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循证护理应用的临床价值分析

彭莉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416000

【摘要】目的:分析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4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小儿脑瘫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说明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小儿脑瘫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小儿脑瘫;康复护理;循证护理;应用效果

小儿脑瘫又被称作小儿脑性瘫痪,这是由于胚胎在发育、分娩以及小儿出生一个月以内,由于其脑部发育依旧处于不完整阶段,而在此期间,由于各种外来因素所造成其脑部损伤,从而影响到其运动功能,导致发生脑性瘫痪[1]。这种病症治疗起来较为缓慢,在目前临床医学上,往往采用康复训练的方式进行治疗,对这种治疗方式起效较慢,并且其效果不明显,容易导致家庭对其治疗失去信心。而循证护理是一种临床上全新的护理模式,在临床上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本次研究中,选择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4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效果,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中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间收治的124例小儿脑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两组患儿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中均包含62例患者。对照组中男性患儿34例,女性患26例,患儿月龄为3-19个月,平均月龄为(14±2.4)个月;而实验组中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31例,月龄为3-20个月,平均月龄为(12.4±3.1)个月;所有患儿经临床诊断均为脑性瘫痪,临床症状符合脑性瘫痪诊断标准,不含有其它器质性疾病,所有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所以患儿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依照医嘱对患儿进行日常康复训练,对患儿家属进行随机宣教指导,指导其开展患儿的个人护理,保证病房的清洁卫生。

实验组患儿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入循证护理,方式如下。

在开展循证护理前,应当成立循证护理小组,各小组分派不同的小组管理员,根据小组的情况,指派责任患儿,做好责任制管理。在开始循证护理时,应当由小组长指导小组内成员对脑性瘫痪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分析责任患儿的病情,选择制定相应的护理步骤,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制定出详细可行的护理方案。

首先由责任护士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疏导,由于这种病症治疗时间较长且疗效见效较慢,患儿家属很容易出现失去治疗信心,从而放弃治疗的情况。所以应当有相关护理人员对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患儿家属能够坚持治疗。

其次,将有专业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语言康复训练,由于脑瘫患儿的语言中枢会受到损伤,而导致其发音困难或发音含糊不清,这都是由于脑发育不成熟而导致舌、喉部等语言肌肉收缩迟缓,出现发音障碍。为了改变这一症状,应当有护理人员在与患儿进行沟通时,指导其对呼吸频率进行调整,首先保证患儿的呼吸顺畅,在指导患儿进行舌与喉的肌肉收缩训练,从而提高其发声功能。

除此之外,将由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智力康复训练。智力障碍是脑瘫发病时最常见的症状,患儿往往会出现各种认知困难。所以护理人员应当结合患儿的不同情况,针对患儿的识别或记忆功能进行培训,做好专项康复训练工作,保证患儿的智力恢复。

1.3统计学方法

本组所有资料均采用软件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方法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4诊断标准

显效:患儿经治疗后,能够自我控制其肢体,能够独立摄取食物,进行简单的话语沟通,智力评分明显提高,其日常表现与正常儿童基本无异;有效:患儿能够进行肢体支配,能够发出声音,智力有明显提高,与正常儿童相比稍显异样;无效:患上脑瘫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护理满意度,则由我院自主制定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评价,高于80分为满意,60-80分为基本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

2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小儿脑瘫康复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实验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患儿护理有效性对比

3讨论

小儿脑瘫是目前医学研究的重点话题,无论是中医领域还是西医领域,都有较多的研究内容[2]。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对其进行治疗,都表现为虽然有一定的疗效效果,但疗效依旧不令人满意,疗效起效较慢,且时间较长,许多患儿家属都难以忍受这样的精神压力而放弃治疗。小儿脑瘫极大的影响了儿童的健康成长,还为患儿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所以在对其进行临床治疗和护理时,应当在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合理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才能有效提高其治疗效果[3]。例如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心理护理的方式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干预,缓解其精神压力,使其对治愈疾病充满信心,从而更加配合医疗工作的开展,提高治疗效果,使患儿的康复训练工作能有序进行,最终改善其疾病症状。

本次实验结果显示,将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说明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循证护理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小儿脑瘫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巧秀.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5,(24):104-104.

[2]王爱琴.循证护理在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4024-4025,4026.

[3]韩晶晶,刘婷,齐许红等.循证护理应用于小儿脑瘫康复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75-76.