ll(2):99.

[3]王盛标,蔡业平,陈益藩,等.影响长期机械通气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l9(2):98-l00.

[4]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机械通气在临床应用指南(2OO6)[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2007,l9(2):65-72.

[5]任华蓉,范红芬.COPD机械通气并发呼吸机依赖的原因及护理干预[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2):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